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

搜索文档
专访谦寻董事长董海锋:商业与文化在电商直播中共生共荣
新京报· 2025-05-30 12:22
电商直播与新大众文艺的融合 - 电商直播作为数字时代新兴产物,正成为新大众文艺发展的重要力量,重塑大众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 [1] - 行业通过直播间展示汉服设计、非遗银器锻造等传统技艺,实现传统文艺的数字化传播,如谦寻直播间双十一单场观看人次突破2亿 [3] - 互动性是核心特色,观众通过弹幕实时参与,形成双向即时交流,例如粉丝分享产房经历引发直播间情感共鸣 [4][5] 商业与文化的共生关系 - 商业属性与文化价值在直播间形成共生:主播表达体系既服务销售也传播知识,如《樊登讲论语》7万册秒空,"321上链接"成为文化符号 [7] - 公司打造"蜜蜂侦茶局"IP,联动茶艺师与非遗传承人,完整呈现茶道流程并推动茶叶销售,实现商业文化双赢 [8] 社会责任与公益实践 - 提出"直播向善"理念,涵盖消费、智能、人文三大维度:新疆棉花溯源直播助力地域产品推广,AI数字人系统免费开放支持教育 [9] - 人文向善方面,合作非遗品牌"王的手创",举办老字号专场直播,并与乌镇戏剧节联动设立50万元专项基金资助偏远地区儿童 [10] 未来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 - 技术层面将深化VR/AR应用,例如虚拟家具展示提升沉浸式购物体验 [11] - 内容创作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如民俗手工艺直播,并探索与影视、音乐行业的跨界合作,推出明星分享、音乐专场等创新形式 [12] 行业领导力与战略布局 - 公司董事长董海锋被聘为《延河》新大众文艺传播顾问,推动行业与文艺深度融合 [2] - 未来计划持续投入公益直播,关注乡村振兴、教育公平等议题,强化行业社会价值 [12]
信息港“文化+”新势力崛起,激活城市创新基因
杭州日报· 2025-05-30 03:39
数字人技术应用 - "芽势"数字人技术仅需一台相机拍摄3-5分钟,后台训练3-4小时即可生成与真人高度匹配的虚拟形象,口型与语音同步率超99%,交互延迟控制在2秒以内 [1] - 该技术已应用于萧山区"放心消费嘉年华"公益活动,并在毛戈平、伊利等品牌直播间实现超长直播,成本仅为真人主播的2% [1] - 产品上线两年多来覆盖文化旅游、电商直播、民生服务等多个行业,活跃于百余家品牌直播间 [1] 文化+产业融合战略 - 信息港以"文化+"为发展支点,通过助企服务和资源对接平台,推动技术型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使数字人成为文旅导览、电商直播等场景的"新生产力" [1] -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联合无忧传媒等头部直播电商企业构建数字营销生态圈,打造"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文旅新模式 [2] - 无忧传媒作为浙江省"视听+"文旅数字产业联盟成员,去年助力浙江文旅内容全网曝光量突破10亿次,孵化青年主播、乡村非遗手艺人等新职业人才近千人 [2] 青年与城市共生实验 - 信息港通过e港青创节构建"文化+民生"青年服务矩阵,围绕创新赋能、交友互动等六大主题,今年计划开展50余场活动包括e港青训营、健康讲座、音乐节等 [2] - 未来将深化"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等跨界实践,以多元场景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 [2]
“小屏幕”释放大能量 直播助力小店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06:22
直播电商行业趋势 - 2024年1-11月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4.3万亿元,其中店播贡献占比52% [1] - 店播从"达人带货"向专业化演变,成为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战略 [2] -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超1000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过亿元,2.1万个商家超千万元,新商家首年破百万数量超3万个 [4] 中小商家店播实践案例 - 郑州"狗富贵"茶馆通过店播实现月营收超半年总和,裂变出3家门店 [1] - 南昌"浪仔家"烤肉店直播后单日营收增3000元,非营业时段营收占比35%,粉丝复购率达普通顾客3倍 [3][4] - 浙江绍兴伞业工厂通过直播弹幕反馈改进产品,如开发防滑专利手柄 [6] 店播运营模式创新 - 餐饮商家日均直播超6000场,内容涵盖后厨解密、厨艺展示等增强消费者连接 [4] - 东黎羊绒根据直播反馈调整设计,3年抖音电商销售额增长5倍,累计销售30万件 [6] - 商家采用差异化策略如海景直播、数字人技术、专属套餐设计实现体验升级 [7] 消费者行为与信任构建 - 消费者偏好店播"慢直播"模式,认为讲解更细致专业,抵触达人直播的催单氛围 [5] - 店播通过实时问答增强信任,如北京消费者通过店播以120元购得原价150元商品 [5] - 00后消费者因直播试色服务连续购买6支口红,认可店播的透明度和专属福利 [5] 行业挑战与规范发展 - 小微企业易陷入同质化竞争,需优化内容、主播素养及数据复盘习惯 [7] - 隐私权保护问题凸显,部分商家未经授权使用顾客肖像或过度收集数据 [8][9] - 市场监管总局正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平台已更新分级管理等规则 [9]
服务提质 管理增效(深阅读)
人民日报· 2025-05-25 22:13
