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冶炼和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1:41
行业概述 -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利用特种复合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实现牢固冶金结合的新材料 各层金属保持原有特性 但整体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比单一金属大幅提高 充分发挥各自材料优势 经济实用且应用前景广阔[2] - 按层状结构尺度可分为宏观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mm) 微观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μm–1mm)和纳米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μm)[3] - 按组成金属类型可分为金属/金属型(如铝-钢 钛-铝 铜-银) 金属/非金属型(如金属-陶瓷Al/SiC 金属-聚合物Al/PE)和金属/中间层型(如镍夹层)[3] - 按制备工艺可分为轧制复合(如铝-镁合金板) 爆炸复合(如钵-钢复合板) 挤压复合(如双金属复合棒 复合管)和热等静压(如航空航天高温合金部件)[3] - 按功能应用可分为结构型(如高强-高韧钛-钢复合板) 导电/导热功能型(如铜-铝复合导线) 耐腐蚀功能型(如不锈钢-碳钢复合管) 电磁屏蔽功能型(如铜-镇多层膜)和能量吸收功能型(如铝-聚合物层状吸能结构)[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310.0亿元 同比增长12.24%[1][12] - 行业正从早期军工领域拓展至化工 电力 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 并已在金属冶炼 海洋工程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1][12] - 正加速向智能终端 新能源汽车等民用新兴产业渗透 受益于新能源 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爆发 市场迅速崛起[1][12]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医疗 航空 军事 汽车等领域对高端产品需求迫切 市场对产品稳定性 锻造压延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企业需增加科研投入专注创新[6] - 资金壁垒:行业属技术 资金密集型 需大面积高标准加工厂房 洁净场地 先进切割 成型 焊接设备和专业检测仪器 新进入者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6] - 环保壁垒:加工过程中需用酸碱清洗产品表面 产生废水 废酸 在国家节能环保要求下 企业需投入环保设备和措施 构成进入障碍[6] - 客户信任度壁垒:行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下游客户往往选择长期合作企业 新进入者取得信任需更长时间和更高成本[6] 政策环境 - 国家高度重视行业发展 相继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提出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 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7] - 《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装备研发[7] - 《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 突破复合材料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7]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有色金属 化工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 发展高性能碳纤维 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7] -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与绿色低碳转型密切相关的关键基础材料 基础零部件颠覆性技术攻关[7]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围绕新能源 新材料等需求 提升高端聚烯烃 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7] 产业链 - 上游为金属冶炼和加工行业 提供钛板 钢板 锆板 铝板 铜板等原材料 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品质 价格波动影响中游企业成本[9] - 中游为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制造环节[9]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化工 核电 航空航天 石油 冶金 新能源 医疗 半导体 电子 环保 海洋工程 军工等诸多领域[9] - 在核电领域 钛-钢复合材料和不锈钢-钢复合材料是核电设备中冷凝器管板及安注箱球体的主要用材[9]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钛复合板可用于镍 钴湿法冶金项目中核心设备加压釜的制造[9] - 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 多晶硅还原炉设备会用到层状金属复合材料[9] 竞争格局 - 国外生产厂商主要以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等企业为主 比国内提前6-8年实现商业生产 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国际领先[14] - 过去中国化工 冶金等领域装备制造以及火电 核电所需稀贵难熔金属复合板材均依赖进口[14] - 国内企业以天力复合 宝钛集团为代表 已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15] - 天力复合是国内最早开始有色金属爆炸焊接研究开发的单位之一 成功研制开发出钛-钢 锆-钢 银-钢 铝-钢等五十多种不同种类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15]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爆炸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四川惊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弘雷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5] -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 山东济钢鲍德金属复合板 江苏华弘金属复合材料 有研金属复合材料等企业也在市场中参与竞争[15] - 形成多种规模和技术水平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15] 代表企业分析 - 天力复合是国内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龙头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建有三级研发创新平台[17] - 2024年天力复合营业总收入完成5.23亿元 其中钛金属复合材料占70.84% 其他金属复合材料占27.39%[17] - 银邦股份主要从事铝合金复合和非复合材料 多金属复合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19] - 2024年银邦股份营业总收入达53.52亿元 其中金属复合材料业务收入52.75亿元 占营业总收入的98.56%[19] 发展趋势 -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将加速向民用领域渗透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 5G基站散热组件等新兴民用场景将催生大量新型复合需求[21]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 绿色制造成为必然趋势[1][21] - 爆炸-轧制联合法等具有材料利用率高优势的绿色制造工艺将受到更多企业青睐 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