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器

搜索文档
ST新动力2025年半年报:业绩韧性彰显 核心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3:19
核心财务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61万元 较上年同期-983.47万元改善25.91% [2] - 洁净燃烧及锅炉节能提效分部实现营业收入9264.98万元 毛利率27.37% 同比提升3.6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89%至562.04万元 管理费用下降4.58%至2731.75万元 财务费用下降19.52%至180.19万元 [2] - 总资产规模达7.4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5亿元 [2] 研发创新与技术储备 - 累计拥有338项国家发明专利 报告期内新增3项专利授权 [3] - 研发投入418.68万元 同比增长1.10% [3] - 新型智能火检完成主板优化 新型紫外火检进入测试阶段 等离子电源柜启动小批量生产 [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兆瓦级掺氢氨燃烧器》完成设计开发 [3] 市场订单与政策环境 - 期末在手订单储备4.65亿元 节能环保工程类业务新增订单1.31亿元 [4] - 核心子公司燃控院实现营业收入9503.09万元 净利润993.86万元 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4] - 深度受益于国家双碳政策 低氮燃烧器/节能点火系统/工业尾气治理解决方案需求提升 [3] - 行业技术标准收紧 在中东/中亚等国际市场拓展展现潜力 [3] 战略管理与合规建设 - 组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完善内控制度 强化参控股公司管理机制 [4] - 降本增效战略深入推进 内部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2]
ST新动力: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9: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96百万元,同比下降5.66%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29百万元,同比收窄25.91%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7百万元,同比恶化77.56% [5] - 基本每股收益-0.0102元/股,同比改善26.09% [5] - 总资产746.58百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7% [5] 业务运营 - 主营业务为节能燃烧技术,提供节能点火、洁净燃烧和工业尾气治理解决方案 [6] - 主要产品包括低氮燃烧器、等离子无油点火系统、CFB启动燃烧器系统等 [7] - 合作模式以EP(设计采购)和EPC(设计采购施工)为主 [7] - 报告期内新增EPC订单11个,EP订单75个 [10] - 期末在手订单EPC 48个,EP 199个 [10]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累计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38项 [9] - 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燃烧试验室,配备多种专业测试设施 [9] - 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地面火炬结构研发、新型智能火检、等离子电源柜优化等 [9] - 参与国家级掺氢氨燃烧清洁高效燃烧技术项目 [9] - 报告期研发投入4.19百万元,同比增长1.10% [1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行业受"双碳"目标政策驱动,国家出台多项节能减排支持政策 [8] - 火电、石油、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能效标准趋严,带来设备更新需求 [8] -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富氧燃烧等新能源领域需求显现 [8] - 行业竞争呈现技术驱动特征,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具优势 [8] - 海外市场特别是中东、中亚区域存在拓展机会 [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4.51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60%,下降2.56个百分点 [11] - 应收账款占比8.79%,下降3.01个百分点 [11] - 合同资产占比6.25%,上升3.96个百分点 [11] - 存货占比33.07%,上升1.70个百分点 [11] - 合同负债占比27.56%,上升2.90个百分点 [11] 子公司情况 - 主要子公司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总资产448.15百万元,净利润9.94百万元 [13] -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期末实际担保余额55.00百万元 [28] - 报告期内完成注销全资子公司北京科融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29] 公司治理 - 公司股票简称为ST新动力,代码300152 [3] - 报告期内解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宗冉 [20]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 [19]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20]
甲乙方”变为“合伙人
齐鲁晚报· 2025-06-24 23:28
区域一体化运行 - 公司以区域共同发展为目标,打造临盘区域发展共商平台,全方位提升区域一体化运行质效 [1] - 构建"三个融合"管理模式,推动护卫队伍向油藏开发全链条延伸,实现安全环保、治安保卫等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全流程管控 [2] - 通过一体化生产运行统筹资源调度,加快施工前期工作节奏,推进各专业领域凝聚共赢合力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采用无人机系留照明技术为夜间新井投产提供保障,累计发现问题百余项,生产异常发现及时率提升50% [2] - 推广老旧阀组重防腐工艺,完成管线清洗除垢6公里,提升管网本质化安全水平 [3] - 联合技术检测站、胜大建工实施低氮燃烧器技术改进,在3口井试验成功并具备推广条件 [4] 资源优化与合作协议 - 制定4个大类13项措施,签订目标同向合作协议及各类产品、服务互供协议20余份 [2] - 临盘供电增加电力变压器承包管理,激励效益增加40% [3] - 与供电管理区协同对接国网公司,拓展电力承包经营范围,提升电网管理效能 [5] 定期协商与问题解决 - 强化定期协商机制,分板块组织联席协调会,了解专业化单位年度经营状况并协调解决问题 [4] - 业务部门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基层单位点对点反馈问题,多部门共同发力跟踪解决 [4] - 深化利益分成机制,弱化"甲方思维",完善目标同向运行质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6] 特色管家服务模式 - 在"电管家"方面提升电网隐患治理、技术进步、异常处置、日常运维管理效能 [5] - "热管家"与新能源中心合作,在光热、地热替代燃气加热方面取得新突破 [6] - "计量管家"承包全部计量检测工作量,提升计量器具管理水平和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