反不正当竞争法

搜索文档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以法治方式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西部证券· 2025-08-26 11:22
立法背景与意义 - 价格法自1998年5月1日施行后时隔27年首次修订[2][9] - 修订必要性包括适应新经济业态变化和提升依法治价水平[2][12] - 旨在以法治方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整治内卷式竞争[1][8][13] 核心修订内容 - 修正草案共10条聚焦政府定价完善和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3][9][16] - 不正当价格行为条款从8项增至10项新增数据算法滥用和强制捆绑销售[3][18][19] - 明确低价倾销认定标准并将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服务[16][18][27] - 增加成本调查法律依据和多种政府征求意见方式如问卷调查[16][18][31] 法律协同与行业影响 - 价格法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形成三法协同反内卷体系[4][25][28] - 价格法处罚上限更高情节严重可吊销营业执照[27][40] - 下半年起发改委将针对内卷突出行业开展成本调查[33][35] -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细化[34][35][37]
每经热评︱反不正当竞争法再修订 以法治利剑斩断“内卷”枷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1:41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将于2024年10月15日起施行 这是该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的第三次修订[1] - 新法针对当前市场"内卷式"竞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修订 从法律制度层面根治低价恶性竞争、链主企业滥用市场地位、企业间互相拉踩等乱象[1][5] 低价恶性竞争治理 - 新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加强对劣质产品的监管[2]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堵住平台牺牲中小商家利益获取高利润的途径 罚款金额设定为5万-200万元[2][5] 链主企业市场地位规范 - 新增规定禁止大型企业滥用资金、技术、交易渠道等优势地位 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交易条件或拖欠账款[3] - 法律保障使中小企业获得与链主企业平等对话机会 省级以上监管部门可直接责令违规企业限期改正[3][5] 企业间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 - 禁止经营者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监管范围扩展至网络水军背后的利益链条[4]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消除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税收洼地、要素价格歧视等方式制造的不公平竞争环境[4] 监管强化与处罚升级 - 商业贿赂罚款上限从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 新设平台强制销售罚则[5] - 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向监管部门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 监管部门需依法及时处理[5] - 监管层级提升至省级以上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