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汇画面云
icon
搜索文档
博汇科技: 博汇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1: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20.35万元,同比下降9.45%,主要受行业市场环境、地方政府财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客户需求释放递延,招投标节奏放缓,项目验收周期延长导致收入确认不及预期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0.22万元,较上年同期-2226.45万元亏损收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0%,同比增加0.58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投入为2585.88万元,同比增加10.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50%,同比增加9.11个百分点 [3][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83.84万元,较上年同期-3310.46万元减少473.38万元,主要因研发相关付现费用及履约保证金支出等增加所致 [3]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0547.90万元,较期初下降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903.85万元,较期初下降4.27% [3] 业务领域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业务涵盖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主要领域,为传媒、教育以及政企等行业用户提供视听信息技术智能应用的产品与服务 [4][10] - 在传媒安全领域,公司产品已基本覆盖国内各级监管机构、播出机构,包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28个省级广播电视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30个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央视新媒体及28个省级IPTV播控平台,三大电信运营商的30个省分公司等 [7][34] - 在智慧教育领域,用户遍及北京、山东、青海、江苏等多省市区域,打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一系列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标杆项目 [8][35] - 公司拥有以视听大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轴心的视听数据处理技术群,具备边缘采集技术、智能分析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视听数据安全情报库、视听大数据感知预测技术等方面的积累 [37][38][39][40]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博汇慧视多模态内容分析大模型算法"和"博汇慧问多智能体协同管理平台",利用大模型能力与监测监管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内容识别精准度和分析广度 [10][11][26] 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 - 超高清端到端监测监管解决方案具备8K节目接入能力、纯国产万兆码流接入能力、AVS3+双VIVID深度指标参数分析能力、无参考视频质量评分能力,可广泛应用于电视台、卫星地球站、广电/电信运营商、各级监管部门 [11] - 推出电视收视体验智能评估系统,将机顶盒自动拨测与多模态AI识别、图像理解等方面能力相结合,依据整改要求和治理目标,实现远程机顶盒控制、画面回传、内容AI分析 [15] - 在AI深度合成内容识别方面,综合应用多种策略,针对各类AI合成算法生成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进行有效识别,形成实时识别报警解决方案和离线高速素材分拣解决方案 [15] - 在智慧教育领域,推出教室AI智能盒—X.BOX,通过融合"AI+数据分析+超高清+IOT"技术,构建教学空间智能体"小汇",实现教学信息化设备、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30] - 打造"学道评课"系统,采用AI伴随评课模式,按需对课堂进行全流程深度解析,精准匹配高校教学规律与评价需求,生成完整的教学督导数据报告 [31]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布局 -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视听产业与数字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成为趋势 [4] - 超高清视频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催生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赋能力量 [4] - 公司与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AIGC安全、大模型安全、行业大模型等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及产品侧的深化和应用 [28] - 在智慧文旅领域,公司将广电的技术积累延伸应用到文旅产业,推出文旅爆款监测系统方案和低空视频管理系统,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9] - 公司与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学道"大模型、多模态数据分析等前沿AI技术,基于课堂视频资源的深入研究,打造教学资源数智工坊 [3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报告期内公司立项了DisplayXC国产化超高清多画面监测系统,基于海光CPU+国产GPU提供的高质算力,提升了超高清监测能力,整合了图像层马赛克识别、疑似静帧场景识别、停播时段虚警规避等智能化监测手段 [27] - 在智能显控领域,公司打造了信息化视听的基座型产品线"博汇画面云",在双屏显控管理、8K视频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以及业务活动支撑能力融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产品的迭代研发 [20][33] - 公司持续加大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升多模态识别引擎的识别准确性、识别性能、多场景落地能力,实现基于小模型+大模型组合形成多模态内容分析大模型,对视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 [40] - 公司累计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是多个行业组织的会员单位,包括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 [9]
博汇科技2024年财报:亏损收窄,AI技术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4-18 00:0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9.91%,主要因终端客户业务增长放缓、项目需求减少及部分项目交付延迟[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47.25万元,同比减亏10.88%,扣非净利润为-4197.11万元,同比减亏4.93%[1][4] - 毛利率提升至47.25%,较2023年的41.69%显著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项目管理优化[4] - 连续三年亏损(2021-2024),但2024年通过应收账款管理减少信用减值损失,销售费用控制取得成效[4][6]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重点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完成"博汇慧视多模态内容分析大模型算法"和"博汇学道音视频分析大模型算法"备案,成为北京市通用AI产业创新"模型伙伴"[4][5] - 在传媒安全领域提升多模态识别引擎性能,推出AIGC数字人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化风险预警[5] - 智慧教育领域深化AI应用,智慧教学主机和博汇大课堂系统已应用于清华、北大等高校信息化项目[5] 国产化进展与产品迭代 - 硬件产品国产化率达90%,B/S架构软件100%国产化,符合国家安全政策要求[6] - 推出"博汇画面云"产品线,强化音视频处理能力,支持双屏显控、8K视频及AI技术融合,应用于高校视听改造项目[6] 业务发展驱动力 - AI技术在视听大数据、智慧教育、智能显控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成为核心增长点[1][5] - 国产化替代政策为公司提供市场竞争优势,尤其在国家安全相关领域[6]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
搜狐财经· 2025-04-17 23:1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业务涵盖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主要领域,通过整合运用视听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等核心技术,构建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为基本架构的研发中心支撑体系 [7] - 传媒安全领域主要面向电视台、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各类播出机构,通过视听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监测,满足运维需求 [8] - 智慧教育领域基于多年视听行业积累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围绕"教学空间、管理空间以及资源空间"三个细分方向,将音视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与教育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23] - 智能显控领域基于三十余年视听信息技术的研究和探索,面向指挥调度、教学研讨、运营监管等业务场景的大型视听空间信息化建设,打造视听基座型产品线"博汇画面云" [26]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作为一家以国产软件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持续自主研发是公司经营、发展和壮大的关键,产品研发以坚持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27] - 公司通过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直接销售是指公司与产品的终端客户直接签订商务合同或中标后签订商务合同,代理销售指公司通过集成商或代理商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或终端客户 [29] - 公司内设采购部门负责销售及生产部门所需外购产品及原材料询价、采购、到货跟踪以及供应商开发管理等工作,采购模式可分两大类:依据客户订单需求采购成品设备或原材料 [31] - 公司的产品自主研发设计,以外部委托加工为主,简单生产组装为辅,是典型科技类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 [32] 行业发展趋势 - 超高清技术作为当下视听产业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传媒行业传统的生态格局,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发布了多项行动计划推动超高清产业发展 [43] - 2023年12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围绕提升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全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关键要求 [45] - "人工智能+"在2024年全国两会首次被提出,国家网信办在安全监管领域不断发力,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 [46][47] -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2024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入第三年,将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 [48][49] 财务数据摘要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82.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7.2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69.57万元 [52]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37%,较上年增加2.69个百分点 [51]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97.1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17.59万元 [52]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8.94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