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防护用品制造

搜索文档
康隆达为控股子公司提供3800万元担保进展公告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42
担保情况 - 为控股子公司江西天成锂业与浙银金租的融资租赁合同提供38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 - 实际为江西天成锂业提供的担保余额达1.3亿元 不含本次担保 [1] -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80683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1.37% [1] 担保背景 - 担保经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旨在满足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1] - 公司无对外担保逾期情况 [1]
康隆达: 康隆达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0:1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12,0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到4,500万元[1]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29,607.57元 每股收益为-0.31元[1] 主营业务表现 - 越南基地战略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产销率逐月提高 较上年同期贡献较大[2] - 美国GGS出表、美国对等关税对国内基地产销带来负面影响[2] - 越南盾持续贬值产生大量汇兑损益[2] - 控股子公司江西天成锂业及协成锂业因锂盐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 继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2] 非经营性损益影响 - 公司转让Globus Americas Holdings LLC产生大额投资收益[2] -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本期到期合约全部完成交割 未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2] - 上年度因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 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美元汇率低于即期汇率 计提较大亏损[2] 数据说明 - 本期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1][2]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 具体财务数据以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3]
康隆达: 康隆达关于业绩补偿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2:19
收购及业绩承诺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6日通过董事会决议,以2.12亿元收购天成锂业17.67%股权(11.31%来自天成管理,6.36%来自亿源锂)[1][2] - 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天成锂业2022-2024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1.8亿元、2亿元、2.1亿元,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5.9亿元[2] - 若未达承诺目标,天成管理及亿源锂需现金补偿,且天成锂业及董爱华、李锦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2] 业绩完成及补偿执行 - 审计显示天成锂业2022-2024年实际累计净利润2.67亿元,未达承诺目标[3] - 公司于2025年4月26日要求业绩承诺方补偿现金1.16亿元[3] - 截至2025年5月26日,仅收到天成管理64万元和亿源锂36万元,合计100万元补偿款[3] 后续进展 - 剩余1.15亿元补偿款尚未支付,回收时间存在不确定性[4] - 公司将持续督促承诺方履行义务并加强催收工作[3]
康隆达发布2025第一季度报告 越南基地与新材料业务双轮驱动业绩飙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02:4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42.1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6457.85万元) [1][2] - 扣非净利润2984.76万元,由负转正 [2] 增长驱动因素 - 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带动销售规模显著扩大 [2] - 锂电业务回暖 [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业务突破 [1][3] 越南战略布局 - 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已成为公司全球布局的核心战略支点 [2] - 各条生产线已渐进式步入生产运营 [2] - 该布局优化供应链并提升运营效率,构建可持续的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经营壁垒 [2] 产品创新与新材料业务 - 研发并销售"超级抗切割"HPPE抗切割手套、"超级耐磨损"胶乳涂层手套及更易降解产品 [3] - 全资子公司金昊新材料建成2条干法、3条湿法生产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能力国内领先 [3] - 该材料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产业、军事装备及机器人灵巧手等新兴领域 [3] 新能源材料布局 - 通过江西宜春产业布局构建完整锂盐材料产业链 [3] - 子公司江西天成锂业和江西协成锂业形成从原料到成品的闭环生产能力 [3] - 产品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正极材料需求 [3] 未来战略方向 - 坚持"锂盐新材料+手部防护"双轮驱动 [4] - 推进"国内+越南"双基地战略 [4] - 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4]
康隆达:2024年报净利润-4.86亿 同比下降120.9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0:1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大幅下降至-3.01元,同比下滑116.55% [1] - 每股净资产降至3.79元,同比下降46.69%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由正转负至-2.81元,同比暴跌1661.11% [1] - 营业收入小幅下降2.75%至15.2亿元 [1]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86亿元,同比恶化120.91% [1] - 净资产收益率降至-54.05%,同比下降210.45个百分点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61.05%,较上期减少479.43万股 [2] - 张惠莉和张间芳为第一、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6.04%和14.98%,持股数量未变 [3] - 海南裕昊创业投资等三家机构新进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19.97% [3] - 绍兴上虞东大针织减持193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12% [3] - 诸暨裕康管理咨询等三家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情况 - 未提出分红送配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