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搜索文档
中国晶圆制造设备进口追踪(2025 年 8 月):8 月同比增长 12%,年初至今增长 3%,全年有望持平 China WFE Import Tracker (Aug 2025)_ Aug YoY+12%, YTD +3%, on track to be a flat year_ Global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2025-09-28 14: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 特别是晶圆制造设备[1] * 核心分析对象为中国市场的WFE进口数据 用于追踪和预测全球主要设备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2][2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国际龙头ASML LRCX AMAT TEL Kokusai Screen Advantest 以及中国本土领先企业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12][13][14][15][16][17][18][19][20] 核心观点与论据:中国WFE进口趋势与市场格局 * 2025年8月中国WFE进口额达30 1亿美元 环比下降20% 但同比增长12% 年初至今增长3% 预计全年进口额可能与去年持平[2] * 光刻机进口增长强劲 8月同比增长55% 而其他设备类别大多持平 光刻设备占8月总进口额的25%[3][25] * 按地区划分 美国设备商(包括从美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的进口)合计份额从2024年的33%提升至2025年年初至今的38% 主要驱动力是马来西亚的份额从4%飙升至10% 日本供应商的份额则表现疲软 从去年的26%降至24%[3] * 广东省和上海市是最大的买家 年初至今进口额分别占总额的30%和26% 上海已完成去年全年进口额的77% 广东甚至已完成102%[25] 核心观点与论据:主要设备商中国业务预测 * **ASML**:回归模型预测其第三季度中国光刻机销售额将环比增长44%至21 7亿欧元 但同比下降22% 预计中国收入占比将从上季度的27%升至38% 但数据波动性大 且公司指引全年占比略高于25% 因此月末数据可能存在修正[4][64][66] * **LRCX**:双月数据回归模型预测其9月季度中国收入将环比增长14% 中国收入占比预计达40% 与公司关于中国需求持续强劲的评论方向一致[5][79] * **AMAT**:单月数据回归模型预测其10月季度中国收入将环比下降12% 中国收入占比约为33% 与公司关于占比将降至29%的指引方向大体一致[6][88] * **TEL**:回归模型预测其9月季度中国收入将环比增长23% 远超市场共识的11% 中国贡献度预计从39%升至43%[8][97] * **Kokusai**:回归预测其9月季度中国收入环比大增54% 中国贡献度从45%跃升至66% 显著高于公司自身下滑31%的指引[9][108] * **Screen**:回归预测其9月季度中国收入环比增16% 但中国贡献度仅30% 远低于公司54%的指引 存在下行风险[10][116] * **Advantest**:回归预测其9月季度中国收入环比下降35% 中国贡献度从15%降至11% 为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11][1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设备商仍占据2024年中国约84%的市场份额 因此追踪进口数据对判断中国需求趋势极具价值[21] * 若不包含光刻机 自2021年以来从新加坡 马来西亚的进口份额逐渐上升 同时从美国的直接进口份额下降 表明美国供应商更多地从其新马生产基地向中国发货[38][46] * 荷兰在光刻机进口中的份额自2022年出口管制后大幅提升 2024年达到89%的历史新高 2025年年初至今为90% 而日本份额相应下降[49][61] * 投资建议覆盖多家公司 给予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TEL Kokusai AMAT LRCX"跑赢大盘"评级 给予Screen Advantest ASML"与市场持平"评级[12][13][14][15][16][17][18][19][20]
半导体资本设备_2025 年第三季度中期晶圆厂设备(WFE)更新,基准情景更接近乐观情景-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Mid 3Q'25 WFE Update, Base Case closer to Bull Case
2025-09-23 02:37
**行业与公司** 行业为半导体资本设备 涉及公司包括应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Inc AMAT 泛林集团 Lam Research Corp LRCX 和科磊 KLA Corp KLAC [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晶圆厂设备 WFE 市场预测上修** * 将2026年WFE市场预测从同比增长5%上修至10% 市场规模从1220亿美元上调至1283亿美元 [1][6] * 上修主要动力来自存储器 尤其是DRAM 其基本预测情况已接近乐观预测 存储器WFE基本预测为487亿美元 接近500亿美元的乐观预测 [1][2] * 预计2026年DRAM WFE将达349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2025年预计为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 [6][9] * 预计2026年NAND WFE将达138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2025年预计为1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6][9] **存储器市场状况改善** * DRAM和NAND定价趋势明显改善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对eSSD的订单非常庞大 