新就业群体政策支持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就业群体要加强管理服务,填补空白[1] - 各地出台举措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技能培养、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1] 外卖骑手行业改善 - 杭州市拱墅区为外卖骑手提供专停泊位、专行通道等便利设施,节省每单配送时间[2] - 文晖街道设立骑手驿站和党群服务中心,提供休闲运动、心理咨询、儿童托管等服务[2] - 外卖骑手组成"骑士汇"队伍参与城市治理,利用熟悉路况优势反映突发情况[3] - 当地为骑手定制实用技能课程,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和日常英语口语等内容[3] 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 - 成都市网约车协会为司机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争取停运损失费[5] - "华仔红色方向盘"网约车司机之家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12项免费服务,日均接待司机超200人次[6] - 成都市网约车协会党支部联合律师行业党委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普法讲座[6] 电商直播行业培训 -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零工驿站开设电商直播、视频剪辑等技能培训[7] - 驿站通过"就业直通车"平台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已助力562人次就业[7] - 零工驿站将融入社保政策介绍、企业参保服务,强化供需对接[8]
流量变销量,济南以小屏幕“播”动大市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13:49
直播电商行业发展 - 直播电商成为济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农产品如平阴玫瑰、章丘大葱、长清大樱桃通过直播间热销全国,传统文化和景区也通过直播吸引观众 [1] - 济南市汶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直播销售莱芜区特产泰顺斋南肠,2024年11月至12月累计销售额达80多万元 [2] - 莱芜区电商培训基地已培训主播超2500人次,培养各平台店铺70余家,打造直播间20余个,孵化本土品牌12个,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 [3] 政府与行业支持 - 历城区成立"直播电商+网络主播"联盟"星潮汇",由40家电商直播企业和31位网络主播组成,串联政府、企业、主播和服务资源 [3] - 平阴县玫瑰镇东唐村打造"电商直播平台",以"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模式招纳9家企业合伙人,直播间在线人数最高达8000多人次,热销产品销量达10万多元 [4] - 商河县实施"红色主播培训计划",2024年开展直播技能培训58场,培训学员2653人次,帮助110余人开通直播账号 [5] 主播培训与人才发展 - 济南市成立"红播泉城"主播之家和网络主播学院,整合政府、高校、平台企业等资源,提供党务、政务、商务、业务四大服务板块 [5] - 2024年济南市评选"泉城星光"优秀主播10名、优秀电商直播间10个,认定7名网络主播E类高层次人才 [6] - 成都市成华区发布全国首个党建引领直播电商导则,江苏常熟市成立全省首家直播产业党委,覆盖1.5万个主播账号、98家MCN机构 [6] 行业规范与市场拓展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学军指出,政府引导规范有助于网络主播和电商避免经营偏差,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7] - 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系列活动帮助网络主播群体开拓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7] - 建议在管理引导过程中创新方法,根据群体需求进行有组织的培训 [7]
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无界创客”激活侨乡振兴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5-15 14:05
项目概述 - 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建设暨"无界创客"招募计划正式发布,旨在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者[2][3][4] - 项目由广东省文明办指导,江门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7][8][9] - 项目通过"乡风文明+数字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现代化乡村社区[9][10] 项目定位 - "IE公社"是融合数字基因与乡土文化的创新实践平台,强调"不管I人还是E人,来了都是一家人"的包容理念[17][18][23] - 项目是江门落实中央"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工程"的重要探索,旨在深化乡村人才振兴、破解空心化难题[25][26] - 江门市将以塘口镇为试点,探索"塑形"与"铸魂"并重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构建"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旅乡人"四类人群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28][29] 项目特色 - 发布"IE公社"吉祥物"糖糖"和"可可",寓意"甜美"与"活力",为都市人提供对抗焦虑的生活方式[31][32][33][34] - "无界创客"定义为打破地域、行业、思维边界的新时代创新创业者,包括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创意工作者等[35][36][37] - 项目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共享办公设施,符合政策的创业项目可申请最高30%补贴,配套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福利[59][60][61] 项目成效 - 塘口镇从仅剩9户留守到吸引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形成四类人群共生共荣的乡村振兴新生态[44][45][46] - 近三年新增初创企业372个,引进文旅、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30多名,带动超2000人就业[55][56] - 2024年塘口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工业投资增速达124.8%,展现强劲发展势头[56][57] 未来规划 - 计划联动网络文学孵化中心、影视拍摄基地等项目,巩固人才生态,打造乡村数字经济活力引擎[61][62] - 推出《塘口"数字化小镇"建设方案》,聚焦青年创业孵化平台、网络文学青创孵化中心、网络微短剧与影视拍摄基地三大任务[75][76][83] - 通过数字化手段发展具有侨乡特质的"文化新质生产力",形成"人才振兴+青年发展"的双赢格局[84][85][86]
