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火热开启,资源对接精准赋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9:03
赛事规模与项目特点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从7000多个注册项目中筛选450个项目进入复赛 覆盖AI大模型、机器人、传感器、芯片设计等硬核科技领域[2][3] - 港澳地区共有142个项目晋级复赛 占比达31.6% 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集成电路等领域表现突出[3] - 超135个复赛项目已获得融资 融资占比近30% 部分项目获创投机构重点关注[3] 评审机制与项目质量 - 复赛采用"6+4"路演机制 由5位专家独立打分 最终选拔150个项目晋级决赛[5] - 评审团队包含投融资专家(56%)、企业家(28%)及科研学者(16%) 确保专业性与公平性[5]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领衔项目参与路演 反映赛事高水平影响力[5] 资源对接成效 - 大赛集结近150家创投机构(含粤财、深创投等)及100家孵化载体(含香港数码港、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6] - 现场促成创投机构与项目对接400余次 意向投资金额达2.63亿元[9] - 孵化基地对接260余个项目 与45个项目达成初步入孵意向[9] 产业生态建设 - 大赛配套"两展示五对接"活动 涵盖政策、银行、创投、孵化及行业资源对接[7] - 深圳赛段将组织参赛项目参访华为、大疆、腾讯等企业 深化产业生态融合[10] - 珠海赛段联动28家孵化基地提供低成本创业场地 协同招商部门推动项目落地[11] 赛事战略意义 - 政府通过大赛推动"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构建跨地域资源支持网络[11] - 所有报名项目(含未晋级者)均可获得投融资、孵化及技术人才支持 形成全周期创业服务体系[11]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正式拉开赛事帷幕 参赛项目量质俱佳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7:09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吸引7146个创业项目注册报名,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港澳特区,并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27个国际团队参与 [2] - 广东省内项目占比65.8%(4704个),省外项目占比34.2%(2442个),北京、江苏等5省市报名均超100个 [2] 赛道分布与产业关联 - 设置5大赛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1558个项目)、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1053个)、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1058个)、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914个)、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2563个) [3] - 人工智能赛道与广东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求紧密呼应,集成电路赛道对接半导体及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布局 [3] - 医药健康赛道契合广东打造生物医药"第三极"战略,现代服务赛道激活万亿级消费市场潜能 [3] 创业人才结构 - 64.6%参赛企业注册于2023年及以后,创始人中12.4%为海外留学人员,75.5%拥有大学学历,36.6%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 [4] - 初创企业平均带动3-4人就业,广东现有1900多万市场主体、830多万企业支撑就业容量 [4] 港澳项目特色 - 港澳项目占比24.6%(1761个),覆盖全部赛道,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领域竞争力突出 [4] - 依托"1+12+N"港澳青年创业平台体系吸引390个港澳项目,强化跨境文旅、数字创意等方向 [4] 资本支持与赛事机制 - 20%项目(1370个)已启动或完成融资,粤科金融、深创投等机构参与对接 [5] - 组委会遴选近700名评委,投融资专家占比超50%,确保"三有三好"评审标准 [5] - 复赛将于9月举办,最终15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配套投融资对接会等全链条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