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抓住暑期消费的尾巴,港人北上体验一动一静“必玩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43
行业趋势 - 城市休闲玩乐业态加速向复合型、沉浸型、IP型升级 经营线上化增速持续加快 [1] - 港人北上消费呈现家常化、年轻化、高频化特征 成为大湾区融合的典型现象 [1] - 香港居民2024年经口岸北上累计8191万人次 同比增长逾50% 按平均单次680港元估算 全年消费总额约557亿港元 较2023年增加近200亿港元 [3] - 北上消费与在港支出形成互补型跨境消费新格局 价差汇率系短期诱因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础设施及内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系长期支撑 [4] 消费行为特征 - 港人北上消费从扫货式购物转向寻求情绪价值与身心放松的玩乐体验 [1] - 资深北上用户在内地支出中生活服务类占比超80% 零售业占比28% [4] - 毗邻香港、价格实惠、餐饮种类多、游玩空间大系港人北上主要动因 有用户截至8月已北上近10次 [4] 企业案例:汤崎·汤泉生活 - 位于福田口岸5分钟步行范围 港客占比达70% 系港人北上放松首选 [1] - 通过汤泉文化搭配沐浴泡汤、芳疗Spa、综合娱乐、水吧市集等服务体系 提供24小时服务 打造松弛感都市目的地 [2] - 店内提供无限量水果、甜品、饮料 营造懒人天堂体验氛围 [1] 企业案例:PARTYDAY运动超乐场 - 系新型城市综合娱乐体 融合运动+娱乐+科技概念 [2] - 以四大卖点吸引客群:超性价比体验超大乐园、一票通玩多种创新项目、无限次进出刺激周边消费、周期限定主题活动带来社交 [2] - 暑期高峰期间亲子家庭和学生党占比60% 港客比例达40%且复购率极高 同时承接香港公司团建订单 [2] - 通过自研冒险岛小程序实现线下游玩分数实时上传生成全国排行榜 积分可兑换自有IP限定玩偶或餐券 形成线下玩、线上Battle、积分当钱花的闭环体验 [2][3] 配套服务升级 - 深圳商户打通口岸直通巴士与旅行社 提供车票+门票套票服务 并与周边酒店联动实现吃住玩一条龙 [4] - 港人周末经济成为撬动内地服务消费、提升品牌与服务标准的强劲增量 [4]
七夕“浪漫经济”带动实体店销售 黄金珠宝及服饰美妆等抖音团购销售额增长超2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8:43
行业消费趋势 - 七夕期间美妆个护 珠宝首饰 服饰鞋帽品类抖音团购订单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200% [1] - 休闲娱乐与酒店民宿需求同步攀升 演唱会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42% 音乐节订单量同比增长127% [1] - 酒店宾馆 客栈民宿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59%和50% 消费者注重共度时光的仪式感 [1] 区域消费表现 - 北京 郑州 深圳领跑双人餐消费团券 开封 大同 乐山等小城浪漫消费升温且销售增幅显著 [1] - 双人餐团购消费热门城市包括北京 郑州 深圳 广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2] - 开封住宿团购和双人餐团购销售额同比增幅达284% 景德镇 大同达去年2倍以上 同比增幅分别为147%和101% [2] 用户群体特征 - 95后在抖音生活服务下单人群中占比超4成 [1] - 双人餐作为七夕约会经典项目 抖音团购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2% [2] 品牌营销策略 - 老凤祥 周大生 周六福等知名连锁品牌通过专场直播 七夕特色团购品将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客流量 [1] - 周大生推出莫奈IP联名新品闪光蝴蝶 通过沉浸式小提琴独奏与芭蕾舞表演构建视觉场景 专场直播GMV突破1100万元 [2] - 珠宝首饰品牌通过直播专场 职人带货 跨界合作等方式挖掘市场商机 [2] 平台运营策略 - 抖音生活服务持续优化内容供给与团购优品 助力商家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3] - 平台为消费者链接节日仪式感 促进线下经济增长 [3]
七夕“浪漫经济”带动实体店销售,小城消费升温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2:30
核心观点 - 七夕浪漫经济显著推动线下消费市场增长 美妆个护 珠宝首饰 服饰鞋帽等品类团购订单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200% 小城市消费潜力释放 95后消费者占比超40% [1][2][3][4] 消费品类表现 - 美妆个护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24% [2] - 服饰鞋帽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239% [2] - 珠宝首饰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255% [4] - 酒店宾馆订单量同比增长59% [2] - 客栈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50% [2] - 双人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72% [2] 城市消费特征 - 双人餐消费十大热门城市为北京 郑州 深圳 