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务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高薪扩张!精心设计的“债务规划”黑洞
北京商报· 2025-08-14 08:40
债务规划黑灰产现状 - 网贷债务规划业务通过公司化运作高薪扩张 多家公司以债务优化 信用管理 法律咨询等名义大量招聘 开出高达500元时薪招聘债务规划师 债务重组销售专员 [1] - 招聘岗位月薪普遍在5000元至3万元不等 部分公司公开传授逾期协商话术 如说服银行同意协商 债务优化方案设计技巧等 [2] - 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咨询对接 收集负债信息 建立服务微信群 规划报价 签署合同等 获客路径涵盖社交圈层 新媒体平台 图文平台及POS机行业精准渠道 [2] 黑灰产运作模式 - 非法中介形成信息 引流 物料 资金和法务五大模块流程化运作 通过非法获取用户数据筛选目标客户 依托短视频平台 社交网络及线下渠道发布虚假广告 [2] - 部分机构提供伪造法律文书 虚假证明及标准化话术模板 为非法活动披上合法外衣 [3] - 资金流通过虚拟货币 多层账户等方式规避监管 增加追踪难度 部分律师参与反催收 投资维权 代理退保等环节协助规避法律风险 [4] 最新欺诈套路 - 黑灰产业呈现公司化运营趋势 中等规模以上组织具备完整公司架构 通过技术开发部门提升隐蔽性 [5] - 最新套路包括发布百分百解决债务 征信修复包胜诉等虚假广告 仿冒正规律所开设虚假网站 包装成法务人员骗取信任 承诺1-3年延期还款 减免全部息费等虚假承诺 [5] - 收取债务金额5%-10%的高额服务费 要求借款人邮寄手机卡或设置呼叫转移 切断与金融机构的正常沟通渠道 [5] 对借款人的危害 - 借款人支付高额服务费后可能面临黑灰产组织失联 既损失中介费又因错过协商时机面临更高违约金和不良征信记录 [6] - 借款人在服务过程中提供的身份证 银行卡 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或被倒卖 引发电信诈骗 冒名贷款等二次伤害 [6] - 部分平台设债务转移陷阱 以债务优化套取用户信息 冒用身份申请新贷借新还旧 导致债务恶性膨胀 [6] 监管与平台打击措施 - 多地警方提示风险 网信办强调对以债务重组 债务优化为名收取砍头息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8]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此类行为隐藏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可能诱骗消费者实施诈骗 [8] - 短视频平台严格限制定向准入 仅允许资质齐全的律师事务所推广 广告素材不得涉及反催收 恶意代理维权等内容 [9] - 多家网贷平台深化打击行动 加大线索排查 优化预警机制 升级维权服务 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债务问题 [10]
起底网贷黑产(下)|高薪扩张!精心设计的“债务规划”黑洞
北京商报· 2025-08-14 08:24
债务规划黑灰产运作模式 - 通过公司化运作高薪扩张 大量招聘债务规划师和债务重组销售专员 时薪高达500元 [1][3] - 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咨询对接 收集负债信息 建立客户服务微信群 规划老师做规划报价 签署合同等 [3] - 获客路径包括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等社交圈层 短视频内容生产和投流 贴吧和百度问答等图文平台引流 以及从POS机行业精准渠道获取客户资源 [3] 黑灰产模块化分工 - 非法中介依靠信息 引流 物料 资金和法务五大模块 [4] - 通过非法获取用户数据精准筛选目标客户 依托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络发布虚假广告 甚至通过MCN机构制作专业化引流内容 [4] - 提供伪造的法律文书和虚假证明 如医疗凭证和贫困证明 以及标准化话术模板 [4] - 资金流通过虚拟货币和多层账户等方式规避监管 增加追踪难度 [4] - 部分律师参与反催收和投资维权等环节 协助规避法律风险 [4] 最新套路与风险 - 在网络平台发布百分百解决债务和征信修复包胜诉等虚假广告 仿冒正规律所开设虚假网站 [5] - 包装成专业法务人员 骗取借款人信任 作出1至3年延期还款和减免全部息费等虚假承诺 [5] - 诱使借款人支付债务金额5%至10%的高额服务费 [5] - 要求借款人邮寄手机卡或设置呼叫转移 由法务代接催收电话 切断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的正常沟通渠道 [5] - 借款人支付高额服务费后 黑灰产组织可能失联或无法兑现承诺 导致损失中介费并面临更高违约金和不良征信记录 [6] - 借款人在服务过程中提供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可能被打包倒卖 引发电信诈骗和冒名贷款等二次伤害 [6] - 出现平台设债务转移陷阱 以债务优化套取用户信息 冒用身份申请新贷借新还旧 导致债务恶性膨胀 [6] 监管与平台打击措施 - 多地警方提示风险 网信办强调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8]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所谓重组和优化隐藏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8] - 短视频平台严格限制定向准入 仅限资质齐全的律师事务所可推广 要求投放主体和实际提供履约服务的主体必须一致 [9] - 广告素材不得涉及反催收和债务优化等内容 [9] - 多家网贷平台深化打击行动 加大线索排查和优化预警机制 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债务问题 [9] - 需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 加大对黑灰产乱象信息传播账号的常态化巡查与处理 [9] - 需从制度上明确完善对债务协商类金融黑灰产的定义以及处罚管理依据 [9] - 监管与执法层面需填补针对债务优化等新型黑灰产的专项法规空白 明确合法协商与非法代理的边界 [9] - 金融机构应加强贷后管理能力 建立更透明和便捷的客户协商渠道 减少消费者寻求外部黑中介的动机 [9] - 需投入资源提升反欺诈技术能力并与监管和同业共享黑灰产信息 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 [9] - 金融机构应加强客户教育 明确告知逾期后果与合法解决路径 平台方需强化广告审核 对债务托管等内容进行过滤与风险提示 下架违规推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