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角》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艺术节揭晓剧目单:九成首演,多个“独家”
第一财经· 2025-08-22 06:34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2024年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 包含八大板块活动 预计举办500余项演出展览活动 共计1200余场 [2] - 55台主板演出中 境外项目占比近60% 在沪首演比例近90% 其中11个境外项目为上海独家 [1][2] - 开幕式演出为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 闭幕演出为丹尼尔·哈丁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音乐会 [2] 国际演艺资源 - 云集全球头部演艺机构和名家名团 包括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五天内完成马勒交响曲全集演绎 提奥多·库伦奇斯执棒音乐永恒乐团上演无词版《尼伯龙根的指环》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带来六天歌剧嘉年华 [4] - 维也纳爱乐乐团 北德广播易北爱乐团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名团再度献演 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完成亚洲首演暨中国独家演出 [4] -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利时偷窥者舞团《舱中谜事》 邵宾纳剧院《理查三世》等作品将在上海16家专业剧场轮番上演 [4] 中国原创作品 - 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萨特名剧《死无葬身之地》 星·杂剧《伪装者》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新疆舞剧《龟兹》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5] - 上海民族乐团《诗的中国》音乐会 贵州省歌舞剧院舞剧《王阳明》展现中华文明 中外合作《禾戏剧·大师之夜》及歌剧《女人心》半舞台版完成中国首演 [5] - 舞台剧《繁花》终季 中篇评弹《菜肉馄饨》 芭蕾舞剧《百合花》等改编自经典文学的佳作演绎海派故事 [5] 特色板块与区域联动 -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首次携五部大戏来沪驻演 包括《主角》《生命册》《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及《星空与半棵树》 [6] - "扶青计划"吸引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226个作品申报 推出6部舞台艺术作品 2个视觉艺术项目和1部特别推荐作品 首设科技融合类作品 [6] - 在江苏 浙江 安徽设立分会场 南浔分会场打造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3.0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呈现7台14场演出 [7] - "艺术天空"惠民活动组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艺术家深入公共空间 联动中华艺术宫等城市地标举办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等重磅展览 [7] 创新品牌与跨界合作 - 新创品牌"ARTRA自定艺"呈现澳大利亚编舞家露西·格林与打击乐艺术家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打造的大型表演装置作品《钟摆》等跨界舞台作品 [8]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9月起“焕新”登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1 09:22
活动规模与结构 -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举行 覆盖大湾区11座城市 由文化和旅游部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主办 [1] - 艺术节包含五大板块:剧目展演、艺术讲堂、美术展览、惠民活动及演艺交易 总计超100场精品演出、18场艺术展览、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讲堂活动 [1] - 活动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演艺资源 涵盖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等多元艺术形式 包含35台剧目共104场演出 其中国际剧目10个、国内(含港澳)剧目17个、省内剧目8个 [2] 国际与本土文化内容 - 国际剧目包括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法国原版音乐剧《莫里哀》及希腊国家歌剧院歌剧《茶花女》等经典作品 [3] - 国内剧目涵盖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香港话剧团《Skylight天色》及广东粤剧院粤剧《红头巾》等兼具口碑与地域特色的创作 [3] - 美术展览板块推出18场展览 主展览"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集结三地37位艺术家的98件作品 配套策展人导览及公众互动活动 [3][4] 学术与产业平台建设 - 艺术节举办4场高规格艺术讲堂 聚焦城市发展与艺术生态、交响乐创新、戏曲守正创新等议题 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参与研讨 [5][6] - 同期举办第16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 吸引20个国家及地区近300家演艺机构参与 推动国际演艺资源对接与合作 [6] - 演交会设立六大展区 包括海丝演艺特展与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 促成《黄飞鸿》等演艺项目巡演协议签署 助力中外文化双向流通 [7] 惠民措施与公众参与 - 艺术节提供三重惠民福利:票务优惠、惠民演出及文旅联动 所有剧目提供不少于50张免费票及不低于可售票10%的低价票 部分演出低价票比例超50% 最低票价30元 [8] - 组织近150场公益演出 覆盖学校、商圈、公园等公共区域 并推出"凭演出票享美术馆、博物馆特展门票优惠"的联动机制 [8] - 发起"艺术点亮生活"有奖征文活动 鼓励市民深度参与 强化艺术节的公众属性与普惠性 [9]
科技之光点亮陕西演艺之美
陕西日报· 2025-07-29 23:57
核心观点 - 陕西文旅演艺通过科技手段升级和智慧管理创新 实现文化演出魅力提升和观演热潮迭起 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强劲引擎 [1][4][5] 科技应用与创新 - 全息投影 虚拟现实 多媒体声光电技术等创新手段深度融入文艺创作 拓展叙事时空维度和观众体验层次 [1] - 《长恨歌》拥有隐蔽式折叠LED屏 山体星空特效 水下升降舞台等31项专利技术 去年引入全息投影与裸眼3D技术 今年将引入全景声技术 [3][4] - 亚洲最大山体投影 9块可移动机械板组成的主舞台 隐蔽液压升降系统驱动装置 5000多盏可变色灯源等科技装置创造沉浸式体验 [2][3] - 话剧《主角》采用数字化技术管理舞台道具 通过预设标准化指令精确控制50多个场景切换 大幅降低操作误差 [5] 代表性演艺项目 - 《长恨歌》自2006年首演以来常演常新 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技术设备 成为文旅演艺界科技美学丰碑 [3] -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等话剧 获得多项国家级重大奖项 演出足迹遍布全国 [4][5] - 《赳赳大秦》作为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 成为陕西文旅市场又一"现象级"产品 [6] 智慧平台运营 - "游陕西"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8月上线 累计用户量达406万 提供超过1400个景区门票产品 整合近千个文化旅游资源 [6] - 平台基于云计算搭建弹性扩容分布式系统 能在10分钟内完成服务器资源扩容 保障上万用户同时抢票不卡顿 [6] - 通过实时监控核心经营指标 自动预警异常数据 分析上座率 用户搜索热度和节假日特征等数据优化演出排期 [7] - 运用NLP技术解析超10万条演出评论 利用情感分析模型实时追踪社交媒体口碑 提升剧场服务质量 [7] 市场反响与影响 - 《长恨歌》《驼铃传奇》《复活的军团》《再回延安》等文旅演艺长演不衰 [1] - 技术革新让游客每次观演成为全新视听之旅 有回头客感叹"值得怒刷N遍" [4] - 平台入选"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和"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