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证券:首予中信金融资产“增持”评级 看好整体划转至中信后长期股权投资战略有效性
智通财经· 2025-09-25 06:49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前身为中国华融 成立于1999年 是我国四大AMC之一 2024年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1] - 公司聚焦不良资产主业发展 已完成旗下大部分金融子公司的处置 实现轻装上阵[1] - 不良资产经营是公司主营业务 2024年该分部收入占比达84.46%[1] 不良资产经营策略 - 不良资产经营通过专业化手段对企业持有的不良债权进行收购、管理和处置[1] - 业务按处置方法分为收购处置类、收购重组类、纾困类和债转股业务等[1] - 公司对存量债权充分计提减值损失 新增收购债权审慎 债权质量不断提升[1] 长期股权投资战略 - 公司自2023年加大长期股权投资力度 投资优质上市公司以平滑经济周期波动[2] - 目前持有中国银行、中信股份、光大银行、大秦铁路等优质上市公司[2] - 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股权账面价值时为公司贡献大量收入[2] 股权投资财务贡献 -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 2023年确认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损益414.76亿元[2] - 2024年确认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损益756.62亿元[2] - 2023年贡献股利和所占业绩14.73亿元 2024年增至94.95亿元[2] 近期股权增持动态 - 2025年继续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增持中国银行股权比例至4.71%[2] - 截至2025年7月23日 增持光大银行股权比例至8%[2]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经济逐步企稳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有望实现收益率的触底反弹[1] - 优质联营企业的分红和业绩表现将为公司贡献稳定利润垫[2] - 长期股权投资战略将为公司提供稳定回报 平滑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1][2]
深耕主业 巩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金融时报· 2025-09-04 05:21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日前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 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同比增长15.7%,剔除金租出表影响后 同比增长27.5%。 中信金融资产向上向好发展态势持续巩固,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金融救助功能,发挥了不良资产 行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 持续深耕主业 提升发展动能 纾困房企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中信金融资产聚焦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积极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金融救助功能,服务"保交楼、保 民生、保稳定"。 2022年以来,中信金融资产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93个,累计实现保交房7.59万套。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中信金融资产董事长、执行董事刘正均表示,上半年,中信金融资 产实现"四个显著提升":一是经营业绩显著提升,二是主业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四 是队伍能力显著提升。 "作为持牌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主责主业是我们的主战场,也是我们的'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是 人和能力的表现,上半年,公司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不断取得突破,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中信金 融资产总裁、执行董事李子民说。 数据 ...
中国信达因不合规问题长期未整改被罚,今年已领罚超3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2:50
监管处罚情况 - 深圳分公司因"业务不合规问题长期未整改"被罚款40万元,两名责任人被警告 [2] - 2025年以来各地分公司及总部累计罚款超300万元 [2] - 山东分公司因"债权真实性尽调不审慎、借不良债权收购名义为企业融资"被罚70万元 [2] - 总公司因"未报送境外机构高管任职申请"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罚款90万元 [2] - 天津分公司因"违规上调重组资产风险分类"被罚50万元 [2] - 吉林分公司因"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认定依据不足"被罚30万元 [2] - 广东分公司因"不良债权收购不合规、资产转让不审慎"被罚50万元 [2] - 陕西分公司因"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审慎、变相融资"被罚62万元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为首家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 - 2010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12年引入社保基金、瑞银等战略投资者,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 [3] - 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2024年末总资产达16389.60亿元,股东权益1941.83亿元,员工1.4万人 [3] 近期重大交易 - 2025年6月26日披露向华建深圳提供不超过70亿元内部借款,专项用于支付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收购款,期限5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