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吸引7146个创业项目注册报名,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港澳特区,并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27个国际团队参与 [2] - 广东省内项目占比65.8%(4704个),省外项目占比34.2%(2442个),北京、江苏等5省市报名均超100个 [2] 赛道分布与产业关联 - 设置5大赛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1558个项目)、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1053个)、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1058个)、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914个)、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2563个) [3] - 人工智能赛道与广东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求紧密呼应,集成电路赛道对接半导体及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布局 [3] - 医药健康赛道契合广东打造生物医药"第三极"战略,现代服务赛道激活万亿级消费市场潜能 [3] 创业人才结构 - 64.6%参赛企业注册于2023年及以后,创始人中12.4%为海外留学人员,75.5%拥有大学学历,36.6%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 [4] - 初创企业平均带动3-4人就业,广东现有1900多万市场主体、830多万企业支撑就业容量 [4] 港澳项目特色 - 港澳项目占比24.6%(1761个),覆盖全部赛道,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领域竞争力突出 [4] - 依托"1+12+N"港澳青年创业平台体系吸引390个港澳项目,强化跨境文旅、数字创意等方向 [4] 资本支持与赛事机制 - 20%项目(1370个)已启动或完成融资,粤科金融、深创投等机构参与对接 [5] - 组委会遴选近700名评委,投融资专家占比超50%,确保"三有三好"评审标准 [5] - 复赛将于9月举办,最终15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配套投融资对接会等全链条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