且第四季度DDR5价格显著上涨 [10] * NAND供应紧张 因HDD供应紧张导致存储应用从HDD转向eSSD 且NAND供应商在升级产能时不得不让部分晶圆下线 [10] * 更强的存储器需求将利好存储器WFE 预计DRAM将在2025年下半年受益 NAND将在2026年上半年受益 [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应用材料公司 AMAT** 评级从平配上调至超配 目标价从172美元上调至209美元 基于20倍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1045美元 [3][4][68] * 公司对DRAM的敞口最高 2026年预计占比28% 最受益于DRAM绿地产能增加 且中国 ICAPS 和先进逻辑业务的风险已降低 [3][24][27] * 当前股价交易在18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相对于泛林集团的23倍和科磊的27倍存在折价 [28] * **泛林集团 LRCX** 评级从低配上调至平配 目标价从92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基于23倍2026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543美元 [3][4][84] * 预计公司2026年出货量将第三年超越WFE整体增速 15% vs 10% 尽管预计中国市场下降3% 但NAND增长34% 非中国逻辑业务增长16% [3][35] * **科磊 KLAC** 评级从超配下调至平配 目标价从928美元上调至1093美元 基于28倍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3903美元 [3][4][40] * 公司基本面故事依然强劲 增长动力 台积电 DRAM 先进封装 持续走强 但当前股价交易在27倍预期市盈率 相对AMAT LRCX有30%的估值溢价 进一步溢价扩张难以实现 [3][26][40] **其他重要内容**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大陆是WFE最大区域市场 预计2025年占比34% 2026年占比31% 规模约398亿美元 2026年预计同比持平 [8] * 台湾和韩国是重要市场 2026年预计各占22% 23% 规模均约282亿美元 [8] **风险因素** * 行业观点基于风险回报平衡 上行风险是英特尔和三星重新加速其晶圆代工抱负 下行风险是对中国实施进一步的出口限制 [2] * 各公司均面临中国相关风险 包括可能的进一步出口限制 [67][81][101] **数据支持** * 2025年预计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为1898亿美元 同比增2% 2026年预计为1859亿美元 同比降2% [6] * 2025年预计WFE占半导体总资本支出的比例为62% 2026年预计升至69% [6] * 2026年存储器WFE中 DRAM预计占比72% NAND占比28% [6]
Laser Photonics Secures Multi-System Order from Top Global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Company
Accessnewswire· 2025-09-22 11:00
ORLANDO, FL / ACCESS Newswire / September 22, 2025 / Laser Photonics Corporation (NASDAQ:LASE) ("LPC"), $LASE, a global leader in industrial laser systems for cleaning and materi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today announced that its Beamer Laser Marking Systems ("Beamer") subsidiary has received a multi-system order from a top 5 global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company. Wayne Tupuola, CEO of Laser Photonics, commented: "Securing a multi-system order from a top-five global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
Ichor Stock (ICHR): Cyclical Play Semiconductor Capex, Not A Structural Compounder
Seeking Alpha· 2025-09-22 03:59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is notorious for its booms and busts. Few suppliers feel those swings more acutely than Ichor Holdings, Ltd. (NASDAQ: ICHR ), a niche subsystem maker that has grown rapidly through acquisitions but stillBSc (Eng), MBA. Self-taught value investor with 2 decades of investing experience. Blogger at i4value.asia. The blog is on value invest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where I analyze and valu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ASEAN and US regions. I have an exceptional perspective having serv ...
