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搜索文档
路演企业市场估值增23.6%,大湾区文投会成“超级合伙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3:50
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两年发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约250亿元 [1] - 2023年意向投资签约金额20亿元 实际融资金额15.1亿元 [1] - 2024年意向签约金额56亿元 实际融资金额63.87亿元 [1] - 路演企业市场估值平均增长23.6% 杰森动漫估值半年内从不到6亿元升至20亿元(增长3.7倍)[1] 大湾区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1/9的经济总量 [3] - 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2个5千亿级产业集群 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3] - 广东文化新业态表现亮眼 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具竞争优势 [4] - 文化产业投资聚焦代表未来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领域 不作传统文化领域投资 [4] 大会平台价值与成效 - 采用"3+365"办会模式 3天会期延伸至全年全周期投融资服务 [7] - 为文化企业提供精准投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展示和品牌宣推三重价值 [5] - 深圳乐聚机器人通过大会直接获得业务订单 北京视旅科技在2023年大会获得两位投资人 [5] - 投资机构可通过大会对接政府渠道 接触经专业筛选的优质项目 [5] - 产业园区可通过大会招商或与投资机构共同发布产业基金 [6] 2025年大会规划与重点领域 - 2025年大会将于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举办 [7] - 推动"文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聚焦AIGC、数字人、元宇宙、大数据、AR/VR/MR、具身智能机器人、动漫影视、潮玩等文化新业态项目 [7] - 设置"1+8+N"系列议程:1场主论坛、8场专题路演(文化科技、文化内容、文化出海、国潮IP、港澳专场、并购专场等)及多场配套活动 [7] - 提供从钻石级联合主办到单场路演冠名的多层次合作权益包 [7] 产业投资特点与趋势 - 文旅消费领域投资周期较硬科技更短 更易落地 能拉动城市GDP和发展能力创新 [4] - AIGC、具身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热门投资主题与文旅场景结合可开拓新市场 [5] - 大湾区制造业实力强劲 应用场景创新成为区域优势 [5]
沉浸感拉满!科技赋能,文化破圈:服贸会展现文旅融合新图景|聚焦2025服贸会
华夏时报· 2025-09-12 05:28
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革新 集群生态加速形成 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1] - 政策引领与科技赋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新业态生态体系 提高生产效能 优化产业结构[1] - 通过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科技体验 可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创新转化 可观赏可消费的文商旅体融合服务展示新成果[1] 服贸会文化展示亮点 - 文旅专题展区成为最喧闹吸引人的打卡胜地 展示文商旅体融合场景[3] - 搭建长城脚下主题景区 推出京剧文化之旅 北京礼物 国潮文创店系列文创市集[6] - 集中展示博物馆文创 公园礼物 天桥演艺区等主题文创产品 涵盖13大类506款 其中20余款首次亮相[6] 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案例 - 全聚德推出毛绒玩具售卖场景好鸭好呀坊 在五个门店上线 将非遗技艺毛绒化 购买过程情景化[6] - 颐和园与服贸会联名推出有燕来颐 福燕游颐冰箱贴 北京动物园推出北动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6] - 韩美林团队设计河喜IP首次亮相 泡泡玛特开发水运儿IP文创 以现代设计讲述大运河文化故事[6]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验 - AI数字人导览系统实现98%以上语音识别准确率和毫秒级响应速度 提供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10] - MR技术首次应用于博物馆文物展示 打破传统静态展示时空局限 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12] - 全息舱技术开发与偶像合影产品 民族服饰AI换装产品采用4K超高清裸眼3D形式呈现[12] 旅游业数智化转型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重构旅游产业链条 重塑旅游发展格局[2] - 推动智慧化发展 培育数字虚拟游 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 打造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空间[2] - 促进旅游业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国际化发展 实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游客互推[2] 国际服务与文化交流 - 旅游服务板块系统呈现北京服务高品质形象 展示全链条企业矩阵和服务保障品牌输出[7] - 入境旅游展示优质丰富产品 宣传境外游客在签证通关住宿交通支付等方面的便利化措施[7] - 邀请29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参展 新增AI一键游世界和丝路漫游互动打卡 共建文明交流国际平台[7]
万达集团被执行4亿,所持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
齐鲁晚报· 2025-09-12 02:06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企查查信息显示,大连万达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健林,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内一般贸易等,由大连合兴投资有 限公司、王健林共同持股。该公司现存1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3亿元,此外,该公司所持多家公司股权已被冻结。 缔造有远见的商业传奇 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案件 执行案件 被执行人 案件审理流程 | 首次执行 案号: (2025) 京74执1517号 被执行人: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院:北京金融法院 2025-09-08 ● 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 | | 缔造有沉机的商业传奇 国企业信用查询系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查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999+ 法律诉讼 338 | 经营风险 57 | 经营信息 850 | | | 被执行人 11 | | | | | | | 被 ...
