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房

搜索文档
URI城市租住洞察:租房避坑指南|学会这几招,一眼识破“串串房”!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20
串串房现象概述 - 串串房指投资客低价收购旧房或毛坯房 以极低成本快速装修后作为精装房高价出租 存在严重室内污染问题[2] - 截至2025年8月底 小红书平台串串房话题总浏览量达1.43亿 总参与人数1.5万 近30天互动增量1.98万[2] -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及"甲醛"关键词相关文书达1332篇 其中头部租赁机构平台占比约6%[2] 串串房特征识别 - 装修风格网红化:采用ins风、北欧风等流行风格 但装修材料多为劣质板材 甲醛超标风险高[3] - 租金异常低价:价格远低于同地段同户型 通过压缩装修成本获利[3] - 家具家电劣质化:家具多为密度板材质 家电多为杂牌或5级能效产品 存在安全隐患[3] - 房东神秘不露面:全程由中介代理 实际可能是空壳公司或中介操控[4] - 全新装修无居住痕迹:无生活用品等居住痕迹 墙面、踢脚线有刺鼻气味[4] 健康风险案例 - 租客入住后出现头晕、呼吸道不适等健康问题 家具塑料膜未撕 空气中有刺鼻气味[5] - 杭州男子以六万月租住进甲醛房事件登上热搜 厦门毕业生入住一周因高烧住院 专业报告显示甲醛、TVOC、苯系物全部超标[6] 维权挑战 - 租客面临房东推诿、合同陷阱与法律程序等多重障碍[7] - 徐姓夫妇租住杭州新房后及时搬离 遭遇房东拒不退款 虽胜诉却未获赔偿[7] - 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房东身份信息不全或故意写错 医疗费等实际损失难以举证[7] 甲醛检测规范 - 国标规定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8毫克/立方米 检测应有房东在场或全程录像[8] - 应选择具备CMA认证的本地机构检测 一个点位费用约500-800元[8] - 除甲醛机构收费标准为20-30元/平方米 需选择在本地有实验室的机构[8] - 简易检测盒受温度、通风影响大 结果仅供参考 可能存在人为操纵的假超标情况[8] 风险规避建议 - 看房选择夏季中午 拉长查看时间 检查装修材质、环保等级和家具状态[9] - 采用"四查一闻"法:查装修痕迹、查环保等级、查空气质量报告、查合同退款条款 闻有无刺鼻气味[10] - 优先选择有门店的中介机构、头部租赁品牌或国企品牌 避免与无证二房东交易[1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务院出台《住房租赁条例》 明确规定出租住房应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 违规机构面临2万至10万元罚款[12] - 头部平台逐步推行房源空置期、CMA报告公示、快速检测响应等机制[12] - 需通过强化备案透明、建立黑名单、提供公益法律援助等途径改善租住环境[12]
租到“串串房”,我成了“出租屋绿萝”
36氪· 2025-09-02 01:59
2025年7月,四川的大三学生刘明决定和女友一起在学校附近租房,准备考公。 这是他们第一次租房,看到学校附近的招租广告后,只仓促地看了一天房就签下了租房合同。 房子很新,但也有刺鼻的味道,一些家具的外包装未拆封,洗衣机的水管没插,冰箱、床垫的塑料膜都 没撕掉。中介告诉他,房子并非新装修,至少放了半年以上,而且房子曾经也有人住过。 尽管心有疑虑,但他们仍以950元/月的租金租下了房间,加上水电费、管理费、押金等,共花了3800多 元。 而一旦年轻人因为串串房导致健康问题,不仅人财两失,还会走上漫漫维权路。 他跟我说,有病就去治病 从2024年开始,就陆续有刚毕业的年轻人落入串串房陷阱。 当时他们没有料到,会掉入串串房的陷阱。 "串串"本是重庆话,有掮客、经纪人的含义,"串串房"指的是炒房客以低价收购旧房子或者毛坯房,再 以极低成本装修后作为精装房高价出租、赚取差价。这类房屋通常会出现甲醛超标等问题。 刘明签合同的当天,房东没有出现,第二天加上房东的朋友圈,他才发现全是收清水房(刚建好、没有 经过室内装修的房子)、快速装修再出租的信息。这时,刘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签了一个由二房 东包装过的串串房。 刘明的经历 ...
“串串房”乱象需加力整治
经济日报· 2025-08-10 22:00
串串房现象分析 - 串串房是指用廉价材料快速装修老旧房屋后高价出租的房产 普遍存在装修周期短 材料质量差 甲醛超标等问题 严重危害租客健康 [1] - 50平方米串串房装修成本仅8000-12000元 装修后租金可提升至少30% 形成低风险高回报模式 [1] - 租客维权面临取证难 即便成功通常仅能拿回押金 难以获得赔偿 违法成本极低 [1] 租赁市场问题根源 - 串串房商业模式具有惊人投资回报率 促使房东和中介铤而走险 无视道德与法律约束 [1] - 现行制度下维权门槛高 缺乏快速检测通道 监管体系职责不清 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1] 行业规范建议 - 需提高违法成本 推行惩罚性赔偿机制 建立权威检测通道降低维权难度 [1] - 应完善监管体系 明确部门职责 可借鉴食品安全领域首负责任制 要求平台中介担责 [1] - 必须持续完善市场规则 推动租房市场规范化透明化 才能保障租客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拎包入住”或是“风险上门”!警惕惠州这类房源的那些“坑”
搜狐财经· 2025-07-20 00:55
串串房现象概述 - 惠州市场出现大量以"全新精装、拎包入住"为卖点的二手房,实为快速翻新转售的串串房,存在装修质量、交易流程、产权安全等风险 [1] - 串串房多来自老旧小区,经低成本装修后以远高于购入价出售,表面活跃市场实则暗藏隐患 [1] 串串房商业模式 - 串串房又称"陷阱房""贩子房",指通过简易翻新后短时间高价转售的二手房,常见于交通便利、配套成熟的老旧小区 [2] - 投资者或中介机构以市场价70%-85%收购老旧房源,短时间内统一风格装修后转手赚取数十万元差价 [2] 装修质量隐患 - 串串房表面设计时尚但装修成本极低,大量使用无品牌板材、劣质涂料及廉价五金配件,跳过电路改造、防水处理等关键工序 [4] - 部分房源装修完三天即挂牌,甲醛未散尽,配备的杂牌家具增加甲醛、苯类等有害物质释放,对老人和小孩健康风险大 [4][5] 产权与法律风险 - 交易中普遍存在产权人与签约人不一致情况,通过"委托代理"等方式完成过户,若授权手续不规范易引发产权纠纷 [7] - 部分串串房因一房多卖、房屋查封信息未披露等问题被法院判定买卖合同无效,购房者面临过户失败和诉讼风险 [7] 市场影响 - 串串房集中区域短期成交数据提升,但伴随装修投诉、产权纠纷等问题损害市场信心 [8] - 问题爆发时原卖方及签约人往往失联,责任追溯困难,导致房地产中介行业整体信任度受挫 [8] 购房者识别建议 - 观察装修细节:正规房源施工细致,串串房风格统一但细节粗糙 [9] - 检查气味和居住痕迹:刺鼻气味提示甲醛超标,全新无生活痕迹需警惕 [10] - 核实家电家具和产权:成套杂牌产品可能是"标配",需确认产权清晰及签约人身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