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服装

搜索文档
棒杰股份: 关于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3:07
核心事件 - 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债权人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申请预重整 法院已立案审查[1] - 扬州棒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被申请预重整[1][5] - 该预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以及是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11] 财务风险暴露 - 公司为扬州棒杰全部金融负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敞口余额6.3亿元[2][11] - 公司直接和间接向扬州棒杰投资5.05亿元 已全部实缴到位[2][12] - 公司直接或间接对扬州棒杰提供资金支持约6.5亿元 是其主要债权人之一[2][12] - 扬州棒杰2024年末净资产为-3.70亿元 2025年6月末进一步恶化至-4.94亿元[7] - 扬州棒杰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7.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24亿元[7] 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为2.21亿元 但2025年6月末大幅下降至4704.56万元[8]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7.87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73亿元[8]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98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0亿元[4][13] 债务逾期情况 - 公司及光伏板块子公司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借款金额9.86亿元 占2024年末净资产的328.97%[3][12] - 逾期借款引发多起诉讼仲裁 导致银行账户冻结和资产查封[3][12] - 若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和解或偿还债务 上市公司可能面临被申请破产的风险[3][12] 退市风险警示 - 若2025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 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13][14] 业务构成分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缝服装和光伏业务 2024年无缝服装收入6.20亿元占比56.06% 光伏收入4.52亿元占比40.86%[5][14] - 2025年上半年无缝服装收入2.82亿元占比96.67% 光伏业务收入为0[5][14] - 公司一直将无缝服装业务作为核心战略业务[5][14] 股东减持情况 - 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方圆计划减持不超过674.62万股(占总股本1.47%)[9] - 另一持股5%以上股东浙江点创计划减持不超过898.49万股(占总股本1.96%)[9] - 截至2025年9月2日 浙江点创已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47.80万股 持股比例从6.37%降至5.59%[10] 潜在重整影响 - 若重整顺利实施完毕 将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2][12] - 但扬州棒杰后续仍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2][12] - 若光伏板块流动性风险蔓延至上市公司 可能对无缝服装业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5][14]
10亿元光伏项目“黄了”!义乌纺织龙头股价跌掉60%,子公司此前因拖欠体检费被申请破产重整,曾高薪从“友商”挖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29
业务调整 - 公司终止扬州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约10亿元[1][4] - 公司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 需支付1500万元赔偿款[9] - 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月起临时停产 未披露复工消息[7] 行业环境变化 - 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变 继续实施项目将带来更大经济损失[4] - 电池片项目产能2024年上半年开始下滑[7] 管理层变动 - 控股股东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睿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黄荣耀[11] - 董事长陈剑嵩、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集体辞职 选举曹远刚为新董事长 贺琦为副董事长 聘任夏金强为总经理[12] - 新管理层成员曹远刚、贺琦、夏金强均具备金融投资领域从业经历[13] 子公司运营状况 - 扬州棒杰曾高薪从晶澳等友商挖人 技术类员工月薪达13000元 较同行高出约5000元[7] - 扬州棒杰因拖欠体检费用被债权人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7][8] - 扬州棒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超30% 8月22日报收4.92元[1] - 股价较2022年12月项目官宣时12.67元的高点下跌超60%[1] 公司背景 - 公司始建于1993年 2011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 为义乌市首批上市本土企业[4] - 公司定位为全球无缝服装产品ODM/OEM核心制造商和供应商 是中国无缝服装行业领导者[4]
棒杰股份: 关于合资公司受让股权并减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16:16
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事项 - 公司子公司棒杰新能源与信莲基金共同投资设立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20亿元,其中棒杰新能源出资8.20亿元(占比50.62%),信莲基金出资8.00亿元(占比49.38%)[1] - 合资公司作为江山年产16GW 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实施主体,认缴出资款按项目进度分期实缴,第一期实缴1.62亿元[1] - 公司与信莲基金签署《合资协议之补充协议》,就信莲基金退出、公司或有回购义务等条款作进一步约定[1] 光伏业务经营情况 - 受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下游需求降低及产业链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光伏业务经营业绩整体出现亏损[2] - 公司于2025年4月收到要求履行回购义务的通知,涉及持有的合资公司股权[2] 合资公司股权回购及减资事项 - 合资公司以定向减资方式回购信莲基金持有的全部股权,信莲基金认缴出资8亿元(含实缴8,000万元)全部退出,退出价格为8,587.39726万元(含8%年化单利利息587.39726万元)[3][7] - 减资后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由16.20亿元减至8.20亿元,棒杰新能源持股比例由50.62%增至100%[6] - 退出款项由合资公司支付,需在减资流程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至信莲基金指定账户[8] 关联交易情况 - 信莲基金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因公司董事长陈剑嵩、董事兼总经理杨军分别持有宁波江昱33.33%股份[5]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关联董事在董事会审议时已回避表决[4] - 2025年初至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未与信莲基金发生过其他关联交易[13] 公司战略调整 - 鉴于光伏市场环境变化,公司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12] - 本次减资事项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并聚焦无缝服装业务[12] - 减资完成后,棒杰新能源将持有江山棒杰100%股权[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山棒杰资产总额1.42亿元,负债总额623.28万元,净资产1.36亿元,2024年净利润亏损1,529.82万元[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山棒杰资产总额1.41亿元,负债总额527.06万元,净资产1.36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9.66万元[6]
跨界两年就撞上了行业低谷,棒杰股份公告称光伏行业授信政策收紧,业内人士称因公司而异
华夏时报· 2025-06-20 13:36
光伏行业信贷环境 - 棒杰股份公告披露光伏板块子公司因金融机构授信政策收紧导致部分授信无法续作,并被要求提前偿还贷款,累计新增逾期借款9559.57万元,占2024年净资产的31.88% [1][2] - 截至2025年6月17日,公司光伏板块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借款达8.72亿元,占2024年净资产的290.73%,主要因光伏业务表现不佳触发银行提前还款条款 [4] - 行业反馈分化:江苏某光伏企业中层称授信额度提款受限是普遍现象,而天合光能等一线龙头企业表示未受影响,二三线企业可能面临更严峻挑战 [1][6] 棒杰股份经营与股权变动 - 公司2022年从无缝服装跨界光伏后遭遇行业低谷,2024年净亏损6.72亿元,无缝服装业务因未对光伏贷款担保而未受直接影响 [4][6] - 控股股东陶建伟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5.03%股份并将14.91%表决权委托给上海启烁,交易完成后上海启烁将持有19.94%表决权成为新控股股东,公司称债务逾期不影响易主进程 [5] 光伏行业前景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新增装机量215GW-255GW,较2024年的277GW下滑,未来五年增速将显著低于2019年以来的高水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