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务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服贸会将办40多场配套活动,营造“全城参与”氛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7 04:02
服贸会配套活动规划 - 将举办40余场配套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文旅市集体育赛事等以丰富参展体验和展现服务贸易多元活力[1] - 充分利用首钢园独特场景举办多场沉浸式活动如以旅游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露营艺术生活荟结合帐篷露营艺术表演和好物市集展现文旅服务创新形态[1] - 推出服贸会我来了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超级直播间超级市集等邀请文化艺术科技等行业领域大咖走进服贸会小镇[1] 体育与消费联动 - 在首钢极限公园滑雪大跳台举办全国跑酷精英赛街舞霹雳舞比赛等活动通过运动场景展现服务贸易在体育领域新应用[1] - 以京西有惊喜主题活动策划推出多样促消费活动并在看电影爱生活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活动主题下推出票根经济福利观众逛展后购物用餐可享受优惠[2] - 石景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海淀区朝阳区等重点商圈同步宣传服贸会营造全城参与氛围[2] 夜间经济与科技体验 - 夜间首钢园举办糖果季系列活动结合工业遗产和糖果文化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2] - 首钢音乐会作为人气演艺活动IP邀请北京知名乐队将潮流时尚主题音乐与新工业风冷却塔相结合[2] - 围绕科技赋能投资促进工业旅游文博资源和夜游经济等方向设计10余条考察线路邀请观众体验服贸会数字化智能化在文旅商务领域催生的新场景新地标和新消费活力[2]
徐州市夯实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主阵地
搜狐财经· 2025-08-12 23:15
核心经济表现 - 徐州主城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0.67亿元 同比增长5.2% 增速较2024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 - 178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0.16亿元 完成率达54.4% 总投资规模350.8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110.5亿元 [2][4]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建立"市委决策、政府推进、部门协同、板块落实"工作格局 通过专题推进会细化机制部署 [3] - 市财政专项安排6000万元城区经济激励资金 国盛集团与主城三区联合组建产业发展基金 [4] - 创新"一套要点+两套清单"推进机制 涵盖7大领域22项56条具体任务 [4] 楼宇经济发展 - 2024年去化楼宇闲置面积41万平方米 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6座 5000万元楼宇10座 千万元楼宇47座 [5] - 2025年上半年泉山区重点楼宇税收达10.3亿元 同比增长56% 鼓楼区重点楼宇税收约3.5亿元 [5] - 淮海金融大厦A9等50余家楼宇入驻率超90% 泉山区楼宇闲置率较年初下降1.02个百分点 [5] 园区经济转型 - 上半年主城区重点维护开发园区35家 累计引进优质企业95家 [6] - 云龙检验检测产业园实现营收26.27亿元 增长8.0% 税收4525.79万元 [6] - 泉山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营收6452.46万元 增长79.2% 注册企业83家 [6] 特色经济与新兴产业 - 鼓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76家 营收增长6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17.6% [7] - 云龙区引进江苏首家冰壶馆 奥体中心上半年营收1007万元 增速57% [7] - 泉山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5.3% [7] 首店经济与总部经济 - 金鹰国际、苏宁广场销售额均超10亿元 商圈营业额近50亿元 [8] - 招引Lululemon等苏北首店8家 伽百利等徐州首店17家 苏宁广场集聚首店品牌19家 [8] - 主城区拥有市级总部企业34家 去年营收375.6亿元 泉山区总部企业营收125.5亿元 [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都市型工业类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 完成率55.1% 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31.89亿元 完成率52.6% [9] - 鼓楼区投资完成率58.4% 云龙区57.2% 泉山区49.7% 港务区48.3% [9] - 产业载体类项目完成投资8.97亿元 完成率60.2% [9] 平台载体与资源优化 - 国际邮件互换局招引外贸企业21家 其中1家预计年出口1亿元 [10] - 针对超百座闲置商务楼宇和71个空置率超25%的园区 通过"腾笼换凤"激活存量空间 [10] - 君盛广场、世茂广场等通过精准招商提升入驻率 实现空间再造与价值提升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盒马鲜生、捞派餐饮等分支机构设立子公司 强化税收留存 [11] - 力争美团淮海经济区总部落地 与京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11] - 加速京睿汇智新能源设备研发等15个应开未开项目建设 推动28个滞后项目赶超时序 [11]
“免签之便”赋能“来琼之变”
海南日报· 2025-06-07 01:34
政策升级与免签扩容 - 海南自贸港免签政策已覆盖85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全国最优水平[5][11] - 2024年政策实现"多连跳":2月扩大免签事由、7月实施港澳外国团144小时免签、12月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并新增海南适用[5] - 59国免签政策实施7周年,叠加双边互免(27国)和单方面免签(47国)形成政策组合[5] 入境旅客数据增长 - 近三年免签入境旅客占入境外国旅客比例达81%,入境外国人占旅客总数42%[3] - 2024年一季度海南入出境外国人31.8万人次同比增37.6%,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激增69.3%占比达89.9%[3] - 端午假期出入境人员1.99万人次同比增44.3%,越南籍旅客前5月达8000余人次同比增138%[7][8] 旅游业与商业效应 - 2018年以来免签入境外籍旅客累计140万人次,成为外国人首选入境方式[6] - 消博会等国际展会吸引外商自主采购,会展/商务入境外国人同比增95%[9][10] - 旅行社反馈柬埔寨等热带国家游客因气候相似性和文化差异选择海南,导游接待频次显著提升[9] 政策历史沿革 - 2018年59国免签政策实施首年入境旅客37万人,免签入境占比外国人总数80.42%[4] - 政策将团队免签放宽至个人免签,停留时间统一延长至30天,首年26国免签团旅客增长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