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等一批国家标准实施
北京青年报· 2025-09-02 01:00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GB45438—2025正式实施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开展标识活动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7027—2025规范网络攻击描述要素和判定方法 适用于组织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 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2] 电动自行车与电器能效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24明确整车安全 电气安全 防火阻燃 北斗定位及防篡改等技术要求 将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并规范产业竞争秩序[3]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标准GB21456—2024覆盖电饭锅 电磁灶 微波炉等产品 规定能效等级和热效率计算 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的电器 将提升能效水平并促进绿色消费[3] -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标准GB30254—2024针对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立式 卧式及防爆型电动机 通过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提升电机制造业节能技术水平[3] 智能家电与家具安全标准 -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5354.1—2025规定语音交互分类 框架结构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与测试 推动功能向便利安全可靠发展[4] - 家具阻燃性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927—2024针对软体家具及软包件 明确阻燃要求 检验规则和标识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5] 交通安全检测标准 - 车辆驾驶人员毒品检测标准GB45248—2025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与检验方法 包括吗啡 可卡因 甲基苯丙胺等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测 为打击毒驾犯罪提供技术支撑[6][7]
9月1日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央视网· 2025-09-01 07:09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国家标准GB 45438—2025为强制性标准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和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国家标准GB/T 37027—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网络攻击描述信息要素及判定方法 适用于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3] 智能家电与语音交互标准 - 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技术国家标准GB/T 45354.1—2025为推荐性标准 涵盖语音交互分类、框架结构及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测试评价[4]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国家标准GB 21456—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电饭锅电磁灶微波炉等能效等级 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的厨房电器[7] 电动自行车与车辆安全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17761—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整车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阻燃等技术要求 明确北斗定位和防篡改功能[6] - 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 45248—2025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验[9][10] 工业设备与能效标准 -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GB 30254—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立式卧式及防爆型电动机[8] - 家具阻燃性能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17927—2024为强制性标准 明确家具阻燃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软体家具及家具软包件质量控制[5] 公共安全与健身器材标准 - 室外健身器材安全国家标准GB 19272—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材料结构设计功能部件等要求 适用于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验认证[11] - 标准实施推动室外健身器材全面升级 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11]
事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网络攻击事件判定……一批国家标准本月起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7:08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国家标准GB 45438—2025为强制性标准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国家标准GB/T 37027—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网络攻击描述要素和判定方法 适用于组织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3] 智能家电与家居安全标准 - 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国家标准GB/T 45354.1—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定语音交互分类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测试评价[4] - 家具阻燃性能安全国家标准GB 17927—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家具阻燃要求及检验规则 适用于软体家具质量控制[5] 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整车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阻燃等11项技术要求 明确北斗定位和防篡改功能[6] 能效与节能标准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国家标准GB 21456—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电饭锅电磁灶微波炉等能效等级 适用于额定电压≤250V厨房电器[7] -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GB 30254—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50Hz交流电源供电电动机[8] 公共安全与检测标准 - 车辆驾驶人员毒品含量国家标准GB 45248—2025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测[9][10] - 室外健身器材安全国家标准GB 19272—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材料结构环保等10项要求 适用于器材研发制造安装维护[11]
9月1日起 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
央视网· 2025-08-31 17:28
监管政策框架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明确标识身份[1] - 该办法与《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形成衔接体系 服务提供者需履行算法备案和安全评估手续[1] 行业规模与产品现状 - 中国已有490余款大模型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 另有240余款大模型在省级网信办完成登记[1]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2.3亿人[1] 技术实施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分为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类[1] - 服务提供者需提交水印算法、元数据格式、服务商编码等技术细节材料 便于执法部门追踪违法内容来源[1] 平台责任与内容管理 - 平台需在内容上架或上线时审核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1] - 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必须添加风险提示 从传播端阻断虚假信息扩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