半导体 - 对英特尔与英伟达合作的看法-Semiconductors North America-Thoughts on IntelNVDA partnership
2025-09-22 01: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半导体行业 特别是数据中心与个人电脑(PC)相关的芯片领域[1][3][7] * 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 INTC) 与 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 NVDA) 的合作关系是核心焦点[1][3] * 超微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作为竞争对手被评估[9][22] * Astera Labs Inc (ALAB) 作为NVIDIA NVLink Fusion的合作伙伴及潜在受影响方被提及[9][23] * 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及相关公司 包括应用材料(AMAT)、泛林集团(LRCX)、东京电子 以及被特别指出的KLA Corp (KLAC)[7][9][24][2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合作内容与性质** * 英特尔与英伟达宣布合作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PC产品 包括英伟达定制的x86 CPU、集成英伟达图形小芯片与英特尔CPU的x86 SOC 以及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投资50亿美元购买英特尔普通股[3] * 合作旨在将NVLink Fusion和机架级连接能力扩展至x86系统[4][20][23] * 此次合作在技术上具有价值 特朗普政府未参与其中[21] **对英特尔(INTC)的影响** * 整体为积极发展 但益处有限 处于边际[9][15] * 在数据中心方面 合作使英特尔能重新获得在NVL系统中失去的部分份额 成为NVLink Fusion的官方合作伙伴[4] * 当前市场规模小 英伟达今年将出货约3万个机架 即略超100万个Grace CPU 而2025年第二季度服务器CPU总市场规模年化约3000万个单元 英特尔占约65%份额 此次合作在当前量级下贡献约5%的单元份额 对比其过去12个月失去的7.5%份额单元[5][10] * 合作优化用于AI系统的CPU 但可能无助于提升其在通用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力[11] * 在PC方面 集成Nvidia图形芯片可能吸引部分买家 但预计影响有限 尤其考虑到市场对“AI PC”概念缺乏热情[12] * 预计产品要到2027年才会上市[13] * 合作未提及英特尔代工服务(IFS) 不代表英伟达将使用英特尔代工 但可能为未来关系打开大门[14] * 股价的初始热情可能会消退 除非未来出现代工方面的进展[15][19] * 来自软银和英伟达的现金注入重要 但因向联邦政府发行股票以获取预期现金流入 导致股权稀释更为显著[18] **对英伟达(NVDA)的影响** * 合作扩展了NVLink生态系统 巩固了其护城河 但50亿美元的投资成本与其影响不明确[9] * 使英伟达能为超过85%的x86 CPU处理器市场的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包括其自身的ARM处理器[20] * 使英伟达能参与其目前收入很少的移动CPU领域[20] * 股权投资进一步巩固了合作[21] **对超微半导体(AMD)的影响** * 整体评估为中性[9][22] * 在服务器领域 AMD从未在英伟达系统中占有多少份额[22] * 在PC领域 合作产品似乎不太可能引发份额转移[22] * 英伟达看到x86的价值对AMD而言略显积极[9][22] * 竞争并非英伟达此战略的核心[22] **对Astera Labs (ALAB)的潜在影响** * ALAB被列为NVLink Fusion的合作伙伴[9][23] * 存在担忧 NVLink扩展至x86领域可能取代x86 CPU与英伟达GPU之间的传统PCIe连接 这可能对拥有重要PCIe内容的ALAB产生影响[23] * 目前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合作仍至少还有几年时间 ALAB可能仍拥有内容[23] * 此发展说明了连接性和机架级计算优势的重要性[23] **对半导体资本设备与英特尔资本支出(Capex)的影响** * 合作可能会提高对英特尔代工服务(IFS)资本支出的预期 趋向于在2026/2027年进行一些代工投资[9][24] * 目前没有信息表明投资迫在眉睫 英特尔将不得不投资于应用材料、泛林集团、东京电子等公司的工艺技术[24] * KLA被视为英特尔代工计划中未被充分认识的受益者 将受益于工艺控制强度增加和市场份额提升[9][24][25] * 假设英特尔资本支出在2026/2027年恢复至180亿美元 预计将对当前晶圆厂设备(WFE)预测带来约3%的上升空间[9][25]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观点与估值** * 摩根斯坦利对北美半导体行业给予“有吸引力(Attractive)”观点 对北美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给予“中性(In-Line)”观点[7] * 报告包含了对INTC、NVDA、AMD、ALAB、KLAC等公司的估值方法及风险分析[26][31][32] **披露与免责声明** * 报告包含大量关于摩根斯坦利与其所覆盖公司之间业务关系、持股情况、评级分布的重要披露信息[7][36][40][41][42][43][44][45][46][50][54][55]
