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护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避免一人住院全家忙乱 “免陪照护”运行月余效果如何
河南日报· 2025-09-01 23:25
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实施情况 - 河南省三级医院自7月10日起率先试点免陪照护服务 旨在解决患者家庭"一人住院 全家忙乱"的照护难题 [1] - 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和专业医疗护理操作 如清洁、翻身、喂饭、康复训练及全天候生命体征监测 [2][3] - 服务模式分为两档收费:一对多服务为135-150元/天 一对一服务为216-240元/天 较社会护工每日300元以上更具成本优势 [2][3] 服务规范与人员管理 - 医疗护理员需接受120学时培训并通过考核 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且上岗前需完成科室跟岗实习和定期考核 [4] - 服务实行护士主导制:护士负责医疗护理和监督管理 护理员专注生活照护 二者比例为病区护士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0.6:1 [4][5] - 郑州市中心医院已与两家资质护理公司合作 在13个科室开设100余张免陪照护床位 配备50余名持证护理员 [4] 市场接受度与推广挑战 - 公众对服务存在误解和顾虑 部分患者家庭难以接受"陌生人"服务 且招聘年轻护理人才因行业偏见和薪酬问题受阻 [6] - 费用支付体系尚未完善 患者希望纳入医保报销 试点南方省份医保可覆盖70%费用(患者自付30%) [6] - 医院面临管理成本增加、护理团队建设周期长、医疗纠纷责任认定难等运营挑战 影响推广积极性 [7] 服务价值与社会意义 - 护理服务涵盖生理与心理支持 包括沟通技巧和亲情陪伴 被定义为"技术活+良心活"的双重属性 [5] - 有效降低家庭陪护对工作的影响 如案例中患者子女因外地工作或腿脚不便无法陪护的问题得到解决 [2][3] - 服务模式被视作医疗人文关怀的创新实践 需在服务质量与运营可持续性间寻求平衡 [5][7]
交大昂立: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16: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7%至1.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0.54%至224.8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至-948.65万元,主要因保健品原料业务下滑及医养板块诉讼影响 [2]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老年医疗护理机构运营,其中保健品板块受行业竞争及关税政策影响收入下滑,医养板块因管理费纠纷处于诉讼阶段 [3][5] - 公司通过优化人员结构、生产工艺降本增效,并推出宠物个护新品线,同时医养板块强化合规运营与政策协同,以应对行业挑战 [5][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5.77%),营业成本1.06亿元(同比-5.45%),毛利率保持稳定但净利润降幅较大 [2] - 研发费用322.49万元(同比+41.42%),反映公司持续投入新品开发;管理费用2367.30万元(同比+6.72%),因运营成本增加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8.65万元(同比-143.71%),主要因发放贷款净额增加;短期借款增至3602.63万元(同比+79.91%) [2][6] 业务板块分析 保健品板块 - 终端产品覆盖益生菌系列、护肝系列及新品宠物线(6个SKU),渠道以电商平台为主(京东、天猫、抖音等),报告期推出昂立智多邦压片糖果和益生菌蛋白粉两款新品 [5] - 原料业务受国内竞争及北美关税政策影响下滑,公司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和生产工艺降本增效;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80亿美元,中国占280亿美元 [3][5] - 核心竞争力包括42项发明专利、产学研合作平台及FSSC22000等质量认证,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5][6] 医养板块 - 运营6家自营老年医疗护理机构,收入来源为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及医保支付,经营场所均为租赁 [3][5] - 报告期因民非机构单方面解除管理协议导致经营收益中断,相关诉讼处于二审阶段(2025年7月8日开庭) [5][9] - 核心竞争力为标准化运营体系、成本管控能力及政府合作优势,行业受益于老龄化趋势但面临医保政策风险 [5][6][9] 投资与资产 - 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昂立国际贸易(投资1000万港币)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报告期损益-1.01万元 [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71.90万元,主要为私募基金投资 [7] - 主要子公司中上海诺德生物净利润706.53万元,湖南金农生物净利润182.86万元,医养机构多数盈利但南通乐龄亏损341.76万元 [8] 风险与诉讼 - 保健品板块面临行业竞争、政策监管及成本压力风险;医养板块受医保政策变动及人力成本上升影响 [9] - 重大诉讼包括民非机构管理费纠纷案(二审审理中)及小贷公司股东诉讼案,公司已就前任董事损害利益事项向公安机关报案 [10][11] -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涉及信息披露违规 [12] 股东与治理 - 前三大股东为大众交通(14.47%)、上海韵简(12.13%)、上海饰杰(6.87%),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0.06% [12] - 报告期董事杜刚离任,职工监事焦长霞增持2000股;公司曾因内部控制问题被上交所监管警示 [9][13]
创新服务接地气 “一老一小”情系民生百姓可感可及
央视网· 2025-06-04 03:49
