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REVUELTO

搜索文档
召回近5万台,小鹏P7+转向机故障终有说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3:04
召回事件概述 - 小鹏汽车宣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召回2024年8月20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P7+汽车,共计47,490辆 [1] 故障问题详情 - 故障表现为转向机异常,包括行驶中方向盘异常沉重或完全锁死 [3] - 具体技术原因为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线束接触不良,可能导致传感器信号波动、转向故障警告灯点亮及转向助力失效 [5] - 车质网记录显示2024年8月25日至31日期间集中出现17起转向系统相关投诉,涉及线束裸露、密封性差、进水风险及异响问题 [4] 企业处理方式 - 初期处理方式引发争议,售后部门被指在未明确解释情况下对方向机电线接插处打工业胶,被车主称为"胶个朋友" [6] - 部分车主反映更换流程存在延迟,有案例显示预约等待时间需至10月底 [7] - 此前存在"偷偷召回"行为,门店通知更换配件时未主动说明故障原因 [6] 行业对比分析 - 同期传统车企如福特、大众也发布召回,但舆论关注度显著低于新势力 [7] - 传统车企召回多涉及机械问题(如螺栓未拧紧、球形销装配问题),而新势力故障多属于三电系统或软件范畴 [9] - 新势力召回更易引发舆情因:电子电气架构复杂化带来新型故障、用户对软件问题更敏感、品牌社交媒体曝光度高、行业关注度集中 [9][10] 行业影响维度 - 新势力通过远程OTA解决软件问题的方式可能加剧用户不安全感 [9] - 事件凸显新能源行业在质量与安全标准方面仍需完善 [10] - 主动召回与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建立长期品牌信任的关键因素 [10]
从售后“打胶”到正式召回,小鹏P7+转向机故障终有说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6:08
召回事件概述 - 小鹏汽车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备案召回计划 自2025年9月15日起召回2024年8月20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小鹏P7+汽车 共计47,490辆[2][7] 故障详情 - 召回原因为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线束接触不良 可能导致转向机传感器信号波动 转向故障警告灯点亮 转向助力失效[5] - 故障表现为车辆行驶中拨打方向盘出现异常沉重甚至完全锁死的情况[3] - 解决方案为免费更换改进后的转向机总成[5] 用户投诉与前期处理 - 自今年五月以来 全国各地车主在社交媒体和投诉平台集中反映转向机故障问题[3] - 车质网上存在大量针对小鹏P7+转向机故障的投诉[4] - 此前小鹏汽车被指存在"偷偷召回"行为 通过门店电话通知更换配件而未明确说明问题[5] - 《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售后部门在车主保养车辆时 偷偷在方向机电线和电子元件接插处打复合工业胶 被车主称为"胶个朋友"[5] - 打胶操作未根本解决问题 部分车主后续仍出现方向机助力系统失灵 甚至有车辆在未发生碰撞预警时突然爆响[6] 召回执行情况 - 有车主投诉三个月未获解决 目前预约维修已排至10月底[8] - 部分车主反映小鹏汽车存在"按闹分配"倾向 通过激烈投诉才获得更换[8] - 公司还通过OTA远程升级和赠送积分方式消解维权舆论[8] 行业比较分析 - 9月同期福特汽车(中国) 大众汽车(中国)等传统车企也发布召回信息 但舆论关注度远低于小鹏[8] - 传统车企召回多涉及机械或燃油动力设置问题 如大众因"球形销未按规范装配"召回 福特因"座椅约束系统螺栓未正确拧紧"召回 公众认知相对稳定[10] - 新势力车辆易出现电子硬件与软件故障 如小鹏的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问题 特斯拉上半年因电子电气系统缺陷召回超过120万辆 小米SU7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探测盲区召回3万辆[10] - 新势力采用远程OTA解决车辆问题的方式容易让用户产生不安全感[11] - 新势力用户群体更活跃于网络平台 公众关注度更高 召回事件易被视为行业典型案例引发广泛讨论[11] 品牌信任建设 - 丰田花费30年建立"省油耐用"信任 特斯拉用十多年赢得"低电耗硬车身"认可 均通过持续解决问题实现[11] - 车主明确表示"正视问题及时召回是一切前提" 隐瞒问题会损害长期信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