GMV上涨10%,李佳琦的618战火,从“所有女生”烧向了“所有爸妈”
36氪· 2025-05-14 23:34
李佳琦618战略布局 - 公司推出新直播间"所有爸妈的幸福家"面向中老年群体,5月5日上线首播4小时吸引174万人次观看[3] - 618首日该直播间场观达350万次,预估销售额超230万元,位列服饰箱包品类新星榜首[3][20] - 直播间采用慢节奏策略,10小时仅带货52个现货单品,主打中老年服装,单价几十至几百元[12][14] - 通过母女茶话会等温情内容设计差异化引流,与其他矩阵账号形成互补[16][18] 矩阵直播间表现分化 - 主直播间李佳琦618首小时加购GMV同比增10%,可复美单品销量破百万件,预估销售额3.5-8亿元[7][24] - "所有女生的衣橱"场观2332万次,登顶服饰箱包榜及总榜第二,前两日销售额达2亿元[5][31] - "所有女生"场观377万次,助播号三年累计GMV显示稳定增长[31] - 主直播间热度断层领先,场观超4.29亿次,21个单品售罄包括丝塔芙大白罐(15万单秒空)[26][30] 行业大促趋势变化 - 618全网销售额首次同比下降7%,直播电商增速放缓,平台提早至5月13日启动[35][39] - 淘宝简化规则为"立减"模式,抖音同步推直降15%,平台联盟小红书实现跨平台跳转[39][41] - 行业转向差异化满足细分需求,如中老年市场掘金,替代单纯低价竞争[34][41] 公司运营策略调整 - 主直播间备战强度升级:提前12天预热,单日直播21小时(早7点至凌晨4点),投放500万红包[23] - 助播矩阵分工明确:阿秋等主播针对中老年群体放慢语速,采用模特展示增强信任感[10][14] - 商品策略分化:主推美妆爆款(珀莱雅/毛戈平等),助播号侧重服饰等垂类[12][24]
百个直播间同时开播带货
苏州日报· 2025-05-10 23:38
电商直播大赛活动概况 - 苏州制造名品中心首届电商直播大赛于5月10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举办,100个直播间同时开播,展示丝绸、科技产品、美食、手工艺品等多样化苏州制造产品 [1] - 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优质产品资源和系统培训,涵盖直播技巧、产品营销、粉丝运营等内容,助力选手提升专业能力 [1] - 比赛评选出优秀直播达人奖和优秀企业直播奖,获奖选手有机会与苏州制造名品中心合作进行品牌代言 [1] 苏州制造名品中心的战略布局 - 苏州制造名品中心常态化邀请跨境电商头部大卖家和重点平台资源,定期举办选品会、沙龙、培训、直播等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2] - 通过直播带货突破地域局限,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同时提升小众苏州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 大赛促进电商直播与苏州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思路,为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2]
中国邮政不一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05:55
中国邮政数智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核心观点 - 中国邮政通过DeepSeek-R1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实现多场景效率提升33% [1] - 公司以"数智化解决关键问题"为目标,构建邮政、金融、电商等多板块协同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2][8][15]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成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科技投入占比达营收3.29%(112.78亿元) [9][16]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大模型与AI部署 - 2025年2月完成DeepSeek-R1私有化部署,不足1月实现场景落地 [1][2] - "邮储大脑"覆盖营销/运营/风控数百场景,支持全生命周期AI模型管理 [9] - 数字人"小邮"2.0累计直播4789小时,创收2438.5万元 [7] 智慧网点改造 - 深圳建成6个智慧邮局+35个自助邮局,单网点年省2万元成本 [4] - 北京邮储云柜日均处理330笔业务,台席压缩50%至1.5个 [6] - 龙华邮政支局实现单人运营,收寄量达3.6万件 [4][6] 创新体系与外部合作 技术投入布局 - 2019年起每年投入营收3%于科技,2023年达112.78亿元 (+5.88%) [9] - 成立中邮无人机公司,开通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 [12]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人直播技术,优化算法算力 [13] 绿色转型成果 - 新能源车辆保有量16908辆 (2024年底) [16] - 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 (+22.55%),碳核算服务超万户 [16] - 推广可循环包装,可降解材料覆盖率提升 [16] 业务协同与社会效应 多板块联动 - 金融云柜与智慧邮局降低人力成本超30% [6][4] - 农村电商通过数字人直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6] - 寄递业务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8.53% (省际92.98%) [7] 邮政效应释放 - 普惠服务网络加速技术普惠,提升社会整体效能 [18] - "全民邮享日"通过数字化程序实现便民优惠 [15] - 无人机/无人车技术规模化应用列入2025年重点计划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