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

搜索文档
功能升级不停!新变化!4周岁的天和核心舱正当“壮年”
央视网· 2025-04-29 07:37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展 - 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4周年 按照不少于10年设计使用寿命 目前处于"壮年"阶段 [1] - 空间站建设坚持自主创新 新技术新产品占比90%以上 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 [4] - 载荷装站重量比、天地数据传输速率、水回收再利用率等指标国际领先 [4] 核心舱技术升级与功能优化 - 天和核心舱既是独立运行系统 又可作为主控舱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 [7] - 持续进行功能升级 通过航天员出舱活动安装舱外设备 提高运行性能 [7] - 物资管理系统实现迭代升级 实现更自动化智能化的空间站物资管理 [10] 在轨维护与寿命管理 - 通过航天员出舱活动持续安装舱外碎片防护装置 提升应对复杂空间环境能力 [10] - 采取设备长寿命设计结合可靠性设计 补充在轨维修策略 实现延寿目标 [10] - 地面运营支持系统由人工逐步转向自动化 包括在轨状态监视与管理 [10] - 当前已具备将空间站在轨飞行寿命延长至15年的能力 [10]
重磅微视频丨习近平的航天情缘
新华社· 2025-04-24 13:38
航天强国建设 - 中国航天事业以"探索浩瀚宇宙 建设航天强国"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 - 探月工程连续成功刷新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 包括嫦娥三号至六号任务 [3] - 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独立掌握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建造技术 [4]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全面建成 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5] 技术创新成就 - 探月工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圆中华民族飞天揽月之梦 [3] - 空间站建设具备开展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验的能力 [4] - 北斗系统经过30余年发展 走出从区域到全球的特色建设道路 [5] 国际合作贡献 - 中国航天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同多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富有成效合作 [6] -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6]
焦点访谈|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一起去看20年探月传奇
央视网· 2025-04-24 13:18
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 - 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采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实现首次绕月探测,成为全球第五个发射月球卫星的国家[6] -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2011年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并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创下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6] - 嫦娥三号2013年12月2日发射并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创下月面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8] -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8日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11] 关键技术突破 - 嫦娥五号采用4个航天器组合设计(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比前代多2-3个航天器,2020年12月17日成功带回1731克月壤样本[13] - 嫦娥六号2024年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人类获取月背样本空白[13] - 采用"人在回路"控制方案解决38万公里外精准采样难题,集成人工智能算法辅助地面决策[15] - 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实现月球样品采集分装、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突破[17] 科研成果与应用 - 从嫦娥五号样品中发现月球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已发表100多篇科研论文[19] - 月球玄武岩钛含量显著高于地球,具有重要资源开发潜力[19] - 研制出全球首面玄武岩材质月球国旗[21] - 月壤研究揭示月球地质演化规律,嫦娥石可能成为月球玄武岩岩浆演化分异程度标志[19] 未来发展规划 - 嫦娥七号计划探测月球南极水资源[22] - 嫦娥八号将建设月球南极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并尝试利用月壤制砖为月球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22] - 未来10-20年将通过国际合作持续推进探月工程,目标建设月球科研站[22] - 持续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等深空探测任务[24]
豫论场 | 这一次,太空又来俩河南人
河南日报· 2025-04-24 11:08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 55年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再次奔赴太空 [1] - 航天事业从天地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交会对接到多人多天太空驻留 空间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 [1] -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太空183天期间完成9种组合体构型 5次交会对接 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 [2] 航天员任务成就 - 航天员陈冬担任神舟二十号指令长 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三次飞天的航天员 [1] - 陈冬在2022年担任神舟十四号指令长 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 [2] - 神舟十四号乘组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空间站建造 [2] 航天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风云气象卫星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北斗系统覆盖全球使上亿户家庭享受信息服务 [3] - 商业航天新业态快速发展 包括民营火箭 卫星互联网等产业 [3] - 河南省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包括卫星制造 火箭研制 卫星测运控管理和数据应用 [3] - 女娲星座在轨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每天传输数据 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进行卫星总装 [3] 航天科学研究进展 - 空间站微重力实验为材料科学 生命医学研究提供独特条件 [3] - 月球样品分析助力揭示月球演化之谜 [3] - 航天技术推动基础科学不断突破 众多航天科技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3]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简历公布 陈冬担任乘组指令长
环球网资讯· 2025-04-23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当天公布的简历显示,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硕士 学位。1978年12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 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 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 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陈中瑞,男,汉族,籍贯河南滑县,学士学位。1984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副大 队长、四级航天员,空军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飞行员,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20年9月入选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 王杰,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博士学位。1989年9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