半导体资本设备:存储器晶圆厂设备(WFE)上行空间展望-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North America Framing the Memory WFE Upside
2025-09-16 02:0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 特别是内存晶圆制造设备市场[1][7] * 公司包括Lam Research Corp (LRCX) 和 Applied Materials Inc (AMAT)[1][5][40][26] 核心观点与论据:内存市场改善与WFE展望 * 内存价格明显改善 DRAM和NAND条件好转 超大规模云厂商对eSSD的非常大额订单和Q4 DDR5价格显著上涨是主要驱动因素[3] * 供需关系收紧 尤其NAND领域 HDD供应紧张导致存储应用从HDD转向eSSD NAND供应商因升级产能不得不让部分晶圆产能离线[3] * 更强的内存定价 位元需求和现金流将推高2026年资本支出预期 初始2026年内存WFE预测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 看涨情形下可达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 DRAM WFE看涨情形为3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基础预测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 驱动因素是位元需求增长假设从18%上调至22% 服务器需求增长从19%上调至30% HBM位元增长预测维持26%不变[4][9][17][21] * NAND WFE看涨情形为150亿美元(同比增长42%) 基础预测为111亿美元(同比增长9%) 驱动因素是位元需求增长假设从20%上调至26% eSSD需求增长从30%大幅上调至50%[4][9][11] * 利用率是NAND WFE看涨情形的逆风 三星西安工厂有80k wpm产能离线 美光将产量从155k wpm降至130k wpm 铠侠/闪迪当前在400k wpm 远低于2024年下半年的460k wpm 公司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和启用离线产能来满足需求 2026年无需新增绿地产能[12] 核心观点与论据:对公司盈利与评级的影响 * 内存看涨情形下 LAM的2026年CY26预期营收/每股收益可从215亿美元/5.12美元升至230亿美元/5.50美元 潜在上行空间7.0%/7.4% AMAT的预期可从294亿美元/9.58美元升至306亿美元/10.09美元 潜在上行空间4.1%/5.3%[5][9] * 尽管承认此前对LAM的减持评级时机不佳 但基于其股票交易于看涨情形下每股收益5.50美元的21-22倍市盈率 相对其美国半导体设备覆盖范围仍维持减持评级 AMAT交易于看涨情形下16-17倍市盈率 相对LAM有23%的折价[5] * 若NAND条件持续走强 使LAM有望实现240亿美元营收/6.00美元以上每股收益 则会重新评估评级[5] * 对AMAT给予均配评级 认为其中国和ICAPS业务风险已降低 但领先逻辑和DRAM业务风险未除 预计DRAM收入在FY25下降5% YoY FY26下降12% YoY[30] * 对LAM给予减持评级 尽管预计其2024-2025年将表现优异 但认为其2026年增长驱动因素(中国 NAND)将放缓 预计其系统出货量增长与WFE基本一致(均为+5%)[40][46] 其他重要内容:风险与估值 * AMAT基础目标价172美元 基于约18倍CY26e每股收益9.58美元 看涨目标价232美元(基于21倍每股收益11.04美元) 看跌目标价133美元(基于16倍每股收益8.31美元)[26][33] * LAM基础目标价92美元 基于18倍CY26非GAAP每股收益5.12美元 看涨目标价121美元(基于21倍每股收益5.75美元) 看跌目标价73美元(基于16倍每股收益4.57美元)[40][44][45][49] * 关键上行风险包括内存WFE增长超预期 在新技术节点(如GAA 背面供电)获得市场份额 下行风险包括对中国的广泛设备出口限制 内存WFE弱于预期 在关键客户(如三星 台积电)处丢失市场份额[36][38][51][57] * 行业观点为中性[7]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AEIS) Presents At Citi's 2025 Global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04 21:17
Presentation Atif MalikDirector and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 Specialty Semiconductor Analyst Welcome to Day 2 of Citi Global TMT Conference. My name is Atif Malik. I cover U.S. semiconductor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networking equipment stocks here at Citi. It's my pleasure to welcome Steve Kelley, President and CEO; and Paul Oldham, EVP and CFO from Advanced Energy. We also have Edwin Mok, VP of Strategic Marketing and friendly neighborhood Investor Relations group in our audience. Welcome, ...