唐晓彬、王亚男: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全新活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23:26
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的应用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正全方位重塑文化产业生态 从文化产品创作到传播体验 从文化遗产修复到资源保护 从产业运营到产业升级[1] 生产方式变革 - 人工智能实现文化产业生产及创作领域核心技术革新 如景德镇引入AI纹样生成系统和3D打印生产线大幅提升陶瓷月产能[2] - AI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定制 如Amper Music和SunoAI平台快速生成音乐作品 LiblibAI根据描述生成视觉素材[2] 提质增效作用 - AI与VR、XR及大数据融合创新文化场景体验模式 如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提供沉浸式体验[3] - 运用AI提炼文化元素塑造IP产业链 提升文化产品运营效益 助力文化产业出海 如《华夏漫游之北京中轴线》海外巡展项目[3] 文化遗产保护 - AI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效率与修复精度 通过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博物馆展品"开口说话"[4] - 结合传感器进行地理气象环境综合分析 实现风险预警 如故宫监测温湿度、古建筑病害和木结构变形情况[4] 技术应用规范 - 需明确AI的工具属性及辅助角色 避免文化作品同质化和过度依赖导致文化多样性稀释[4] - 应建立全流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 规避样本数据偏误和解读偏差风险[5] 技术推广优化 - 开发轻量化AI插件降低使用门槛 鼓励文化企业协作避免技术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马太效应[5]
实际融资额63.87亿元,大湾区文投会成文化产融“加速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5:09
(原标题:实际融资额63.87亿元,大湾区文投会成文化产融"加速器")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去年大湾区文投会路演结束后,杰森娱乐估值增长3倍,复合增长率超200%,对接机构超100家。"9月11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 促进会秘书长谢晓平在深圳分享这一案例时,引起与会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 当天,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简称"大湾区文投会")深圳推介座谈会在腾讯众创空间(深圳)举行。据悉,连续举办两届的大湾 区文投会投融资成效显著:签约意向金额从2023年的2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6亿元,截至目前实际融资金额达63.87亿元;路演企业营业收入平均 增长率达65%,市场估值平均增长率23.6%。2025年大湾区文投会将于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启幕,备受各界期待。 深圳是经济强市、科创之城,文化产业亦插上科技之翼。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深圳文化产业保持年均增速1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由4%左右稳步增长至超8%。此次推介会走入深圳,向深圳一众投资机构、文化企业、产业园区抛出"橄榄枝",邀请共谋文化产业未来,共话投 资新机遇。 (座谈会现场) 资源密度大 ...
实际融资额63.87亿元,大湾区文投大会成文化产融“加速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4:59
(座谈会现场) 资源密度大 投融成效佳 在深圳推介座谈会上,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会长王桂科表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 区发展不断上台阶,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新质生产力发展迅猛,大 湾区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今年超过东京湾,跃升至 全球科技创新集群首位,湾区未来可期。大湾区是兴业热土,也是投资热土。 随着文化数字化战略和"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已扩展为以数字技术为底座、跨界融合为 特征的"大文化生态"。广东文化新业态表现亮眼,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等年营业收入破万亿元指日可 待。 谢晓平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平台之一,大湾区文投大会已成功举 办两届,央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对大会开闭幕式进行报道,《经济半小时》对大会举措和成效 进行专题报道,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业界高度认可。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去年大湾区文投会路演结束后,杰森娱乐估值增长3倍,复合增长率超200%,对接机构超100家。"9月 11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秘书长谢晓平在深圳分享这一 ...
