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泪液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医生三赴高原送光明
杭州日报· 2025-08-04 02:38
核心观点 -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连续三年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公益医疗活动 通过精准筛查 集中治疗和扩大科普的全链条模式 为上千名眼疾患者提供治疗并传递科学护眼理念 同时关注高原环境对眼健康的影响 包括紫外线导致的早发性白内障和翼状胬肉高发问题 以及游客眼健康防护需求[5][7][9][11] 高原眼疾流行病学特征 - 甘孜州5000余名50岁以上人群眼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原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比平原地区早10年[6][7] - 高原强烈紫外线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 高海拔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使眼底血管病变风险大增[7] - 翼状胬肉在高原常见 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牧民 农民和渔民易患 异常组织从眼白向黑眼珠生长 导致散光加重和视力模糊[7] 医疗协作模式创新 - 从单纯"送手术下乡"升级为"精准筛查+集中治疗+扩大科普"全链条模式 带专业设备进行高质量筛查[9] - 需要手术患者统一安排至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巴眼科中心 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9] - 三年间为上千名眼疾患者提供治疗 72岁姜贡呷和70岁姜扎西兄弟通过手术视力恢复良好[5][10] 健康观念普及挑战 - 语言障碍是科普主要挑战 藏区方言繁杂 许多老年人不识字 采用"双语科普"由懂藏语医护人员翻译[8] - 说服偏远牧区藏民接受长途就医需反复沟通 单程至州医院需颠簸一天[10] - 推广墨镜使用作为紫外线防护工具 并向藏民发放墨镜[8] 高原环境对游客眼健康风险 - 高原紫外线强度达平原地区两倍 雪地 冰川和湖泊形成全方位反射[11] - 游客未佩戴墨镜两小时徒步可能患雪盲症 症状包括双眼剧痛和畏光流泪[11] - 近期眼底手术患者需避免高原旅行 低气压导致眼内气体膨胀 可能引发眼压升高和视力永久丧失[11] - 高原干燥多风气候易引发干眼症 建议游客携带人工泪液[12]
护眼消费渗透全生活场景
经济日报· 2025-07-31 22:07
行业需求背景 - 中国成年人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达6.3小时 导致近视、视疲劳、干眼症等问题突出 护眼需求从医疗行为转化为日常保养刚需 [1] - 护眼消费已渗透办公、学习、户外全生活场景 眼部健康成为颜值重要指标 [1] 核心消费群体 - 白领和学生是护眼产品两大最主要消费群体 [2] - 企业批量采购护眼设备作为员工福利 [1] 产品创新趋势 - 电子产品将硬件护眼和软件护眼作为卖点 通过改变光源硬件结构和智能调节亮度色彩实现护眼效果 [1] - 护眼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改造 例如护眼仪增加蓝牙音箱功能 从功能性工具升级为"品质生活符号" [1] 热销产品类别 - 办公场景:防蓝光眼镜、人工泪液、抗疲劳眼贴、护眼喷雾 [1] - 学习场景:护眼屏、护眼台灯、大路灯、防近视坐姿矫正器、叶黄素软糖 [1] - 户外场景:防晒墨镜将护眼与防晒、时尚穿搭绑定 [1] 行业发展现状 - 护眼产品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 - 行业存在概念炒作、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等乱象 [2] - 品牌需通过场景化、年轻化、科技化手段与消费者建立深层价值认同 [2]
近视能否治愈?关灯看手机危害有多大?来看专家权威解答
新华网· 2025-06-07 01:25
近视诊断与矫正 -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是散瞳验光 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为真性近视 度数消失或降低则为假性近视 [2] - 近视可通过框架眼镜 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矫正 但属于光学代偿而非治愈 眼轴增长导致的近视无法恢复原状 [2] - 高度近视遗传性取决于类型 基因异常导致的高度近视具有直接遗传性 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遗传易患性而非必然发病 [2] 眼镜佩戴与用眼习惯 - 佩戴足矫眼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进展 不戴眼镜或佩戴欠矫眼镜会加速眼轴增长 [3] - 镜片磨损 镜架变形或瞳距不合适需及时更换 儿童建议每3-6个月检查视力 半年验光一次 [3] - 关灯看手机会增加有害蓝光穿透 损伤视网膜黄斑区 建议开启夜间模式并补充环境光源 [3] 眼疲劳管理与预防 - 控制用眼时长是缓解眼疲劳核心 成年人建议每30-40分钟休息 遵循"20-20-20"法则 [4] - 全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应避免超过8小时 眼干时可使用人工泪液但不能依赖 [4] - 调整屏幕亮度与对比度 保持环境光线适宜可减少眼疲劳发生 [4] 近视干预原则 - 近视管理需早发现 早干预 定期监测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矫正或预防 [6] - 家长需警惕非医学手段的视力恢复宣传 儿童视力下降应及时散瞳验光明确类型 [6]
