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孵化10家公司人员平均年龄25岁,上海创智学院有啥特别
第一财经· 2025-09-13 11:0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采用训练营模式选拔博士生 覆盖45个学科专业 从3300余名报名者中遴选近800名博士生[3] -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生一策"培养方案 学生可参与导师选题或自选课题 并配备导师组指导[3] - 打破传统毕业指标束缚 不强制要求论文发表 允许通过高质量创业项目毕业[7] 师资与教学体系 - 师资团队平均年龄36岁 包含81位全职导师 130+兼职导师和120+产业导师[6] - 采用"核心师资+产业协同+动态兼职"灵活模式 联合3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6] - 春季营实训要求学生在72小时内使用大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导师全程跟进指导[4] 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 - 学生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无缝超广角实时裸眼3D显示技术被《Nature》正刊接收[7] - 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 孵化公司人员平均年龄25岁[1][7] - 获得企业捐赠或资助累计达5亿元人民币 吸引各类资本近5亿元注入[1][7] 产业生态建设 - 已签约50余家头部及独角兽企业[7] - 依托创智未来中心打造从培育到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体系[7] - 聚焦培养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推动社会进步[3]
广西人工智能学院获批组建成立
人民日报· 2025-09-05 20:57
本报南宁电(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近期,广西人工智能学院获批组建成立。 该学院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广西相关高校、企 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学院每年将招收30名博士研究生、300名硕士研究生以及一定数量的东盟留学 生进行培养,3年达到约1000人的规模。 该学院将重点打造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时空智联与集成电路、低空技术、农林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生态 环境智能监测、小语种与口岸贸易智能、东盟人工智能发展软环境态势分析等21个核心研究方向,构 建"底层技术突破+产业深度赋能"的技术研发双轮驱动格局;推行项目式教学与"双导师制",培养人工 智能领域高水平人才,着力打造服务广西与东盟的人工智能人才小高地,助力"人工智能+"赋能广西千 行百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学院将依托广西区内外优秀师资,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以服务人工智能赋能广西和区域产 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具备人工智能思维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国际合作"四位一体核心,通过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人 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深度 ...
重磅:“双一流”高校扩招2万人!涉多个“卡脖子”学科,广东怎么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00:31
高校扩招政策 - 国家发改委宣布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目标为2万人 去年已扩招1 6万人 [2] - 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启动本科生扩招 部分"双一流"高校2025年扩招规模达500-600人 [4] - 扩招政策核心逻辑为"精准扩优" 通过小范围高质量增量调整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 [5] 广东高校扩招动态 - 中山大学2025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90人至7845人 总规模将超8500人 [12] - 广东8所双一流高校2024年招生容量约55000人 较2023年增加400余个名额 [13] - 深圳大学2024年广东招生5214人扩招45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扩招至1473人 [13] 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 - 新增招生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及基础学科 [15] - 中山大学新增计划聚焦新兴交叉学科与国家紧缺学科 强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需求能力 [15] - 华南理工大学首创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 南科大新增工业工程与智能财会方向专业 [17][18]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规模 [8] - 扩招旨在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当前双一流院校本科招生占比约15% [9] - 大湾区高校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解决区域产业布局与学科资源错配问题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