半导体设备公司-2026年WFE展望:与艰难的2025年相比仍保持增长-2026 WFE Outlook_ Still see growth vs tough 2025 comps
2025-09-03 13:23
**行业与公司** 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 涉及晶圆厂设备(WFE)市场 主要公司包括LAM Research(LRCX)Applied Materials(AMAT)KLA(KLAC)ASML(ASML)Tokyo Electron(8035)以及中国本土设备商Naura(002371)AMEC(688012)等[1][3][24] 报告重点讨论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海力士(Hynix)英特尔(Intel)等终端客户资本开支动态[4][39][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2025年WFE创纪录增长** 2025年全球WFE预计达1170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主要驱动因素为中国、NAND和DRAM需求超预期 其中中国WFE达398亿美元(同比下降4%但远高于预期下降20%)NAND WFE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DRAM WFE达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5] 设备商LAM(+35%)KLA(+17%)和ASML(+16%)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LAM受惠于NAND和中国市场 KLA受惠于DRAM ASML受惠于晶圆代工逻辑[3][33] **2 2026年WFE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2026年WFE预计达1227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尽管面临2025年高基数压力 增长主要由DRAM(同比增长10%)和台积电驱动 台积电资本开支若设备占比回归80%水平(当前侧重厂房建设)可能带来15%的设备支出上行空间[4][39][66] 潜在上行风险包括英特尔和三星重新加速晶圆代工投资 下行风险包括中国技术限制、DRAM周期下行及英特尔设备抛售[5][40][96] **3 细分市场驱动因素** * DRAM:2026年增长10%至327亿美元 主要由三星和海力士的先进制程绿地厂投资驱动 HBM晶圆占比预计从2024年17%升至2027年30% 但芯片折扣导致比特损失率达23%[44][45][49] * 晶圆代工逻辑:2026年增长2%至782亿美元 台积电(406亿美元资本开支)和三星(64亿美元 +78%)增长抵消英特尔下滑(132亿美元 -21%)[61][63][69] * NAND:2026年增长9%至111亿美元 主要来自层数升级需求 但WFE强度难回2022年前30%+水平[98][105][108] * 中国:2026年WFE预计380亿美元(同比下降5%)本土化率从2024年16%升至2025年23% 2026年预计达30% 西方设备商份额持续被侵蚀[85][87][89] **4 投资偏好与风险** 偏好台积电供应链(ASMI、KLA、SCREEN)、中国本土设备商(Naura、AMEC)和DRAM > NAND[5] 最大风险包括英特尔晶圆代工战略反复、中国成熟逻辑设备限制、HBM价格压力抑制投资意愿 以及英特尔可能抛售50亿美元设备对市场冲击[5][96][124] **其他重要内容** * 英特尔设备抛售:2025年Q2计提7.97亿美元减值 若向中国市场出售设备 可能造成50亿美元WFE需求减少(相当于2026年中国WFE的13%)[96][124][125] * 地域分布:2025年中国占全球WFE34% 台湾21% 韩国20% 北美10% 日本9% 欧洲3%[23] * 历史数据:2024年WFE为1029亿美元(+7%)其中逻辑/晶圆代工679亿美元 内存344亿美元(DRAM293亿美元 +49% NAND50亿美元 -1%)[21] **数据附录** * WFE强度:2025年预计16% 较2018-2022年17-18%略有下降[21] * 核心设备商估值:LAM(104美元 市值1320亿美元 25倍PE)AMAT(166美元 市值1320亿美元 18倍PE)KLA(895美元 市值1180亿美元 26倍PE)[24]
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中国晶圆厂设备是把双刃剑
2025-08-31 16:21