学前教育法实施与托育服务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 [1] - 国家卫健委2024年9月数据显示 超30%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 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 [3] - 上海市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依托幼儿园资源开设6个月至3岁小月龄托班 分设"萌萌班"(6-12个月)、"芽芽班"(12-18个月)、"泡泡班"(18-24个月)、"点点班"(2-3岁) [5][7] - 托育机构采用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模式 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婴幼儿适应从家庭到集中照护的过渡 [7][8] 托育行业人才供需与培训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行业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11]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涵盖心理发展、早期活动指导、疾病预防与急救等 [12] - 北京市昌平区开展托育从业人员专项培训 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技能 [11]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推进 - 国家3部门发布试点方案 优先在老龄化程度深的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高的科室试点 [13][15] - 医疗护理员取代传统护工概念 需经医院专业培训 与医护团队配合度更高 [18] - 广东省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一对三"服务140元/日 "一对一"最高280元/日 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21][22] - 试点地区费用普遍下降 但暂未纳入医保 [21]
“免陪照护服务”为老龄化社会输入温暖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0:47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计划自2025年6月至2027年6月在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和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 [1] - 试点医院选择标准包括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 [1] - 免陪照护服务指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基础上,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1] 服务内容与规范 - 医疗护理员需具备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睡眠照护、排泄照护、移动照护等服务能力 [1] - 医院需对医疗护理员进行聘用把关、培训和服务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2] - 已出台《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等文件,为服务职业化、规范化提供支撑 [2] 市场需求与影响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占比较高 [2] - 许多老年患者子女忙于工作或人在异地,对免陪照护服务有刚性需求 [2] - 服务将改变"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局面,使患者家属能安心工作 [3] 定价机制 - 国家医保局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3] - 广东已出台地方限价标准,"一对三"服务最高限价为140元/日 [3] - 其他地方也将尽快出台指导价标准 [3]
做好免陪照护,还要走好哪几步?(新视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22:50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旨在通过专业护理替代家属陪护,减轻家庭负担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3] - 服务模式要求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由医院提供生活照护服务,重点在老年医学科、神经科、骨科等病区先行试点 [2] - 试点医院需加强护士配备,在人力不足时可引入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但明确禁止其替代医疗专业技术工作 [2] 服务实施细节 - 护理人员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为失能、半失能及行动受限患者提供规范化生活照护,包括翻身防褥疮、病情观察等专业服务 [4] - 医院对医疗护理员实施统一培训管理,重点保障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和高度责任心 [5] - 方案强调需建立严格培训考核机制,确保每名护理人员技能达标,避免出现"无人照护"风险 [5] 社会效益分析 - 该服务可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痛点,让家属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专注于情感陪伴和情绪价值传递 [3][5] - 通过责任明确划分,推动医疗基础护理职能回归医院体系,改善患者康复环境并减少医患矛盾 [5] - 实施后有望减少家属因陪护导致的工作收入损失,避免"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亲情消耗现象 [5] 潜在实施挑战 - 服务定价需考虑普惠性,避免因成本过高成为"奢侈品",建议通过医保覆盖和分层服务实现普及 [6] - 医院需强化责任意识,不能因免陪服务降低护理质量,需持续加强团队管理和人员补充 [6] - 政策落地需平衡专业能力建设与费用控制,确保服务兼具专业性和可及性 [6]
推广免陪照护服务,“好照护”要有“好价格”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3:54
政策试点与推广 - 广东省在8个城市开展首批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后续将视情况扩大范围 [1] - 国家医保局去年10月优化护理价格政策 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并实行政府指导价 [1] - "无陪护病房"相比自聘护工具有专业培训和价格优势 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1] 服务定价与支付模式 - 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标准为"一对三"每天120-150元 "一对一"每天280元 [2] - 目前服务尚未纳入医保 但探索商业保险覆盖和三方共担模式 [2] - 价格优势仍是推广难点 需确保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2] 服务质量与队伍建设 - 患者顾虑包括传统观念接受度低 担心服务质量问题 [3] - 护理员需取得培训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纳入医院统一管理 [3] - 推动"护工"向"护理员"转型升级 提升专业性和安全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