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

搜索文档
让世界听见西安!
央视网· 2025-09-24 07:33
活动当天,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以慷慨澎湃的旋律揭开序幕,奏响对祖国的颂歌;任同祥创作的国粹经典《百鸟朝凤》以唢呐再现百鸟和鸣、凤凰 展翅的盛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在现场炮声中震撼全场,将情绪推向顶点。石倚洁的《我住长江头》与《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全场观众挥舞国旗齐声合唱,让大雁塔广场成为最动人的舞台。 这些来自中西方的经典曲目,既有世界音乐的广度,又保留中国声音的根脉,让市民与游客在秋夜星空下共享高水准的交响乐盛宴。 坚守十三年不辍的城市文化品牌 十三年弦歌不辍,自2012年首创以来,大雁塔户外公演已连续举办十三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大型免费户外交响乐公演,它不仅是西安的文化盛事,更是全 国公共艺术项目的标杆。 "古今交响乐长安,琴瑟和鸣颂雁塔。"当金秋桂香漫溢千年古都,9月20日晚,2025 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再度如约奏响。八方乐音汇聚长安,在 千年古刹的飞檐下乘风而起,抵达数千现场观众与千万网友的耳畔。央视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90家媒体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1536万次,为全国 乐迷奉献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典。 本场公演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 ...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开启欧洲多国巡演
新华网· 2025-08-07 07:00
文化演出行业 -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爱丁堡完成英国首演,开启建团15年来首次欧洲多国巡演 [1] - 巡演作为2025年爱丁堡艺术节重点节目之一,吸引约2000名观众观看 [1] - 乐团将在英国、西班牙、德国的5座城市举办音乐会,并在爱丁堡、法兰克福开展两场文化交流活动 [1] 演出内容 - 乐团与国际著名指挥家郑明勋、钢琴家刘晓禹合作演奏中外经典曲目 [1] - 演出曲目包括陈其钢作品《五行》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1] 文化影响 - 巡演通过交响乐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1] - 法国观众评价演出"富有力量和情感",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1]
文化中国行|冬不拉与电吉他和鸣 新疆草原乐队“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5:39
公司发展 - 那拉提乐队成立于2018年底,由队长万海涛与4名本地成员组成,后续不断壮大 [1] - 乐队驻唱舞台位于景区入口第一站,利用天然剧场环境吸引游客互动 [1] - 2023年迎来首位外籍成员菲律宾鼓手冈萨雷斯·瑞思安东尼,增强国际化元素 [2] - 已创作10多首原创歌曲,2022年发行首张专辑《山谷里的那拉提》,第二张专辑筹备中 [2] - 演出场次从每日5场增至6场,演出季从五月中旬提前至五月初 [2] 业务拓展 - 2019年起参与无锡、西安、南京等地音乐节演出,扩大线下影响力 [2] - 通过线上直播形式突破地域限制,传播新疆音乐文化 [2] 文化融合 - 乐队融合冬不拉、库布孜等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吉他、架子鼓等,创新音乐表现形式 [2] - 挖掘整理民间原生态音乐,致力于以音乐为桥梁传播新疆特色文化 [2] 行业趋势 - 新疆旅游持续升温带动景区人气爆棚,乐队演出需求显著增加 [2] - 景区通过组建乐队丰富业态,提升知名度与游客体验 [1]
杭州爱乐乐团新一届艺委会成立
杭州日报· 2025-07-01 03:03
