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类软件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对付假专家须打出组合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0:02
农业科技服务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技指导"和"公益助农"名义推销高价劣质农资 对农业技术完全外行但精通流量运营 [1] - 假专家三大特征:夸大承诺(吹嘘神奇效果) 身份模糊(无具体单位及证书) 文案雷同(推广机构统一策划) [2] - 农民受骗后可能损失全年收成 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与实际需求脱节 基层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 [2] 行业需求与解决方案 - 新型经营主体愿意付费购买农业科技服务 需鼓励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 [2] - 需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小院 专家大院等公益性服务模式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2] - 农技推广体系需适应移动互联趋势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当前官方农技推广软件用户数不足且触达率低 [3] 平台治理与政策响应 - 平台需倾斜流量扶持真农业专家和助农达人 扩大其传播声量 [1][3] - 响应"清朗"专项行动 整治"内容以假乱真""缺失资质""伪专业信息"等问题 [1][3] - 需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力度 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从源头净化市场 [4] 学术与推广体系改革 - 涉农高校院所需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认可线上线下实际为农服务的贡献 [3] - 真专家面临"叫好不叫座"困境 拍摄专业视频但粉丝数量有限 [3] -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公共服务机构 需履行公益性职责并有效挺进主阵地 [3]
对付假专家须打出组合拳
经济日报· 2025-08-18 21:1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技指导和公益助农名义推销高价劣质农资 对农业技术完全外行但精通流量生意 利用算法推荐和专家权威性获取信任 唯一目的是带货挣钱[1] - 假专家三大特征包括夸大承诺 用高大上概念包装并吹嘘神奇效果 身份模糊 白大褂只写农业研究所无具体单位和证书 文案雷同 账号背后由推广机构操作 从人设到内容均无含金量[2] - 农民受骗后损失不仅是购买农药肥料的钱 很可能是一年的收成 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与农户需求脱节 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2] 解决方案与措施 - 平台需加大对真正农业专家和助农达人的流量倾斜与扶持力度 帮助扩大传播声量 同时响应清朗专项行动 整治内容以假乱真和缺失资质等问题 让假专家现形受罚[1][3] - 鼓励市场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企业发展 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小院和专家大院等公益性服务模式 千方百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2] - 涉农高校院所需转变考核评价体系 体现为农业服务的实质贡献 农技推广体系需适应移动互联趋势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主力军需有效挺进主阵地[3] - 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力度 健全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 斩断假专家非法牟利产业链条 形成震慑效应[4] 市场需求与机遇 -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存在强烈渴求 新型经营主体愿意花钱购买农业科技服务 亿万农民通过手机上网 用短视频平台找答案成为普遍方式[2][3] - 真正农业专家需把技术送到地头 到网上做指导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送到产业中 但目前真专家拍摄视频存在叫好不叫座情况 粉丝数量较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