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lm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已贡献超400亿票房
新浪财经· 2025-08-31 05:52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目前,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 房392.3亿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影片 带动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已超7.7亿元,创下多年新高。 ...
暑期档即将结束:115亿票房背后的资本暗战 谁在操控暑期档“票房神话”?
全景网· 2025-08-29 13:27
行业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5亿元 观影人次破3亿 [1] - 暑期档票房87.4亿元接近去年同期92.2亿元 但较2023年及2019年存在差距 [1] - 国产电影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5年上半年票房占比达91.2% [1]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票房超28亿元 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纪录 [1]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3亿元 [1] - 《罗小黑战记2》票房约4.8亿元 《东极岛》票房约3.8亿元 [1] 公司战略布局 - 万达电影升级"1+2+5"战略版图 以超级娱乐空间为核心联动五大业务板块 降低票房收入依赖风险 [1] - 捷成股份获得《浪浪山小妖怪》IP衍生品开发权 推出陶瓷盲盒系列产品 聚焦文旅赛道拓展IP周边品类 [2] - 中信出版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中国奇谭》图书系列 扩大影游书IP联动 [3] 影片投资参与情况 - 幸福蓝海参与投资《南京照相馆》但投资比例较低 预计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4] - 北京文化作为《东极岛》出品方之一 投资比例不高且预计收益无重大影响 [5] - 光线传媒参与《东极岛》的投资与发行 [6] - 华谊兄弟明确未参与投资《东极岛》 [7] - 中文在线旗下IP电影《罗小黑战记2》预售票房破千万 [8]
七夕档爱情电影,营销谁能赢?
虎嗅· 2025-08-29 10:35
行业营销策略 - 七夕档期共有19部新片集中上映 影院通过特色场次和互动活动提升观影体验 如《7天》设置喷彩带雨的甜言蜜语场和赠送玫瑰戒指 [1] - 《有朵云像你》采用多元化互动营销 包括中奖观众撰写告白台词 提供棉花糖和专属票根等特色服务 [1] - 影院通过主创路演和特色场次(如海边专场)加强影片宣传 营造节日浪漫氛围 [1] 消费者反馈 - 营销活动效果呈现分化 部分观众认可浪漫体验 部分观众认为活动安排存在尴尬感 [1]
113.04亿超去年,情绪浓度最高的暑期档?
36氪· 2025-08-29 02:43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3.04亿人民币 超2024年同期水平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位列暑期档票房前三甲 [1] 头部影片成功要素分析 - 《南京照相馆》以微观叙事切入历史题材 通过小人物视角实现主旋律破圈 获超28亿票房成暑期档冠军 [2][3][5] - 影片通过照相馆场景呈现战争伤痛 以洗照片动作、对日军军官的隐忍等细节刻画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5] - 导演申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融合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美国牧师约翰·马吉记录暴行等史实 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6][8] - 《浪浪山小妖怪》借《西游记》框架植入职场隐喻 上映十日内出现五天票房逆跌 通过小猪妖、蛤蟆精等角色映射职场底层打工人引发共鸣 [10][11][13] - 影片第三幕通过唐僧师徒路线重叠完成神性与人性双重诠释 将职场叙事升华至命运选择层面 [14] - 《罗小黑战记2》采用全年龄层策略 开篇15分钟快速建立人物关系降低观影门槛 新角色"鹿野"设计契合现代精神困境 [16] 市场内容偏好转变 - 观众决策更关注内容情感穿透力与普适性 而非单纯依赖流量明星、强IP或顶级视效 [20] - 《长安的荔枝》虽具备爆款潜质(导演口碑巅峰、原著评分8.5、当红喜剧演员主演) 但反商业的情感曲线导致后劲不足 [20][22] - 影片古代职场寓言定位与暑期档娱乐需求错位 惨胜结局难以满足观众情绪释放需求 [22] - 《东极岛》面临前作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豆瓣9.2分)的参照压力 新增民族仇恨动机导致情感焦点模糊 [25][26] - 当事件已有深入人心的情感范式时 复杂性改编易稀释核心魅力 [26] 跨代际内容创作趋势 - 《捕风追影》融合经典港式警匪片与新生代演员打斗场面 实现全年龄层覆盖 成成龙31年来评分最高作品 [28][30] - 《戏台》通过陈佩斯式黑色幽默连接中老年观众 为年轻群体提供新型思考方式 [31] - Z世代与上一代观众存在同场观影可能性 市场需追求综合品质与普适情感 [33]
《南京照相馆》领跑 江苏暑期档票房已超去年同期
江南时报· 2025-08-28 14:40
江苏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 - 江苏暑期档票房超11.47亿元 较去年同期11.23亿元增长2.1% [1] - 观影人次突破3158万 较2024年同期2815万增长12.2% [1] 重点影片《南京照相馆》市场表现 - 该片总票房突破27.79亿元 观影人次超7856万 [1] - 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 由江苏电影企业领衔出品 [1] 影片内容与社会影响 - 依托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节点 以"守护真相、铭记历史、平凡人的勇气"为主题 [1] -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上映 引发海外观众强烈共鸣 [1] - 推动年轻一代关注历史理解真相 实现商业成功与文化价值双重收获 [1]
吴京出品的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预计片方分账9.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3:54
