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

搜索文档
“AI+”时代怎样培养AI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9
国家AI人才培养战略 - 国家层面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 完善学科专业布局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推进产教融合 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1] - 我国AI人才供需比达1:10 高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制约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1] - 从国家层面制定前瞻性 系统性AI人才发展中长期战略 规划各阶段重点任务 统筹协调科技 教育 工信 财政等各方力量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优化政策环境[2] 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 - 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实习实训基地或产业学院 将真实案例 数据资源和工程经验引入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落地复杂性[2] - 高校根据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确保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注重科技伦理 数据安全 社会责任等软实力建设[2] - 清华大学将工程伦理 科技与社会等纳入人工智能专业必修课程体系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边界[2] 普惠教育与生态建设 - 在中小学阶段融入编程思维 数据素养 AI通识等内容 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和开放课程资源 降低学习门槛[3] - 百度联合各地工会推出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 在武汉 深圳 北京等多个省市落地 通过权威易懂课程破除AI学习专业壁垒[3] - 上海市定向培养AI人才并研发算法 将成果转化为专利应用于路口信号控制 使区域高峰拥堵率下降20%[3]
多维度构建AI人才培养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8-04 22:08
人才培养计划 - 公司宣布未来5年将加大力度为社会培养1000万AI人才 [1] - 5年前提出的"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已于2024年提前完成 [1] - 通过"百度人才培养星河"计划再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 [1] -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20年累计吸引30余万人参赛 [1] AI赋能就业 - 公司联合各地工会推出"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服务劳动者 [1] - 2024年联合武汉市总工会推出平台服务武汉308万名职工和2.1万个基层工会组织 [1] - 平台已在武汉、山西、南京、深圳、广州、东莞、安徽、北京等多个省市开放 [1] 无障碍开发工具 - 推出国内首个支持无障碍开发的编程工具文心快码无障碍版 [2] - 工具通过指令、自然语言、快捷键等方式帮助视障开发者完成开发任务 [2] 校园人才引进 - 未来3年将开放2.1万个实习岗位给校园优秀人才 [2] - 今年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和AIDU计划面向AI领域招募顶尖校园人才 [2] - 已有数十名优秀管培生参与核心业务与AI创新发展 [2] - 上百名技术博士参与机器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大模型等领域研究 [2] 实习岗位计划 - 近期面向在校学生开放超3000个暑期实习岗位其中87%与AI相关 [2] - 首次推出三大实习专项计划开放真实大客户AI场景 [2] - 提供充足算力资源邀请实习生参与核心产品技术创新与研发 [2]
打破就业壁垒 拓展就业机会 百度集团多方面培养AI人才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7 07:40
百度AI人才培养战略 - 公司通过校园招聘培养AI人才,2024年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000余个暑期实习岗位,其中87%与AI相关,涵盖大模型、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领域 [1] - 公司推出"三大实习专项计划",三大事业群组开放真实客户AI场景,提供充足算力资源,让实习生参与核心产品研发 [1] - 未来3年将开放2.1万个实习岗位,并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和AIDU计划,培养AI领域未来领军者 [2] - 已有数十名管培生参与核心业务,上百名技术博士参与机器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创新研究 [2] AI技术普惠与就业拓展 - 公司研发智能编码助手文心快码(Comate),帮助视障群体通过指令和自然语言完成开发任务,打破就业壁垒 [3] - 在中国视障群体中,IT行业从业者数量仅次于按摩行业 [3] - 公司联合武汉市总工会推出"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服务308万名职工和2.1万个基层工会组织,已在多个城市开放 [2] 高校合作与AI教育 - 在青海师范大学,公司通过飞桨PaddleGAN模型帮助完成唐卡艺术数字化重建,学生两个月内实现AI实践能力突破 [3] - 公司将产业一线案例和资源投入西部高校教育,弥补师资短板,培养更多AI人才 [3] AI人才培养成果与规划 - 公司2020年提出的5年培养500万名AI人才计划已提前完成,2024年宣布未来5年再培养1000万名AI人才 [4] -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连续举办20年,累计30余万人参赛,成为国内编程领域标杆赛事 [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科技公司以AI为桥梁,帮助更多人获得智能时代的就业机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