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放大器

搜索文档
德科立股价跌5.12%,恒越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26万股浮亏损失189.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4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12%至120.03元/股 成交额11.07亿元 换手率5.70% 总市值189.99亿元 [1] - 连续4天累计下跌17.85%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光传输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5G中回传、数据链路采集、数据中心互联、特高压通信保护等领域 [1] - 收入构成:传输类75.33% 接入和数据类23.54% 其他1.13% [1] 基金持仓情况 - 恒越成长精选混合A持有29.2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44%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当日浮亏189.58万元 四日累计浮亏804.23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3.4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75.69% 近一年收益89.9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廖明兵累计任职5年77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8.22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5.23% 最差基金回报-41.96% [2]
德科立跌2.07%,成交额1.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56.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123.89元/股 成交额1.91亿元 换手率0.96% 总市值196.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56.5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23%和12.8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39%和35.0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7.57% 近5日下跌19.55% 近60日大幅上涨108.92% [2]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8日龙虎榜净买入3475.79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4.85%和13.69%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3亿元 同比增长5.93% 归母净利润2809.3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8.17%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传输类占比75.33% 接入和数据类占比23.54% 其他占比1.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42亿元 [4] - 股东户数9508户 较上期减少10.52% 人均流通股9395股 较上期增加47.14% [3] 机构持仓动态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A新进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01.15万股 [4] - 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新进为第三大股东 持股205.31万股 [4] - 易方达远见成长混合A增持26.65万股至145.20万股 位列第四大股东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4] 行业属性与业务领域 - 公司属于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行业 [2] - 概念板块涵盖光电子、5G、光通信、CPO概念和百元股 [2] -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中回传、数据中心互联及特高压通信保护等领域 [2]
德科立股价跌5.26%,恒越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26万股浮亏损失20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下跌5.26%至126.01元/股 成交额1.92亿元 换手率0.96% 总市值199.4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光传输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5G中回传、数据链路采集、数据中心互联、特高压通信保护领域 [1] - 收入构成:传输类75.33% 接入和数据类23.54% 其他1.13% [1] 基金持仓情况 - 恒越成长精选混合A(010622)二季度持有29.2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44%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当日持仓浮亏约204.5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3.4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73.97% 近一年收益98% 成立以来亏损13.9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廖明兵累计任职5年75天 管理规模8.22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4.77% 最差回报-41.96% [3]
德科立股价涨5.1%,华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06.74万股浮盈赚取764.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1:45
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1%至147.56元/股 成交额5.75亿元 换手率2.47% 总市值233.57亿元 [1] - 连续3天累计上涨47.17%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及光传输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5G中回传、数据链路采集、数据中心互联及特高压通信保护领域 [1] - 收入构成:传输类75.33% 接入和数据类23.54% 其他1.13%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A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106.74万股(占流通股1.19%) [2] - 该基金单日浮盈764.27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4803.36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A规模40.5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89.34%(同类排名131/8172) [2] - 近一年收益率123.83%(同类排名261/7980)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212.61% [2]
德科立股价跌5.3%,国联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62万股浮亏损失24.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1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下跌5.3%至95.50元/股 成交额1.83亿元 换手率1.20% 总市值151.1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光传输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5G中回传、数据链路采集、数据中心互联及特高压通信保护领域 [1] - 收入构成中传输类占比75.33% 接入和数据类占比23.54% 其他业务占比1.13% [1] 机构持仓情况 - 国联鑫锐精选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4.6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98%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4.72万元 基金规模5152.17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42.57% 近一年收益率70.5% 成立以来收益率10.3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吴刚累计任职时间7年312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5.1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8.44% 最差基金回报-24.76% [3]
光迅科技(002281):2025年半年报点评:把握国产算力建设机会,数通业务高速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9-10 08:0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受益于国产算力建设及AI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数据与接入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传输业务保持平稳 [1][2] - 公司布局前沿技术 包括基于MEMS技术的OCS产品及CPO综合解决能力 创新成果显著 [2] - 光电芯片垂直布局筑造竞争实力 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 [1] - 单二季度营收30.21亿元 环比增长35.92% 同比增长66.06% 创历史新高 [1] - 数据与接入产品营收37.15亿元 同比增长149.27% 传输产品营收15.17亿元 同比下降3.71%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7.79/137.88/169.49亿元 归母净利润10.49/13.42/16.25亿元 [2] - 对应EPS 1.30/1.66/2.01元 市盈率45.12/35.26/29.12倍 [2][3] 业务分析 - 数据通信产品覆盖云计算数据中心、AI智算中心等领域 提供100G-1.6T速率光模块及AOC等产品 [1] - 国内市场光模块需求以400G为主 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预计明年市场延续增长 [1] - 传输类产品提供光传送网端到端解决方案 包括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等 [2] - 传输业务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毛利率有所下滑 [2] 技术布局 - 基于MEMS技术的OCS产品积累丰富技术经验 [2] - 已形成从光引擎、外置光源到系统光路设计的CPO综合解决能力 [2] - 硅光光模块比例预计逐步增加 [1] 市场表现 - 总市值473.22亿元 总股本807百万股 收盘价58.65元 [4]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率121% 相对收益率82% [6]