广州 上海 成都 西安 杭州 重庆 武汉 [2] - 开封住宿和双人餐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284% [3] - 景德镇住宿和双人餐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147% [3] - 大同住宿和双人餐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101% [3] - 漳州同比增长92% 乐山同比增长87% 湖州同比增长75% 秦皇岛同比增长74% [3] 娱乐消费增长 - 演唱会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42% [2] - 音乐节订单量同比增长127% [2] 企业营销策略 - 老凤祥推出灵羽套链和阿童木联名系列 直播间实时场观人数破万 [4] - 周大生推出莫奈IP联名新品"闪光蝴蝶" 专场直播GMV突破1100万 [4] - 梦金园推出"小梦IP转运珠" 与爱玛电动车联名直播 [4] - 金大福"10g投资金金条"成为直播间销量TOP1 [4] - 周六福抖音本地核销额环比增长96% [4] - 荟萃楼珠宝投资金金条月核销环比增长80% [4] - 乾昌珠宝新店开业话题热度飙升超800万 [4] 消费人群特征 - 95后在下单人群中占比超40% [1][3]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收报4085.86点,涨幅0.5%
金融界· 2025-08-19 08:36
8月19日消息,截至当日收盘,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报4085.86点,上涨20.13点,涨幅0.5%。今 日最高4091.62点,今日最低4029.21点。 据了解,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选股范畴包括:港股主板上市及于港股通合资格股票名单内,主要 从事休闲娱乐行业的上市公司。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于2018年7月16日推出,指数基值2000点,成份股数目30只。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世运会火热举行 流量“点燃”成都消费激情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40
赛事经济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成都世运会成为激活城市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 带动餐饮 住宿 旅游 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显著增长[3][6] - 暑期旅游高峰期与世运会叠加形成"跟着赛事去旅游"新风潮 成都创新推出涵盖六大类44项内容的"票根经济"模式[5] - 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58万人次 同比增长13.21% 出入境人数和航班量均居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第一位[5] 消费数据表现 - 整体餐饮支付交易额同比攀升近60% 其中火锅品类交易额增长达52.7%[6] - 足疗按摩服务GMV同比猛增78.9% 戏厅 KTV等文娱休闲场所支付额显著增长[6] - 成都市发放1000万元旅游住宿消费券 通过美团 携程 去哪儿 飞猪4家平台发放[7] 支付便利化与金融服务 - 金融机构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 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为宽窄巷子区域商家提供"零钱包"和零钱兑换服务[7] - 世运村"成都礼物"文创商店成功实现首笔外卡支付[5] - 多方通过政策联动 场景创新与支付便利化改造显著提升消费体验[3][7]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收报3966.71点,跌幅1.24%
金融界· 2025-08-08 08:39
指数表现 -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收盘报3966.71点 下跌49.86点 跌幅1.24% [1] - 当日最高点位4011.05点 最低点位3957.03点 [1] 指数构成 - 选股范围为港股主板上市且符合港股通资格的休闲娱乐行业上市公司 [1] - 指数包含30只成份股 于2018年7月16日推出 基值为2000点 [1]
西藏拉萨餐饮特色表演激发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53
拉萨消费升级 - 近年来拉萨引入涵盖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品牌首店,为当地民众提供新鲜体验 [2][3][5] - 品牌首店开业促进拉萨城市消费升级 [2][3][5] 餐饮行业特色 - 拉萨餐饮店通过服务人员现场歌舞表演吸引顾客 [2][3] - 部分餐饮店引入变脸表演等特色文化项目增强消费体验 [5]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向(美团研究院)
