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搜索文档
绘就“诗”和“远方”的四川画卷
四川日报· 2025-06-17 22:50
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导向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部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提出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 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和风景道 推出全球吸引力精品线路 [2] - 目标到2030年显著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 四川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 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2] - 全会通过"四个坚持"指导原则:文化为魂 旅游为体 科技赋能 保护优先 并部署品牌 业态 服务等融合重点 [5][6] 文旅产业经济贡献 - 2023年四川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达11.97% 体现"一业兴 百业旺"的带动效应 [4] - 自贡灯会案例显示文旅融合经济效益:208万人次游客带动1.6亿元门票收入 并促进零售增长和三产转型 [4] - 2023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 旅游总消费达1.76万亿元 资源规模居全国前列 [3][4] 文化赋能实践案例 - 三线建设博物馆通过红色文化展示成为攀枝花热门打卡点 验证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价值 [5] - 泸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白酒文化体验 境外游客采购量创新高 解决白酒出海难题 [5] -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上线一年获2000万访问量 衍生实景体验等科技文旅产品 [6] 保护与发展平衡机制 - 剑阁县建立古柏保护评价体系 包含16项指标实现从数量统计到生态保护的升级 [6] - 眉山设置景区日接待上限及分流措施 保障文化遗产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传承 [6]
三苏祠“上新” 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
四川日报· 2025-06-03 00:47
俯瞰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记者 吴聃 摄 端午假期,游客在三苏祠参与"苏祠寻宝"活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供图 习 语 回 响 上新多种接地气的活动 将文化厚度转化为传播广度 端午节叠加"六一"国际儿童节,连日来,三苏祠博物馆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6月2日,记者在这里看到, 在晚香堂,游客们参与"诗词擂台赛",背诵苏轼《赤壁赋》等作品,赢取手提袋、明信片等文创礼品;在披风 榭,游客们制作艾草香包、聆听古琴演奏,感受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在东坡盘陀像周边,博物馆准备了一举 高"粽"打卡墙和状元服饰,为中高考考生加油鼓劲。 更受追捧的,是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发布的"苏祠寻宝"线上剧本游。玩家可以选择化身"四大主角"—— 苏洵、苏八娘、苏轼、苏辙,走进三苏祠博物馆开启寻宝之旅,只要在游戏中积累金币并集齐4枚"通关"印章,就 可以兑换一个文创手提袋。"一边玩游戏,一边还能学知识,真棒!"游客李彤点赞。 温暖嘱托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 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眉山三苏祠时的重要讲话 回访看变 位于眉山市中心的三苏祠博物馆,红墙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