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买后付
icon
搜索文档
Gemini高达30%!美股IPO新趋势:给散户足够“打新”额度,最大化融资规模,避免首日暴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02:10
IPO配售策略变革 - 加密货币平台Gemini Space Station为散户投资者预留近30%的IPO份额 远超传统6%配比 首日收涨14%至32美元 公司市值约38亿美元 [1] - 先买后付公司Klarna向散户配售超过10%股份 首日涨幅控制在15%左右 公司估值约160亿美元 [3] - 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上月上市时向散户配售20%股份 首日仍上涨84% [7] 配售比例调整原因 - 多家大型IPO首日暴涨导致公司和早期投资者错失数十亿美元融资机会 [6] - Figma因IPO定价偏低错失约30亿美元潜在收益 Circle首日股价翻倍 Figma暴涨250% [8] - 承销商希望IPO首日涨幅控制在15%左右合理水平 既能体现市场认可又不损害发行方利益 [9] 散户投资者优势 - 散户投资者更倾向于长期持有股票 有助于降低早期股价波动 [9] - 大量散户配售有助于避免更大幅度的首日暴涨 Bullish案例显示该策略有效性 [7] - 庞大而活跃的散户股东基础对业务有利 市场态度从怀疑转向认可 [10] 市场环境影响 - Robinhood Markets2021年上市时为散户预留四分之一股份 推动行业观念转变 [10] - IPO首日暴涨可能扰乱精心构建的投资者结构 机构投资者可能选择获利了结 [9] - Bullish、Circle和Figma股价均已从早期高点回落 印证首日暴涨难以持续 [10]
?Klarna(KLAR.US)今晚登陆美股 传风投巨头红杉大赚27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2:53
IPO定价与估值 - Klarna美股IPO定价为每股40美元 对应隐含市值151亿美元[1] - 公司2021年软银领投时估值达456亿美元 2022年融资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2] - IPO定价高于营销区间 反映美股投资者对新股热情持续升温[2] 投资回报分析 - 红杉资本总投资约5亿美元 所持股份价值约32亿美元[1] - 红杉有望获得六倍多回报 扣除原始投资后收益约27亿美元[1] - 红杉在2010年主导早期投资 迈克尔·莫里茨持续担任董事直至2023年[3] 业务模式与竞争地位 - 公司主营"先买后付"服务 提供消费者购物短期与长期贷款[2] - 业务模式涵盖消费者端与商家端 消费者端提供分期付款与虚拟卡功能[4] - 全球累计用户破1.11亿 服务覆盖数十万商家 是BNPL赛道重要玩家[4] - 竞争对手Affirm Holdings股价今年以来上涨逾40%[2]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全球IPO市场明显反弹 美股IPO市场延续火热势头[2] - 本周可能成为今年美国股市上市最繁忙的一周[2] - Klarna与CoreWeave、Circle、Bullish并列年内重大IPO项目[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20年后上市 为早期支持者带来退出机会[1] - 经历疫情期间估值飙升及加息导致的科技低迷期[1] - 完成全球科技行业最为激进的"降轮"融资之一[1] 治理结构变化 - 2023年发生董事会风波 涉及红杉领导层公开冲突[1][3] - 马修·米勒2024年初要求罢免莫里茨未成功 最终离开风投公司[3] - 安德鲁·里德在董事会接替米勒位置[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从BNPL服务转向成为全球性数字银行[2] - 向消费者提供数字化借记卡和其他数字产品[2][4] - 定位为"购物与支付一体"的应用 整合比价、返现等功能[4]
Klarna(KLAR.US)今晚登陆美股 传风投巨头红杉大赚27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2:29
公司上市与估值 - Klarna以每股40美元定价美股公开发行 对应151亿美元隐含市值[1] - 公司2021年软银领投6.39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456亿美元峰值 2022年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2] - 本次IPO定价高于营销区间 反映美股投资者对新股热情持续升温[2] 投资回报与股东情况 - 最大投资方红杉资本总投资额约5亿美元 所持股份价值约32亿美元 实现六倍回报 收益约27亿美元[1] - 红杉资本曾发生董事会风波 合伙人马修·米勒2024年初要求罢免迈克尔·莫里茨未果 最终由安德鲁·里德接替董事席位[3] - 迈克尔·莫里茨2010年主导红杉对Klarna早期投资 2023年脱离公司日常工作后仍担任董事[3]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先买后付"业务 提供消费者购物短期与长期贷款 同时向商家提供支付结账、风险管理和营销解决方案[4] - 服务覆盖全球数十万商家 累计用户数突破1.11亿 是BNPL赛道重要参与者[4] - 业务定位"购物与支付一体" 在App内整合比价、返现、订单追踪与虚拟/实体卡功能[4]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全球IPO市场明显反弹 美股IPO市场延续火热势头 本周可能成为今年美国股市上市最繁忙一周[2] - 竞争对手Affirm Holdings Inc股价今年以来上涨逾40%[2] - Klarna与AI云算力公司CoreWeave、稳定币公司Circle及加密货币公司Bullish并列2025年重大IPO案例[2] 发展战略 - 公司从BNPL服务商转向全球数字银行战略 向消费者提供数字化借记卡和其他数字产品[2] - 成立20年后完成上市 经历疫情期间估值飙升和加息周期估值下挫的波动周期[1]
瑞银Q4绩后维持Affirm(AFRM.US)“中性”评级:GMV及盈利均超预期 GMV增速指引放缓12%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3:04
核心观点 - 瑞银维持对Affirm Holdings的中性评级 核心业务指标表现强劲且超预期 包括商品交易总额GMV 净收入占GMV比例RLTC及调整后营业利润均远超市场预期 [1] - 2026财年GMV增速预计超26% 但受大型合作伙伴终止合作影响 增速指引下限将放缓12% 剔除该影响后放缓幅度收窄至8% [1][2] - 公司作为先买后付BNPL领域领军企业 凭借多元化业务模式和稳固的电商平台合作关系保持市场地位优势 [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0%年利率贷款同比增长93%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为44% 得益于商户转化率提升 [1] - 前五大商户或平台合作伙伴贡献约46%的GMV 该部分GMV同比增长41% [1] - 贷款出售收益Gain on Sale较市场预期高出约30% 反映资金合作伙伴需求旺盛 [1] - 净收入占GMV比例RLTC持续高于公司3%-4%的中长期指引 2026财年预计维持在约4%水平 [2] 业务运营 - 公司业务模式多元化 涵盖贷款规模如短期X期付款产品与长期贷款 以及盈利模式通过商户手续费与消费者付费结合实现单位经济效益 [3] - 与美国核心电商平台及零售商保持稳固合作 包括亚马逊 苹果 塔吉特 Expedia Booking 好市多等 [3] - 增长潜力来自新产品推出和合作伙伴拓展 如苹果支付 Affirm信用卡 B2B业务及国际业务 已与Shopify在英国推出服务 [3] 风险因素 - 存在合作伙伴集中风险 亚马逊与Shopify合计贡献超35%的GMV [4] - 面临来自规模化先买后付服务商的竞争 包括贝宝先买后付 Afterpay Klarna等 [4] - 可选消费类电商业务占比过高及消费者信贷风险敞口 [4] - 当前估值较高 要求公司在已达较大业务规模基础上实现持续复合增长以支撑估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