**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研究覆盖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及主要设备供应商[1] * 重点公司包括美国应用材料(AMAT)、泛林集团(LRCX)、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TEL)、Screen、Kokusai、Lasertec、迪斯科(DISCO)、爱德万测试(Advantest)[5][7] * 中国半导体设备商北方华创(NAURA)、中微公司(AMEC)、拓荆科技(Piotech)[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WFE市场预测调整** * 2025年全球WFE支出预测上调至1140亿美元(原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6%(原+2%)[2][17] * 2026年WFE预测上调至1200亿美元(原1190亿美元),同比增长5%(原+7%)[2][17] * 2027年WFE预计1150亿美元,同比下滑3%,主因中国先进逻辑投资正常化[2][17] * 中国WFE 2025年预计同比-5%(原-13%),2026年持平(原+5%),2027年同比-19%[2][17][21] * 非中国WFE 2025年同比+13%(原+14%),2026年+8%,2027年+5%[2][17] **细分市场动态** * 逻辑/晶圆代工WFE 2025年上调至710亿美元(原660亿美元),同比+7%(原-7%),主因中国晶圆代工支出超预期及三星/台积电资本支出增加[3][17] * DRAM WFE 2025年下调至290亿美元(原310亿美元),同比+6%(原+13%),主因中国支出放缓及HBM生产良率提升[3][17] * NAND WFE 2025年微调至90亿美元(原91亿美元),同比+50%(原+52%),仍远低于2021/22年峰值200亿美元[17][32] **中国市场需求** * DeepSeek加速中国AI芯片产能扩张,推动先进逻辑投资[6][37] * 成熟逻辑产能扩张持续且超预期,支撑本地设备商订单[6][37] * 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预计同比-12%(原-23%),主要设备商中国收入占比指引趋稳[39][42] **公司评级与估值** * AMAT(跑赢大盘,目标价195美元):受益先进制程需求、服务业务增长及资本回报,估值仅17.8倍远期市盈率[4][41][49] * LRCX(跑赢大盘,目标价105美元):受益NAND升级周期,估值22.6倍远期市盈率[4][41][47] * TEL(跑赢大盘,目标价29,400日元):预计随DRAM扩张收复中国份额,日元贬值提升竞争力[5][9] * Kokusai(跑赢大盘,目标价3,570日元):批量ALD设备领先,但22%收入复合增长率指引过高[5][10] * Screen(同步大盘,目标价12,000日元):清洗设备竞争激烈,中国收入下降拖累利润率[5][11] * Lasertec(跑输大盘,目标价10,900日元):收入增长放缓至5%,KLA切入actinic检测构成威胁[5][12] * 中国设备商NAURA(目标价400元)、AMEC(目标价300元)、Piotech(目标价280元)均获跑赢大盘评级,受益国产替代及份额提升[6][14][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日本设备商短期受中国需求拖累,但长期地位稳固且估值低廉[5][60] * ASML因先进逻辑资本支出改善而更受看好,但中国问题及光刻强度抑制乐观情绪[5] * 中国设备商2025年订单指引强劲:NAURA订单470-490亿元,AMEC收入及订单均增30%+,Piotech收入存在上行风险[71][73][76]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全球WFE市场2024年基数约1080亿美元[19] * 中国WFE 2024年同比增长55%,2023年同比增长39%[22] * 非中国WFE 2024年同比增长8%[27] * 内存WFE中DRAM占比显著高于NAND(2025年DRAM 290亿 vs NAND 90亿)[32] * 逻辑/晶圆代工WFE规模远超内存(2025年710亿 vs 内存合计380亿)[34]
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中国 7 月进口追踪(2025 年 7 月),年度月度新高,需求仍具韧性,年初至今进口增长 2%