德科立股价跌5.1%,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27万股浮亏损失28.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1%至102.05元/股 成交额3.41亿元 换手率1.98% 总市值161.5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及光传输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通信干线传输、5G前传、5G中回传、数据中心互联等领域 [1] - 收入构成中传输类占比75.33% 接入和数据类占比23.54% 其他业务占比1.13%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兴源稳健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5.2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04%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8.86万元 基金规模2.42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7.18% 近一年收益25.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柳万军累计任职11年251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177.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6.66% [3]
德科立8月28日获融资买入2.19亿元,融资余额5.46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02:04
股价与融资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5.60% 成交额达18.0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19亿元 融资净买入4280.47万元 融资余额5.46亿元占流通市值2.9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0.0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 处于较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508户 较上期减少10.52% 人均流通股9395股 较上期增加47.14% [2]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新进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01.15万股 财通价值动量混合新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205.31万股 [3] - 易方达远见成长混合增持26.65万股至145.20万股 新华优选分红混合增持22.86万股至136.9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3亿元 同比增长5.93% [2] - 归母净利润2809.3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8.17% [2] 业务概况与分红 - 公司主营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及光传输子系统 产品应用于5G传输、数据中心互联等领域 [1] - 收入构成中传输类占比75.33% 接入和数据类占比23.5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42亿元 [3]
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行业研究:6G入局政府工作报告,特种光纤迎来黄金发展期(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3-11 12: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特种光纤行业受益于6G技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3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 [3][38]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4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76亿人民币 预计2028年达13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 [3][4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5G通信 新基建 新制造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3][41] - 空芯光纤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发展方向 传输时延降低30%至3.46us/km [78][79]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5亿美元→2023年20亿美元(CAGR 8%)→预计2028年34亿美元(CAGR 11%)[38] - 全球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5.8亿美元→2023年10亿美元(CAGR 15%)→预计2028年14亿美元(CAGR 7%)[45][46] 中国市场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43亿人民币→2023年76亿人民币(CAGR 15%)→预计2028年131亿人民币(CAGR 11%)[41] - 中国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2.9亿人民币→2023年26.0亿人民币(CAGR 19%)→预计2028年47亿人民币(CAGR 13%)[50][51] - 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 激光器领域:2023年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预计2028年192.2亿人民币 [55][56] - 光放大器领域:2019年37亿人民币→2023年113亿人民币(CAGR 32%)→预计2028年384亿人民币(CAGR 28%)[60][61] - 激光雷达领域:2019年16亿人民币→2023年144亿人民币(CAGR 74%)→预计2028年996亿人民币(CAGR 47%)[65][66] - 光纤传感器领域:2019年151亿人民币→2023年288亿人民币(CAGR 18%)→预计2028年462亿人民币(CAGR 10%)[70][71]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 烽火通信(锐光信通)和长盈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 [3] - 掺稀土光纤市场由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主导 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掺铒光纤 [3] - 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全球市占率58%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60% [25][26] - 光放大器市场国产化率达95% 光迅科技 德科立和昂纳信息位列全球前十 [30][31] 技术发展 - 光纤预制棒占特种光纤制造成本70% 高纯石英和工业气体为关键原材料 [17][18] - 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展显著: - 1KW-3KW及3KW-6KW国产化率超90% - 6KW-10KW国产化率超80% - 10KW以上国产化率不足70% 预计2028年达90% [20][2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时延(3.46us/km)和更高带宽 中国移动已开展部署 [78][79] - 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带动抗辐照掺铒光纤需求 预计2027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936.7亿人民币 [78] 应用场景 先进制造领域 - 光纤激光器应用集中于动力电池(25%) 消费电子材料加工(24%) 医疗美容(11%)等领域 [20]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高复杂度) ADAS(中复杂度)和机器人(低复杂度)场景 [26] 光通信领域 - 中国占全球光通信市场25%-30%份额 市场规模2019年921亿人民币→2023年1,345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1,528亿人民币 [31] - EDFA光放大器占光放大器市场55%份额 掺铒光纤国产化率达60% [30][31] 光纤传感领域 - 光纤传感器整体国产化率35% 其中军用领域达90%以上 民用领域较低 [33][34] - 光纤陀螺占据军用导航主导地位 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建筑健康检测等领域 [33] 发展趋势 - 特种光纤将在国防军工 激光加工 航空航天 能源电力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81] - 技术进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80][81] - 算力网络升级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成为新兴增长动力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