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百业皆可文旅,你的旅行方式该升级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9:57
文旅融合对经济的贡献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95万亿元占GDP比重4.59%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48万亿元占GDP比重4.24% [3] - 2024年国内出游56.15亿人次 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 入境游客1.32亿人次 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 [3] - 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年销量突破200万件 [3] 区域文旅发展案例 - 大兴安岭呼中区1-7月游客数量及旅游花费同比增长32% [1] - 江苏暑期接待游客1.92亿人次 消费总额843.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6%和7.19% [1] -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 发布近400条文物主题游径 [4] 文旅融合发展举措 -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发展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新业态 [4] - 将融合纳入5A景区评级标准 推出城市漫步线路 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4] - 深化非遗进景区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 [6] 当前存在的挑战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 [6] - 产品供需结构不合理 热门景区及博物馆接待能力不足 [6] - 同质化商业业态严重影响游客体验 如古镇雷同小吃及工艺品铺 [7] 文旅跨界融合趋势 - 推动文旅+商贸/制造/农业/体育/交通等多产业融合 [9] - 创新发展工业旅游 文商旅综合体及交换式旅游等新业态 [9] - 居民体育消费年均名义增速达12.5% 竞赛表演业市场潜力巨大 [10][11]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文化资源挖掘阐释利用 [4] - 全链条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鼓励文艺院团参与旅游演艺 [6] - 开展全国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持续整治市场环境 [8]
聚焦“两区”建设 北京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05:09
北京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总体成就 - 五年来朝阳区作为北京"两区"建设主承载区 聚焦国际金融 数字经济 商务服务 文化影视等重点领域 深化自主开放试点 探索多个全国领先及北京首创开放模式 [1] - 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 落地109个全国及全市首创性突破性项目和试点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全国复制推广 数量居全市首位 9项改革举措全市复制推广 [1] - "两区"入库项目4473个 已落地2644个 其中预计投入外资总额居全市首位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28.4% [1] - 2024年1至7月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7239.3亿元 占全市总量39.8% 实际使用外资13.0亿美元 占全市43.7% 居各区首位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73家 占全市70% [1] 金融领域发展成果 - 朝阳区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 占全市总量约65% [2] - 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 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专营保险机构 数量全市第一 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12个全国全市首批首个试点政策 [2] - 2024年1至6月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进展 - 朝阳区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互联网3.0)集聚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2]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25.8%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1至8月对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49.4%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2] 文化领域开放与国际化 - 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打造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建成全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落成正大宝库等工艺品保税库 发展经验全国推广 [3] - 区内泡泡玛特 掌阅科技 环球视通 中阿卫视 快看漫画 蓝海集团等文化走出去示范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朝阳区将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深度参与全球经贸合作 [3]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重点园区示范引领 推动朝阳组团 中关村朝阳园等功能区特色化 差异化 协同化发展 [3]
全国首个实现MR+触感全感官交互场景亮相丰台展区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57
"这是全国首个实现MR+触感全感官交互的作品,"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体验让"数字文旅"从"视觉观 看"升级为"体感参与",通过"实景复原+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活"起来。"一 展双呈"的背后,是丰台文化产业的活力迸发,2024年丰台区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达281家,收入 突破377.4亿元。 此外,作为"两园一河"功能核心区的北京园博园,也将在服贸会期间开展"永定河北京城"裸眼3D灯光秀 和系列演出、游船活动。据悉,灯光秀将于9月10日至13日每晚19点至22点开启,每隔30分钟开启一 场,每场约6分钟,届时,将与首钢园遥相呼应,为大众呈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北京商报讯(记者刘洋程靓)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2025年服贸会")在京启 幕,北京丰台以"文化+科技""金融+法商"的创新融合亮相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区域。现场,展区 各区域通过时空并置、感官沉浸与科技赋能,融合实景、MR等互动元素,让参观者在移步换景间感 受"每一刻皆丰台"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多感官沉浸式可移动数字空间"体验区,观众戴上MR眼镜、 套上柔性触感手套,指尖轻触虚拟 ...
2025服贸会|全国首个实现MR+触感全感官交互场景亮相丰台展区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57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 程靓)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2025年服贸会") 在京启幕,北京丰台以"文化+科技""金融+法商"的创新融合亮相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区域。现 场,展区各区域通过时空并置、感官沉浸与科技赋能,融合实景、MR等互动元素,让参观者在移步换 景间感受"每一刻皆丰台"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多感官沉浸式可移动数字空间"体验区,观众戴上MR 眼镜、套上柔性触感手套,指尖轻触虚拟的巨蟒皮肤,能感受到鳞片的纹路与温度;伸手与NPC互动, 雨林的风声、鸟鸣仿佛从耳畔掠过。 "这是全国首个实现MR+触感全感官交互的作品,"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体验让"数字文旅"从"视觉观 看"升级为"体感参与",通过"实景复原+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活"起来。"一 展双呈"的背后,是丰台文化产业的活力迸发,2024年丰台区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达281家,收入 突破377.4亿元。 此外,作为"两园一河"功能核心区的北京园博园,也将在服贸会期间开展"永定河北京城"裸眼3D灯光秀 和系列演出、游船活动。据悉,灯光秀将于9月10日至13日每晚19点至22点开启,每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