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搜索文档
消费金融“人事风云”背后 藏着哪些新动向
北京商报· 2025-09-11 02:19
行业人事变动概况 - 消费金融行业出现覆盖20家机构的高管人事变动 涉及董事长 总经理 首席风险官 首席信息官 董事等核心决策角色 [1] - 具体机构包括锦程消费金融 京东消费金融 招联消费金融等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2] - 京东消费金融在9月8日一次性核准四名董事任职资格 8月29日另核准三名董事 累计七名董事资格获批 [2] - 蒙商消费金融在2月 3月 6月共收到6则任职资格批复 中银消费金融涉及副总经理 董事 独立董事等岗位调整 [3] 人事变动动因分析 - 变动原因包括应对市场竞争变化 引入新鲜血液夯实组织实力 强化业务拓展需求 [4] - 通过高管变更获取更丰富的人脉资源 加强风控能力应对严格监管 实现业务多元化开发不同场景 [4] - 新任高管多具备风控 科技或资本市场经验 应对行业资产质量承压 利率下行和流量争夺挑战 [3] - 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 专业化运营 推动风控升级 场景拓展 合规建设 [3] 业务拓展举措 - 多家持牌消金公司2025年开展增资动作 包括湖北消费金融 中信消费金融 锦程消费金融 唯品富邦消费金融等机构 [5] - 唯品富邦消费金融获批开办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平安消费金融获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5] -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盘活存量 扩大增量目标 [5] - 增资受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趋严 业务扩张需求及拓宽融资渠道驱动 [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盈利能力普涨但分化加剧 已发布业绩的21家消金公司呈现此特征 [6] - 助贷新规落地要求机构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开展差异化风险定价 审慎核定合作费用上限 [7] - 新规可能引发通过第三方平台发放贷款规模变化 要求机构精准定价保持产品竞争力 [7] - 行业面临获客成本高企 产品同质化严重 存量资产质量承压及合规风险等痛点 [8] - 竞争格局从流量之争转向风控与成本控制能力较量 业务方向更趋多元化与专业化 [8]
贴息入围、股东增持、新业获批......这些金融机构在忙啥?
金融时报· 2025-08-20 12:23
政策动态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将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纳入首批贴息经办机构 包括重庆蚂蚁消费金融 招联消费金融 兴业消费金融及中银消费金融 [1] - 具体贴息操作细则及落地时间尚未敲定 相关公司正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并推进准备工作 [2] 公司股权与治理调整 - 中银消费金融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中国银行受让博德创新投资持有的3.558%股权及红杉盛远持有的1.617%股权 [4] - 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国银行持股比例达47.98% 接近《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要求的50%主要出资人持股门槛 [4] - 中银消费金融在两个月内陆续确定独立董事及副总经理等新高管人选并修改公司章程 [5] 行业格局演变 - 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路径分化:京东控股并更名捷信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整合股东资源拓展线上线下服务 北银消费金融业绩反弹且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锦程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4.2亿元增至10亿元以符合监管门槛 [5] - 区域性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获准开展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平安消费金融获批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以优化融资体系 [7]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金融行业通过股权调整和新业务扩容持续深化创新服务 政策红利释放推动行业围绕提振消费升级实践 [8] - 消费金融机构需在电商、医疗、教育、旅游等民生领域构建"场景+金融"生态圈 通过开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