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包车

搜索文档
国办点名旅游市场“大数据杀熟”
北京商报· 2025-09-15 23:00
监管框架升级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通知 从依法落实监管责任 完善监管机制 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和增强监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多项内容[1] - 明确各相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 部门联动 各司其职 齐抓共管原则履行职责 加强信息沟通与联动协同以提升综合监管效能[1] - 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日常协调联络 维护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 公安部门负责治安交通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虚假营销和价格违法行为[2] 经营者行为规范 - 推动各类旅游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 提高服务品质 保障游客安全和权益 指导旅行社合理安排行程并加强导游管理[3] - 明确禁止在线旅游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 虚假宣传 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 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3] - 压实旅游包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督促购物场所和旅游景区做到质价相符 自觉抵制商业贿赂[3] 监管执行机制 - 各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巡查 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 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检查和执法协作[4] -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 发现多部门职责问题线索时及时协同开展调查处理[4] - 文旅部将持续开展明查暗访 重点筛查热门线路和景区 监测亲子游研学游等产品 打击无证经营和不签合同等行为[4] 市场影响评估 - 新通知明确了日常监管方向 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5] - 平台利用大数据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存在漏洞 将大数据杀熟等新问题纳入监管有利于后续打击工作开展[3] - 暑期旅游旺季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 通过暑期监管能及时发现市场问题[5]
剑指“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等乱象,国办发文提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
北京商报· 2025-09-15 13:22
为着力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游客权益等突出问题,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游客体验、推动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通知从依法落实 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水平和增强旅游市场综合 监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多项内容。其中包括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 得以"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通过网络巡 查、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等。 在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方面,通知指出,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 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中的职责。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 工做好指导、协调、规范、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联动协同,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通知列举了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其中,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日常协调、联络等 工作。依法承担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监督管理旅游服务质量。 查处旅游市场中违反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职责处理 ...
国办:不得以“大数据杀熟”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
财联社· 2025-09-15 09:52
旅游市场监管政策 - 落实旅游经营者主体责任 推动依法依规经营并提高服务品质 保障游客安全和权益[1] - 指导旅行社合理安排行程 加强导游队伍管理 保障导游劳动权益[1] - 督促在线旅游平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禁止大数据杀熟 虚假宣传和捆绑销售[1] - 推动在线旅游平台良性竞争 保障平台内经营者权益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1] - 压实旅游包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督促购物场所和旅游景区做到质价相符[1]
新西兰对华免签刚松绑,当地华人包车商早已卷到血流成河
36氪· 2025-06-17 02:41
新西兰对华免签政策调整 - 新西兰宣布自2024年11月起对持有有效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国公民试行12个月免签入境政策 允许停留不超过3个月 [1] 新西兰旅游业复苏情况 - 2023年新西兰全年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106% 增速全球领先 [6] - 中国赴新西兰旅游人次2023年恢复至15.1万人次 2024年大幅增长64.24%达到24.8万人次 [7] - 2024年下半年开始新西兰旅游业增速明显放缓 从迅猛增长转向稳定增长 [8] 华人包车市场价格体系 - 正规7座车包车价格正常区间为700-1000纽币/天 业内默认价格底线为700纽币/天 [3][4] - 市场出现大量低价竞争 5座车报价从700纽币/天降至300多纽币/天 [2] - 黑车价格仅为正规价格的1/2或1/3 严重冲击市场价格体系 [11] 包车市场供给侧变化 - 旅游市场繁荣期华人包车商激进扩张车队规模 导致运力严重过剩 [9] - 为减少损失包车商持续降价 同业结算价格自2023年以来持续走低 [9] - 澳新地区旅游线路价格随之下降 出现9.9澳元的大洋路一日游产品 [9] 黑车市场现状与影响 - 黑车主力军为当地华人留学生 使用私家车非法运营 [11] - 黑车提供情绪价值服务 包括探索野景点和冷门景色 [12] - 黑车安全事故频发 包括车祸后逃避责任等情况 [13] - 黑车持续侵蚀正规包车商市场份额 迫使正规军参与价格战 [14] 需求侧结构变化 - 2024年前中国游客以高端度假客群为主 对价格不敏感 [15] - 2023年以来游客结构变化 中老年、亲子家庭和年轻穷游群体比例大增 [15] - 新客群价格敏感度高 对性价比追求更执着 [15] - 出现价值10万元人民币订单因1000元差价而流失的案例 [16] 销售渠道变革 - 社交新媒体销售快速崛起 通过精美内容吸引年轻客群 [18] - 社交新媒体销售以极低价格获客 仅出常规价格的20%-30% [20] - 将线下履约服务全部甩包给包车商 利润与风险分离 [20] - 导致包车商分化 部分因成本压力接受低价订单 [21] 行业规范建议 - 呼吁游客确认车辆COF、COL、TSL资质及司机驾驶证等文件 [24] - 建议建立行业价格指导体系和行为规范 [26] - 希望通过明确价格标准帮助游客做出合理选择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