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苏州河论坛”举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05:29
他同时强调,苏州河论坛不仅是普陀区产业升级的关键契机,更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创新、深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探索。 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普陀把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与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结合起来,推动双向奔赴"多起 来"、创新协同"强起来"、文旅融合"热起来"。站在新起点,普陀将始终坚持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进一步做强生态共建、做深要素共通、做实服 务共享,继续巩固合作成果,不断拓展合作场景,让高铁线成为创新线、合作线,让高速路成为协同路、联动路。 现场,2025年重点课题《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牵引,聚焦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强化重点产业科创引擎》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报告提出,以"慢思考、长思考、冷思考"构建差异化研究视角,在区委区政府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的全局中,既同向发力、又互补助力,在厘清 普陀优势、主要问题以及在创新发展生态位的基础上,以"十大举措"(空间布局优化、国家级园区创建、招商模式升级、链主生态集聚、前置精准招商、政 策服务补位、共享设施建设、院所深化协同、营商环境优化、都市创新赋能)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关于打赢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攻坚战的要求,培育创 ...
北京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北京模式”
新京报· 2025-09-12 11:57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机制 - 北京市正式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工作机制 聚焦创新策源 产业转化 场景应用和产业落地 打造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北京模式" [1] 高质量科技供给 - 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和研究机构多的优势 保持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引领优势 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 [2] - 在原始创新领域采用自然科学基金"市-区-企业"共同出资联合基金模式 引导企业出资出题解决基础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 [2] - 在前沿产业领域优化"领军人才+新型研发机构"模式 发挥北京智源研究院 北生所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作用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北京市目前共有1475家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 [3] - 强化区块链与先进计算 RISC-V等强应用牵引产业领域形成的"科研机构+企业"模式 [3]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 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 开展"全链条协同攻关" [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孵化平台 培养引进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 优化产业共性平台体系 [4] - 加强概念验证 中试等共性平台建设 加强本市首台(套)示范应用 [4] - 在医药健康产业形成三医联动的专班机制模式 科研单位 产业发展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 [4] 前沿领域布局 - 科技部门立足当好"策源部门"和"孵化部门" 加强"0-1"原始创新引领 [5] - 各行业主管部门着力增强1-10 10-100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能力 [5] -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 法律 人力等生产性服务业 构建适应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5] - 组建融合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识别研判 提前布局产业前沿领域 [5] 发展基础与前景 - 北京拥有深厚的科技底蕴 活跃的创新力量和开放包容的产业环境 [6] - 探索建立优化完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6]
【中国新闻网】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2:19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 -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重点活动之一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办 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议题 [3] - 汇聚政府部门代表 科学家 企业家及智库学者 发布融合发展的平台新工具 试点"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新模式 [3] - 设置主题报告 圆桌对话 信息发布 生命健康专题对接四大板块 兼具前沿深度 政策高度与落地实效 [3] 研讨会主要内容 - 5个主题报告从理论机制 政策体系 创新实践 产业发展以及地方探索等多个角度 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见解 [3] - 圆桌对话环节多角度探讨创新融合方式 制度机制以及融合发展生态的问题 碰撞出多项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火花 [3] - 信息发布环节签署"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协议 发布"融合实践工具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业务服务体系" [3] 生命健康领域专题对接 - 围绕骨质材料 生物育种 疫苗研发 核酸药物 干细胞 脑机接口 AI制药等前沿技术方向展开深度交流 [4] - 围绕技术落地路径与场景融合模式进行对接 促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 [4] - 推进产业 科研与资本加速形成共识闭环 展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的融合图景 [4]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表态 -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发展背景下 创新环境 手段与关系正经历系统性重构 传统创新范式面临挑战 [6] - 将依托中国科学院科研底蕴与成果资源 推进增量集成与资源聚合 搭建平台 完善机制 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关键缝隙 [6] - 更好服务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6]
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成功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6-15 10:13
大会主题与背景 - 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在上海普陀区举行,主题为"聚合力汇众智共建科技金融新高地",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及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升级 [1] - 上海正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重点做好以科技金融为首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普陀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雄厚产业基础,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1] 地方政府战略部署 - 普陀区提出三篇"融"字大文章:融入发展大局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融合创新生态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融通企业服务建设科创基金矩阵 [2] - 普陀区将加快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2] - 推动沿沪宁科创基金矩阵建设,以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2]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血脉,需发挥"连接器"作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 [2] - 资本市场应发挥分散创新风险、激励创新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2] - 上交所将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系统性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质效 [3] - 上交所计划加大低波动型产品创新,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领域集聚 [3] 多方协同机制 - 科技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 [3] - 大会举行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战略——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启动仪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