搜狐财经· 2025-08-04 02:11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 - 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投资型、精神享受型进阶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 -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进入加速增长期,美国1979-1990年服务消费占比从53.5%升至60.8%,2024年达68.5%[1] - 日本1985年服务消费占比首次超过商品消费,1995年达57.3%[1] 消费结构变迁三阶段特征 - 生存保障型消费占比非线性下降,呈现"外部化"和"服务化"趋势,如美国家政服务支出增速14.2%高于消费总支出增速9.6%[2][13] - 发展投资型消费中医疗保健与教育重要性凸显,1970-1990年美日该类消费占比分别提升8.8和0.8个百分点[2] - 精神享受型消费在人均GDP 1-2万美元阶段占比提升,日本1990-2010年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从9.7%升至11.0%[21] 中外服务消费结构对比 - 2020年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约37%,远低于美国(超60%)和日本(近60%)[2] - 中国医疗保健消费占比12.2%低于美德日韩平均23.7%,餐饮住宿(5.8%)和休闲娱乐(1.4%)占比也偏低[24][25] - 教育支出占比14.1%高于四国平均12.4%,但对其他服务消费有挤出效应[24][26] 中国服务消费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支撑,扩大覆盖品类,制定专项资金方案[3] - 激发民生领域消费活力,丰富餐饮休闲娱乐供给,促进医疗健康融合,发放家政补贴[3][29] - 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引入大数据工具,建立即时数据平台[31]
英敏特:2025年中国消费者报告-深耕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5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者正以更挑剔方式定义"值得买" 产品情绪共鸣和品牌温度成为关键购买驱动因素而非仅功能本身 [1][4][15] - 2025年消费支出预计达50.5万亿元 增速放缓至3.6% 但结构持续升级 服务型与品质型消费成为长期增长关键 [1][20][21] - 体验 悦己 健康成为核心消费趋势 不同年龄段和城市线级消费者呈现显著差异化的消费倾向 [1][23][27] 消费支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消费总支出48.7万亿元 人均年消费34,621元 同比增长4.5% [27] - 2025年支出预计达50.5万亿元 增速放缓至3.6% 近60%支出集中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1][20][27] - 2024-2029年消费总支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4% 2029年将达57.7万亿元 [1][21] - 金融及住房占比最高达25.7% 家用食品占17.8% 科技通讯占4.9% 美容个护仅占1.8% [33][34] 品类发展态势 - 家用食品和餐饮服务等刚需品类保持韧性 非酒精饮料中无糖茶 运动饮料 植物饮料增长显著 [2] - 酒类消费向低度 无醇产品转移 美容个护市场经历周期性调整 医药保健中保健品增长韧性较强 [2] - 家居护理受香氛趋势推动 服装配饰 科技通讯 家居用品 旅游度假等品类各有发展特点 [2][11] - 2024年消费增长最高品类为旅游度假 家居用品和娱乐休闲 2025年食品饮料 出行和休闲娱乐将引领增长 [27][2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更认可有温度的品牌形象 对"关怀者""亲密爱人"等角色好感度上升 重视品牌同理心与陪伴感 [1][24] - 18-24岁倾向食品"小投入"获小确幸 25-29岁注重美容保养与居家品质 25-49岁家居消费意愿强 50-59岁更愿为旅游度假支出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在多数品类消费意愿强于二线城市 [1] 宏观经济背景 - 2024年中国GDP达135万亿元 相当于美国GDP的65% 社零总额48.8万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38]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 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成为经济稳定主引擎 [37][40] - 2024年CPI同比增长0.2% 就业压力短期仍有波动 老龄化持续推进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 [41][44] - X世代(45-60岁)人口基数最大达3.3亿 千禧世代(30-44岁)达3.2亿 成为重要消费群体 [46][47]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收报3912.65点,涨幅0.21%
金融界· 2025-07-29 08:32
指数表现 - 中华港股通泛休闲娱乐指数收盘报3912.65点 单日上涨8.09点 涨幅0.21% [1] - 当日最高点3912.65点 最低点3845.5点 波动幅度约67.15点 [1] 指数构成 - 选股范围涵盖港股主板上市且符合港股通资格的休闲娱乐行业上市公司 [1] - 指数成分股数量固定为30只 [1] - 指数于2018年7月16日推出 基期点数为2000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