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生活周刊》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0: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为601949 简称为中国出版 属于出版传媒行业[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董事会及管理层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1.45亿元 发行3.645亿股 每股发行价3.34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该募集资金累计取得收益1.43亿元 累计项目支出10.21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该募集资金取得收益308.13万元 项目支出160.35万元[5]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3.26亿元 发行8146.81万股 发行价4.02元/股[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该募集资金累计取得收益3.28万元 累计项目支出3.26亿元[7]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实行专户存储管理[8] - 2017年募集资金最初存放于工商银行专户 后变更至中信银行专户[9] - 为多个子公司项目设立专项监管协议 包括第三方图书智能流通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中阅读项目 中华国学资源总库等[10][11] - 2019年为文科通识知识服务项目 中国美术教育全媒体开发应用平台等项目设立监管账户[12] - 2023年新增中信银行募集资金专户 2024年在中国建设银行开立现金管理专用账户[1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7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和补充流动资金等[15] - 2022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计划实施[15] - 2018年曾使用募集资金4946.8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不存在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17] - 2024年股东大会批准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9] - 2025年股东大会批准使用不超过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 节余募集资金处理 - 第三方图书智能流通平台项目结余183.60万元 其中募集资金143.58万元 已于2022年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2] - 多个项目包括三联生活周刊中阅读 中华国学资源总库等结余2.23亿元 其中募集资金1.73亿元 已于2024年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2]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存在节余募集资金[23] 董事会决议情况 - 2025年8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 全体9名董事出席[28]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29][30][31] - 公司按规定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31]
炸了!三联的瓜突然爆了
商业洞察· 2025-08-27 09:31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纸媒行业面临衰退,新媒体崛起导致大量杂志停刊和报刊亭拆除 [3] -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快餐时代,深度阅读内容仍存在市场需求 [3][4][6] - 该杂志定位为高品质、有深度的内容提供者,专注于对抗浅层信息泛滥 [7][23][38] 内容特色与栏目构成 - 覆盖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娱乐等多元领域 [33] - 设有"天下"、"环球要刊速览"、"生活圆桌"、"投资物语"等特色栏目 [68][71][73] - 每期100多页,年出版52期,内容体量接近书籍 [39][46] - 包含深度纪实报道如"人性的深渊"和"逝者"栏目 [76][132] 历史表现与预测记录 - 2003年非典期间预测中国经济处于大爆发前夜 [10] - 2007年预警泡沫经济,帮助读者规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11] - 2022年末预测房价将下降40%,楼市回归2016年水平 [14] 读者群体与社会影响 - 读者涵盖各界精英、公务员、企业经营者、文艺工作者及普通民众 [16] - 作家余华、苏童,歌手李健,演员濮存昕等公众人物均为忠实读者 [17] - 在"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榜单中长期保持第一位 [119] 采编团队与内容质量 - 拥有坚持"事实至上"的专业记者团队,包括吴琪、李菁等知名记者 [90][92] - 所有热点报道均通过实地探查采访完成,确保内容真实性 [104][108][110] - 订阅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逆势上扬 [119] 产品与销售信息 - 跨年52期订阅原价780元,限时特惠价549元(降价230元) [44][46] - 赠送价值88元《考古中国》特刊及2本往期精选期刊 [45][138] - 可选择8月或9月起订,分别对应2025年8月-2026年7月或9月-2026年8月订阅周期 [46][149] 内容价值主张 - 提供站得更高的看问题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34][131] - 通过深度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加人生厚度 [80][82][85] - 致力于消除偏见,展现新时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生活观 [78]
