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与车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亲儿子”闯港股,斑马智行流血自救?
钛媒体APP· 2025-08-26 02:37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由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于2015年联合创立 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汽车的探路者 [1] - 阿里巴巴持股44.72% 上市后持股比例将降至30%多并不再并表 [3] - 上汽集团既是最大客户(2024年收入占比38.8%)又是供应商 阿里也是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常年超50%)[2][3] 财务状况 - 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超41亿元 2022年亏8.78亿 2023年亏8.76亿 2024年亏8.47亿 2025年一季度亏15.82亿 [6] - 收入规模徘徊在8亿元上下 毛利率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38.9% [7] - 研发投入巨大 2022-2024年合计超32亿元(2022年11.11亿/2023年11.23亿/2024年9.8亿) 占营收近四倍 [7][11] - 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仅3.16亿元 年研发运营消耗近10亿元 资金撑不过一年 [8] 市场表现与客户结构 - 智能座舱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辆增至2024年233.4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67.2% [7] - 全球累计搭载超800万辆车 覆盖60家车企和14个国家 [7]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常年超90% 客户高度集中 [3] - 中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从2021年1.99%降至2024年0.95%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94% [4] 业务战略与转型 - 核心产品为自研AliOS操作系统 80%以上收入来自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7] - 采用战略定价模式低价推广系统 导致毛利率持续下降 [7] - 2024年推出智能座舱AI品牌"元神AI" 整合大模型技术实现主动服务功能 [10] - 2025年3月与宝马达成合作 在中国新车型搭载"元神AI"系统 [11] - 经常性收入占比从2022年38.8%提升至2024年48.4% 向长期服务模式转型 [11] 行业竞争环境 - 华为鸿蒙OS市场份额已达2.78% 形成全栈式竞争压力 [4][12] - 特斯拉、大众、通用等整车厂倾向自研车载系统 [4] - AI领域面临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及车企自研的双重竞争 [12] - 技术迭代速度极快 落后一代就可能出局 [7] 上市动机与挑战 - 分拆上市旨在实现"去阿里化"形象 提升第三方中立性 [3] - 需突破股东背景带来的客户疑虑(车企担心技术伙伴背后站竞争对手)[3][4] - 商业模式尚未跑通 规模增长未转化为盈利 [7][9] - 现金流紧张使本次IPO成为"续命之战"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