杭州爱乐乐团新一届艺术专家委员会成立 - 新一届艺委会由余隆担任主席、邓京山担任副主席,委员包括杨洋、王绍武、王健、吴蛮、周天 [1] - 艺委会将决定乐团艺术发展方向,确保舞台呈现的"杭爱水准" [1] - 余隆指出艺委会将在制定规划、提升乐队素养和国内外知名度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1] 艺委会成员背景与贡献 - 余隆是与世界顶尖交响乐团合作最多的华人指挥家之一,推动中国交响事业发展 [1] - 王健为著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1] - 王绍武为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中提琴演奏家 [1] - 吴蛮和周天为驰骋全球乐坛的杭州籍音乐家 [1] 乐团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 杭州爱乐乐团成立十六年,已成长为国内交响乐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 [1] - 十六年来与国际一流艺术家合作,国内外演出千余场,演奏百余位作曲家作品,委约创作29部原创精品 [2] - 未来将通过"校团合作"模式与天津音乐学院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合作 [1] - 乐团将以艺委会为核心驱动力,提升艺术创作能力、舞台演绎水准和行业影响力 [2] 音乐家对乐团的展望 - 王健认为乐团"年少成名",但未来发展道路还很长 [1] - 周天和吴蛮计划将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更好融合,传播杭州独特韵味 [2] - 乐团计划持续扩大艺委会国际视野,吸纳杰出音乐家加盟,构建开放包容的艺术生态圈 [2]
听!一支银龄民乐团的“金色旋律”(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6-24 22:01
公司发展历程 - 北京天坛琴之声民乐团成立于2009年,由音乐爱好者自发组建,最初只有二胡、扬琴和笛子三种乐器 [2] - 经过16年发展,乐团乐器配置已扩充至扬琴、二胡、琵琶、笛子、唢呐、大阮、中阮、笙、三弦等民族乐器,并加入大提琴、电贝司等西洋乐器 [1] - 乐团从最初以乐会友的业余团体,逐步吸引退休唢呐名家、专业院团科班乐手加入,演奏水平不断提高 [2] 运营模式 - 乐团每周六下午固定在天坛公园举办公益演出,坚持16年不间断 [2] - 演出持续3个多小时,每次演奏30多首经典曲目 [5] - 采用无指挥模式,乐手通过默契配合完成复杂曲目演奏 [1] 用户群体 - 核心观众为65岁左右的老年乐迷,部分忠实粉丝追随乐团近10年 [1] - 演出吸引多年龄段观众,包括盘腿聆听的儿童、坐轮椅的银发老人以及用镜头记录的外国友人 [5] - 每场演出前排位置需提前抢占,观众自发携带拍摄设备记录演出 [1] 行业特征 - 民间音乐团体通过长期坚持可形成稳定观众群体和品牌影响力 [2][5] - 民族乐器合奏具有独特魅力,能跨越年龄和地域限制产生广泛共鸣 [5] - 业余音乐爱好者通过持续练习和专业人才加入,可达到较高演奏水平 [2]
做导演、写小说,这位男高音还把说唱与莫扎特相结合
第一财经· 2025-06-11 11:56
罗兰多·维拉宗的中国首演 - 被视为"多明戈接班人"的男高音罗兰多·维拉宗在走红20多年后首次来到中国,于国家大剧院举行"拉丁小夜曲"音乐会 [1][3] - 音乐会采用竖琴搭配人声的形式,演绎近20首拉美古老民歌,现场气氛热烈,音乐家三度返场 [3] - 53岁的维拉宗以深蓝天鹅绒礼服登台,展现出深厚音乐功底与独特审美 [1][4] 艺术生涯与成就 - 1999年在"世界歌剧大赛"斩获多项奖项后,成为同辈艺术家中的热门明星,与乔纳斯·考夫曼、胡安·迭戈·弗洛雷兹并称"新三大男高音" [4] - 职业生涯涵盖歌剧演唱、戏剧导演、畅销书作家、莫扎特周艺术总监、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多重身份 [4][9] - 2004年因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首秀演唱霍夫曼角色一炮而红,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歌剧演员" [6][8] 健康挑战与艺术突破 - 曾因先天性囊肿、胃酸反流和登台焦虑面临职业生涯中断,2005年暂别舞台转型导演,2009年喉部手术后成功重返舞台 [6][7] - 2018年胃部手术后心态好转,目前每年演出80-90场,档期已排至2028年 [7] - 50岁后以更松弛的状态享受舞台,注重延长歌唱生涯而非追求完美 [7][8] 古典音乐创新与跨界探索 - 2022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执导《塞维利亚理发师》,尝试将说唱与莫扎特古典音乐结合以吸引年轻观众 [9][11] - 出版三部畅销小说,担任莫扎特周艺术总监,通过电视节目推广古典音乐 [9] - 受儿子影响探索独立摇滚、说唱与古典音乐的融合,迄今执导超过15部歌剧 [9][10][11] 音乐理念与社会影响 - "拉丁小夜曲"音乐会源于2020年同名唱片,融入对拉美文化及生命本质的思考 [4] - 主张通过创新形式让歌剧走近大众,认为"歌剧正处于危机中,需为其带来更多光明" [11] - 早期关注自我嗓音与形象,转型导演后转向全局视角,推动行业变革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