炸了!三联的瓜突然爆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6 03:32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纸媒行业面临衰退,但《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深度内容生产,逆势增长[3][6][100] - 该杂志定位为高品质都市生活指南,聚焦社会热点、文化、经济等多元话题[24][26][28] - 订阅用户群体覆盖公务员、企业经营者、文化界人士及普通家庭,形成高黏性读者社群[15][37][50] 内容特色与竞争优势 - 以深度报道见长,涵盖婚姻教育、经济趋势、AI变革等社会核心议题[26][54][59] - 设置"投资物语""生活圆桌"等特色栏目,提供理财建议与生活洞察[62][71][69] - 坚持事实至上的采编原则,记者团队深入一线完成重大事件现场报道[78][83][92] 历史业绩与市场影响力 - 多次精准预判经济趋势:2003年提示经济爆发前夜、2007年预警泡沫经济、2022年预测房价下降40%[8][12] - 在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榜单中位列第一,订阅量年均增长10%[100][101] - 创刊近百年来持续影响读者精神气质塑造,被多位文化名人公开推荐[16][35][97] 产品与服务设计 - 全年52期发行模式,每月4-5期新内容,每期厚度达100余页[31][39][119] - 采用全彩精印与180度平铺装帧设计,提升阅读体验[108][113] - 现行促销方案为原价780元限时549元,赠送价值88元《考古中国》及2本精选期刊[44][45][115] 社会价值与行业地位 - 被视为对抗碎片化阅读的精神栖息地,强调思考深度与价值观引领[22][30][76] - 通过报道妇女拐卖、山火救援等社会议题体现媒体责任感[84][94][97] - 在纸媒衰退背景下持续证明"优质内容才是最好算法"的行业价值逻辑[101][103]
三联,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商业洞察· 2025-06-12 09:36
核心观点 - 在纸媒衰退和新媒体盛行的背景下,《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深度内容载体持续提供高质量报道并保持增长,其内容覆盖社会热点、经济趋势、文化生活等多领域,通过事实至上的采编理念和多元视角满足读者对深度信息的需求 [16][20][72] - 该杂志历史上多次准确预测经济拐点,包括2003年非典后经济爆发、2007年泡沫经济预警、2022年房价下跌40%的提示,为读者提供前瞻性洞察 [5][7] -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杂志通过长文报道、专栏策划和全彩印刷保持阅读深度与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并实现订阅量年均10%增长 [22][86][93] 内容特色 - 封面故事聚焦重大社会议题如妇女拐卖、重庆山火救援等,通过一线记者实地调研提供站得更高的分析视角 [77][80] - 栏目设计涵盖文化、经济、科技、艺术等领域,包括"投资物语"解析经济趋势,"生活圆桌"探讨轻松话题,"数字"栏目提供行业数据 [56][60][65] - 每期近100页内容,采用180度平铺装帧和大字号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并配有高清全彩图片 [97][93] 读者与影响力 - 读者群体涵盖政商、文化、教育界人士,包括作家余华、歌手李健等知名人士,部分读者订阅时长超10年 [9][10] - 在2018年"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中排名第一,证明优质内容在流量时代的竞争力 [86] 商业信息 - 2025年跨年订阅方案提供52期内容,原价780元限时优惠价549元(降价230元),赠送价值88元《考古中国》增刊及2本精选期刊 [42][45][99] - 订阅量年均增长10%,在纸媒整体衰退背景下逆势上升 [86]
三联,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商业洞察· 2025-06-12 09:35
纸媒行业现状与《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位 - 纸媒行业整体衰退,新媒体崛起导致"纸媒已死"论调盛行,但精神价值流失更值得关注[3] -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逆势而上的品质杂志,坚持深度内容对抗碎片化阅读趋势[6][20] - 该杂志在2023年仍保持10%的年订阅增长率,证明优质内容的市场需求[105] 杂志内容特色与栏目设置 - 覆盖52期内容,包含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等多元主题[33] - 设置"投资物语"栏目分析经济趋势与理财建议[74],"数字"栏目提供行业数据[69] - "生活圆桌"专栏以轻松话题见长[72],"逝者"栏目记录大师人物[77] - 每期含文化、电影、经济等8大板块,满足全年龄段阅读需求[62][63] 历史预测准确性与社会影响力 - 2003年准确预测中国经济爆发期[8],2007年预警金融危机[10] - 2022年末预判房价将下跌40%,事后得到验证[12] - 报道覆盖土耳其地震、女性主义等全球议题[28],重庆山火等国内事件[96] - 被公务员、企业家、文艺界人士等精英群体长期订阅[15] 采编团队与内容生产标准 - 拥有1200期封面报道积累,建立专业记者团队[82][85] - 坚持"事实至上"原则,确保内容深度与准确性[95] - 采用主编邹韬奋"轻松好读"的办刊理念[54][56] - 对拐卖妇女等社会问题开展追踪报道[98] 订阅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18年位列"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榜首[106] - 全年52期原价780元,限时优惠价549元(降价230元)[47][111] - 赠送价值88元的《考古中国》增刊及2本精选期刊[48][121] - 提供5月或6月起订两种选择,每月配送4-5期[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