电影《再见,坏蛋》撤档及市场表现 - 电影于8月28日官宣撤档 由俞钟编剧导演 陈明昊 陈宇喆 陶慧领衔主演 吴京担任出品人并客串出演 [1] - 影片8月22日上映6天累计票房仅26.7万元 分账票房25.4万元 片方分账9.3万元 影院分账13.3万元 [3] - 剧情以武汉老城区为背景 讲述追债人与男孩豆豆通过完成遗愿焕发社区生机的温情故事 [5] 2025年暑期档整体市场数据 - 暑期档总票房达114.6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 [9] - 观影人次(含预售)达3.07亿 超2024年暑期档成绩 [9] - 市场涵盖历史 动画 喜剧 悬疑等多元类型 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2] 头部影片表现及纪录突破 - 《南京照相馆》以28亿元票房居暑期档榜首 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12]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3亿元 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第八名 刷新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12] 秋季新片上映计划 - 历史题材影片《731》9月18日上映 聚焦日军细菌战暴行 [14] - 《生还》展现东北抗联1938-1945年战斗历程 采用东三省全域实景拍摄 [14] - 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9月5日上映 揭秘神舟十三号空间站183天旅程 [14] - 七夕档期(8月29日)爱情片《7天》《有朵云像你》即将上映 [14]
暑期档收官在即,单片票房“天花板”降至30亿元,高分电影频现含金量攀升
华夏时报· 2025-08-28 02:40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8月27日18时,暑期档总票房达113.03亿元,与2024年暑期档116.43亿元仅差3.4亿元 [1] - 档期呈现"低开高走"特点,前半程进口片表现优于国产片,后半程国产片发力带动市场热度 [2] - 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元,其中5个非工作日单日票房突破3亿元 [2] - 预计在七夕档加持下,总票房将追平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2][4] 头部影片票房与排名 - 《南京照相馆》以27.96亿元票房位居档期冠军,预测内地总票房回调至30.06亿元 [1][5] - 《浪浪山小妖怪》以13.22亿元票房位列第二,预测票房16.08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破10亿元的二维动画电影 [5] - 《长安的荔枝》以6.77亿元票房排名第三,预测票房6.79亿元,未达上映前15亿-20亿元预期 [5] - 《捕风追影》上映11天票房突破6亿元,次周末票房逆跌,支撑档期末段市场热度 [2][3] 影片质量与口碑表现 - 多部影片获得高评分,《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均达8.7分 [6] - 《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分别为8.5分和8.2分 [6] - 进口片《新·驯龙高手》《F1:狂飙飞车》也获得8.3分和8.7分的高分 [6] - 整体影片质量提升,口碑佳作频现 [1] 档期特征与行业观察 - 缺乏现象级爆款,无影片突破30亿元大关,几亿元量级作品即可跻身档期前列 [1][6] - 档期吸引力和爆发力减弱,票房天花板降低 [1][6] - 《捕风追影》吸引大量青年观众,为市场带来增量 [3] - 部分高评分影片存在营销操作可能,点映评分或未反映真实市场情况 [7] 影片商业表现与策略 - 《长安的荔枝》通过联名合作和网络版权避免亏损 [5] - 警匪题材影片存在内容同质化问题 [3] - 春节档仍以商业大片为主导,票房含金量高于暑期档 [6]
《哪吒2》出品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同比大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2.42亿元 同比增长1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29亿元 同比增长371.55% [1] - 截至6月末总资产约120.9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103.71亿元 同比增长18.31% [1] 业务运营 - 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1] - 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总票房约154.63亿元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春节档上映后口碑票房持续走高 [1] - 该影片强势打破多项影史纪录并引发高热关注 [1]
七旬成龙如何重回“经济上行期的美”?
虎嗅· 2025-08-26 13:56
电影市场表现 - 影片《捕风追影》豆瓣评分8.1分,猫眼专业版预测票房10亿+,大概率成为暑期档季军及年度票房第六[1] - 该片是港式动作类型片多年后再次出现豆瓣8分+且票房10亿+的爆款,上一次类似成绩需追溯至2018年电影《无双》[4] - 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点映期间排片率5.3%、上座率18.7%位列第一,首日排片占比达22%[14] 影片内容特点 - 影片时长141分钟,改编自2007年电影《跟踪》,保留原故事框架但扩充制作投入与动作戏份[6] - 动作戏包含追踪、爆炸、枪战、冷兵器及肉搏,成龙与梁家辉奉献多场真摔真打不用替身的硬核打戏[6] - 融入社会热点如"天眼系统"、AI系统"辣妹"、加密货币及黑客技术,增强科技感与时代性[7] - 地点设置于澳门,结合永利皇宫等地标,加入张子枫、此沙等内地新生代演员提升年轻化与融合度[8] 受众与宣发策略 - 受众中40岁以上占比26.4%,四线城市占比39.5%,20~24岁人群占比19.5%,女性观众占比近七成[9] - 点映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第二阶段扩展至全国68个城市推动口碑发酵[14] - 抖音宣发以成龙年轻时期对比及反派养子团耍帅为核心抓手,辅以特殊场次及周边活动加速出圈[14] 行业意义与趋势 - 影片示范新式港片在竞争激烈市场中重获新生的可能性,对类型片发展意义重大[5] - 成功扭转主演成龙近年作品口碑低迷局面,其此前作品豆瓣评分多低于6分且票房徘徊1~3亿区间[15][16] - 经济上行期气质爽片需求上升,如《捕风追影》及《F1:狂飙飞车》均以极致类型元素获得市场回报[18][19] - 影院市场复苏需更多爽片而非自嗨型创作,类型片需注重视听效果与观众服务意识[20]
2025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突破3亿 已超去年暑期档最终观影人次
央视网· 2025-08-26 09:30
行业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观影人次(含预售)突破3亿 [1] - 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已超过2024年暑期档最终观影人次的2.85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