我国干眼症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哪些因素可能诱发?医生提醒→
搜狐财经· 2025-06-06 08:26
干眼症现状与趋势 - 我国干眼症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25岁案例显示电子设备使用与伏案工作为主要诱因[1] - 临床定义干眼症为泪膜稳态失衡导致的眼部不适或视力波动[1] - 主要症状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眼红、畏光及视力波动,部分患者伴随流泪表现[1] 干眼症致病因素 - 环境因素包括风沙雾霾天气及电子屏幕使用频率增加[2] - 行为因素涵盖长期看电脑手机、休息不足、饮食油腻及不当使用眼部化妆品[2] - 医疗因素涉及含防腐剂滴眼液使用和隐形眼镜佩戴[2] - 生理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和女性更年期激素变化[2] 干眼症治疗体系 - 轻度患者采用人工泪液补充疗法缓解干涩症状[2] - 中度患者需联合抗炎药物与物理治疗(眼睑清洁/热敷/按摩/热脉动治疗)[2] - 重度患者需进行泪点栓塞术等手术治疗[2]
干眼症市场为何火热?市场、产品、玩家大盘点
思宇MedTech· 2025-02-10 14:34
干眼症市场概况 - 中国干眼症患者约3.6亿人,即每5人中就有1人患病,每年新增10% [2] - 全球干眼患病率达7.0%-34.0% [2] - 预计2030年中国干眼症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7亿美元 [2] - 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生活方式推动患病率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 干眼症发病机制 - 由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导致,涉及粘蛋白层、水液层和脂质层异常 [4][5] - 粘蛋白层异常导致泪膜附着力下降 [4] - 水液层异常引发角膜湿润不足或蒸发过快 [6] - 脂质层异常加速泪液蒸发 [6] - 诱因包括全身性疾病、环境因素、手术、药物及心理因素 [8] 干眼症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透明质酸)用于润滑眼表 [10] - 促泪液分泌药物(如溴苄环己铵)刺激泪腺 [10] - 抗炎药物(如环孢素A滴眼液)减轻炎症 [11]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用于重症患者 [11] - 整合素抑制剂(如Xiidra®)通过抑制ICAM-1缓解炎症 [47] 物理治疗 - 睑板腺按摩疏通堵塞腺体 [12] - 强脉冲光治疗(IPL)改善泪液蒸发 [13] - 热脉动治疗软化睑脂并促进排出 [14] - 湿房镜减少泪液蒸发 [14] 手术治疗 - 泪道栓塞延长泪液停留时间 [15] - 眼睑缝合术减少泪液蒸发 [16] - 自体腺体移植适用于重症患者 [17] 干眼症检测设备 - 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测试是主要检测手段 [28] - 泪液检测滤纸通过吸收长度变化评估分泌量 [29] -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泪膜及眼表结构 [30] - AI赋能设备(如EYESIS)自动分析泪膜稳定性 [35] 干眼症治疗设备 强脉冲光治疗仪 - 科英激光产品采用高能氙灯和STOP技术,可调节脉冲模式 [39] - 适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 [37] 热脉动治疗仪 - 通过40-42.5℃加热软化睑脂,结合脉冲按摩疏通腺体 [40] - 单次治疗维持效果9-12个月 [40] - 国产设备(如定视医疗DisionEyemore)实现精准控温和可视化操作 [24] 药物研发动态 - Aldeyra Therapeutics的reproxalap靶向活性醛化物质,PDUFA日期为2025年4月 [49][52] - 维眸生物VVN001滴眼液完成中国III期临床首例给药 [53] - 兆科眼科环孢素A眼凝胶获III期临床试验批准 [54]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1年政策要求137种医疗器械(含干眼检测仪)100%国产采购 [55] - 专科化干眼门诊配备多类诊断治疗设备 [55] - 小型化、家用化治疗设备将成为重要补充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