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恋爱告急》
icon
搜索文档
律师解读旺仔小乔事件:翻唱授权费用或接近百万元
虎嗅· 2025-08-10 06:44
演唱会事件概述 - 博主旺仔小乔原定于2025年8月9日在上海举办"探寻者"演唱会 粉丝数近2300万[1] - 因票价对标一线歌手(268元至968元)、全程不露脸且近半曲目为翻唱引发争议 导致演唱会延期并掉粉超过300万[2] - 争议焦点在于翻唱歌曲的版权合法性及粉丝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3] 演唱会内容与市场反应 - 演唱会计划演唱30首曲目 包括7首原创、8首原唱及15首翻唱歌曲[9] - 开售后268元、468元和768元票档快速售罄 超过5.5万人标记"想看"[5] - 网传歌单显示将翻唱《悬溺》《跳楼机》《春泥》等热门歌曲[6] 版权法律框架 - 翻唱必须获得著作权人授权 否则构成侵权[23] - 著作权归属包括词曲作者及通过转让、赠予获得权利的自然人或机构[20] - 合理使用范围有限 不适用于营利性表演[30] - 二次创作若构成全新作品可享有著作权 但不得侵犯原作品权利[22] 行业授权成本结构 - 热门歌曲授权费单首可达5万元以上 小众歌曲在5000元以内[44] - 通过著作权管理机构申请需支付10%-20%手续费[44] - 旺仔小乔演唱会翻唱授权总成本预估达80万-100万元[44] - 非原创歌手演唱会版权支出常达百万级别[45] 维权实践难点 - 举证难度大 需通过区块链时间戳、公证等专业手段[37] - 诉讼周期长 一审实际耗时可能达7-8个月甚至一年[38] - 赔偿金额多由法官酌定 难以量化实际损失[40] - 维权成本与收益不匹配 导致中小音乐人维权意愿低[41] 版权管理机制 -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主要集体管理组织 管理表演权、复制权等权利[32] - 版权登记方式包括音著协登记(费用数百元)和区块链时间戳(费用百元以下)[48][49] - 版权链缺乏公开渠道 需通过歌曲署名层层追溯版权方[46] - 时间戳认证具有法律效力 可证明作品完成时间[51]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流量价值被认可 翻唱行为可能构成营利性使用[30] - 直播演唱获打赏同样存在侵权风险[30] - 版权保护意识提升 但执行层面仍存在系统性问题[36] - 需要更公开透明的版权登记和查询通道[47]
掉粉400万,今年最大的翻车闹剧出现了
36氪· 2025-08-04 08:21
谁也没想到,网红"蒙面"演唱会争议的进化形态,是两大华语歌手的对峙。 在@旺仔小乔 过往争议性言论持续发酵下,7月25日,汪苏泷工作室发布声明,强调《年轮》双原唱的同时收回歌曲授权,张碧晨方工作室也迅速回应, 依旧坚持"唯一原唱"身份,并与《年轮》告别。几番拉扯之下,花千骨制作人、海蝶音乐相关人士也纷纷下场说明,外界则为孰是孰非争论不休。 一言挑动两大华语歌手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后,@旺仔小乔 的翻车闹剧仍未停歇。一天后,她发布道歉信,表示接受所有批评和指正,但很快被网友用 AI扒出查重率高达97%,被嘲讽"只有名字是自己写的"。与此同时,其演唱会主办方也宣布演出延期,并开启了退票手续。 社交媒体上,旺仔小乔则迎来了大规模掉粉。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旺仔小乔 的粉丝量减少了424万。在所有翻车网红里,这个数字也是十分惊 人的。目前,她的微博账号处于被禁言状态,抖音账号也被禁止关注。 虽然闹剧即将走向终局,但风波过后,网红开演唱会的遮羞布又被扯开了一点点。 一场演唱会引发的翻车闹剧 风波的起点是一场达人演唱会。 7月18日,千万粉丝达人@旺仔小乔 发布了一支"五周年"纪念视频,感谢粉丝的支持与陪伴,并宣布将 ...
网红歌手频繁翻车,演唱会的本质是什么?
虎嗅· 2025-07-31 00:37
网红歌手演唱会市场反应 - 旺仔小乔官宣蒙面演唱会后抖音粉丝从2344.8万暴跌至1835.2万,掉粉超509万,市场通过粉丝流失表达对演唱会定价策略(内场968元/看台268元)和蒙面形式的不满[1] - 演唱会30首曲目中仅7首为原创/参与创作,8首原唱,15首翻唱,原创能力不足却定价接近一线歌手,引发"蒙面KTV"争议[4] - 过往言论暴露对音乐创作缺乏尊重,包括翻唱未标注原唱鞠婧祎并自称"原唱",否认汪苏泷对《年轮》的创作权,加剧信任危机[5] 成功演唱会的核心要素 - 岳云鹏《非要唱》演唱会最高票价1580元20秒售罄,黄牛票溢价3倍,通过自嘲互动、观众合唱等设计将相声剧场亲密感移植至万人场馆[6] - 成功案例证明非专业歌手身份并非障碍,关键在于提供超越音乐的独特价值(如互动魅力、情感连接),观众愿为真诚体验付费[7][13] - 回音哥2013年面具音乐会门票一日售罄,强调"音乐应靠耳朵评判",面具成为音乐纯粹性象征而非商业道具[8][9] 行业趋势与市场逻辑 - 2023年网红歌手演唱会频繁翻车(那艺娜/何秋亊/旺仔小乔),暴露将演唱会简化为流量变现流程的弊端[3][14] - 观众评判标准转向"价值交换公平性",对"值不值"的评估日益精细,专业身份退居次席[15] - 演唱会本质演变为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的信任交换,需满足清晰价值定位、诚意交付和共鸣体验三重标准[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