2025-08-25 01:3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 重点关注中国晶圆制造设备进口情况[1] - 涉及公司包括ASML LRCX AMAT TEL Kokusai Screen Advantest等国际半导体设备商 以及中国本土设备商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12][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WFE进口总体趋势 - 2025年7月中国WFE进口额达37.61亿美元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10% 创2025年单月新高[2] - 2025年至今累计进口同比增长2% 高于6月累计增速[2] - 尽管2024年下半年基数较高 但2025年全年进口额可能持平[2] - 干法刻蚀设备进口表现尤为强劲 7月达7.55亿美元 环比增30% 同比大幅增长232%[3] - 光刻设备进口继续显现疲软 可能是在多年强劲引进后的正常化 但也可能是暂时性波动 2025年下半年可能再次回升[3] 区域进口结构变化 - 按来源地划分 日本 荷兰 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占比分别为22% 20% 42%[4] - 马来西亚和奥地利份额显著提升 LRCX在这两地设有工厂 与其关于9月季度中国收入将继续非常强劲的评论一致[4] - 日本份额持续疲软 7月仅占22% 去年平均为26% 因日本供应商今年未享受汇率优势 且新晶圆厂可能优先采购美国设备[4] - 美国直接进口份额持续下降 但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合计份额基本持平 表明美国供应商将生产转移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工厂[40][42] 省份需求转移 - 最大买家从广东(21%)转向上海(32%)[5] - 渠道检查显示广东和上海都有新晶圆厂设立并计划大容量产能 因此这两个地区的需求强度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甚至2026年持续[5] 设备商中国业务预测 - **ASML**: 回归模型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系统销售额为15.1亿欧元 同比降46% 环比持平[6][65] - **LRCX**: 7月数据(1个月相关性)预示9月季度中国收入环比增约14% 中国业务占比将达高30%百分比 与公司评论方向一致[7][81] - **AMAT**: 7月数据(3个月相关性)预示中国收入环比增约53% 占比约37% 公司实际报告7月季度中国收入环比增44% 占比35% 与回归分析一致[8][90] - **TEL**: 7月数据预示中国收入同比增5% 环比增16% 中国曝光度预计升至40%[9][100] - **Kokusai**: 7月数据预示中国收入同比增41% 环比增37% 中国贡献度预计达58% 远高于第一季度的45%[12][111] - **Screen**: 7月数据预示中国收入同比降16% 环比增9% 中国贡献度预计为30% 低于公司第二季度54%的指引[12][119] - **Advantest**: 7月数据预示中国收入同比降38% 环比降32% 中国贡献度预计降至11% 为2017年以来最低[13][127] 投资建议 - 看好中国本土设备商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因其受益于国产替代和份额加速提升[15][16][17] - 看好TEL和Kokusai 因日元贬值后具竞争性定价 批量ALD在先进节点应用增加 NAND资本支出复苏加速[18] - 对Screen和Advantest持市场表现评级 因清洗强度未增加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测试收入下滑[19] - 看好AMAT和LRCX 因长期WFE增长 NAND升级周期可能开始[20][21] - 对ASML持市场表现评级 因对EUV增长假设更保守 预计中国超额发货正常化[22]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在全球WFE市场重要性提升 2024年国际供应商仍占据约84%份额 跟踪进口数据可洞察中国需求趋势[23] - 2025年至今光刻设备进口强度回落至21% 更合理水平 2024年份额为28%[49][51] - 荷兰在光刻设备进口中份额大幅提升 2024年达89% 2025年至今进一步升至91%[50][62] - 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统计 涵盖11种设备类型和10个贸易伙伴地区[135][136] - 报告包含详细回归分析方法 用于预测各设备商中国收入 R²值显示良好预测能力[65][81][100][111][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