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宝有色金属ETF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12只ETF拆分 警惕低价“数字错觉”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3:36
ETF拆分活动概况 - 今年以来已有12只ETF公告拆分份额 其中下半年以来拆分的基金占比近七成[1][2] - 8月11日华宝基金旗下多只行业ETF集中拆分 包括通用航空产业ETF(净值从1.2041元拆至0.6021元) 证券公司ETF和有色金属ETF等[2]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同期完成拆分 净值从1.8591元降至0.9296元 份额翻倍至53.7亿份[2] 拆分操作本质 - 基金拆分是在保持资产总值不变前提下 通过增加份额降低单位净值 属于数字调整而非投资价值变化[2] - 拆分核心目的是降低投资者心理门槛 制造"低价"错觉以增强产品市场吸引力[1][4] - 该操作不改变基金风险收益特征 既不会降低风险也不会提高预期收益[2] 历史拆分模式对比 - 2007年牛市期间出现基金集中拆分 因投资者误将净值高低等同于基金优劣 导致后续市场调整时出现较大损失[3] - 2021年拆分情况与今年相似 集中于行业型ETF(如鹏华中证酒ETF 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3] - 当前拆分集中在行业及策略类ETF 且多数产品年内净值提升较快[2] 行业竞争背景 - ETF数量与规模爆发式增长 股票型基金数量突破千只 总规模达3.17万亿元[4] - 同质化竞争激烈 基金公司通过拆分使净值"变便宜"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措施[4] - 拆分行为是市场情绪与机构利益共同驱动的结果 属于基金公司营销策略[1][4] 投资者决策重点 - 投资者应聚焦基金真实投资价值 而非被低价表象迷惑[1] - 需重点关注底层资产质量 长期业绩表现及投资策略匹配度[4] - 基金净值高低与基金优劣无直接关联 需破除"低价即划算"的认知误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