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身器材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首台太空综合健身设备入列 英派斯“飞天”破解失重健康难题
证券日报网· 2025-07-15 11:17
航天科技与健身产业融合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搭载英派斯研制的"飞天"系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进入中国空间站 [1] - "飞天"系列设备为航天员长期在轨健康驻留提供关键保障,是中国航天工程与高端健身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2] - 该设备超越传统健身器械范畴,成为保障航天员身心健康的核心生命支持装备之一 [2] 航天员健康挑战与解决方案 - 空间站失重环境中航天员面临体液转移、骨密度每月下降1%、肌肉萎缩及心血管系统失调等生理挑战 [1] - 航天员每日需科学锻炼以应对失重环境影响,骨密度流失速度远超地球中老年女性每年1%的流失率 [1] - 英派斯承接研制任务,历时两年开发出颠覆性创新的"飞天"系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1] 英派斯行业地位与贡献 - 公司作为中国健身产业开拓者,凭借科研生产实力获选承接航天员综合健身设备研制任务 [1] - 设备将增强航天员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能力,为空间站长期驻留及深空探测计划奠定基础 [2] - 公司以"双奥企业"身份推动"中国智造"国际市场布局,并为载人航天事业贡献"健康力量" [2] 未来发展方向 - 英派斯将持续以航天品质为标准,致力于为全民打造更健康、便捷、高效的专业健身器械 [2]
英派斯“飞天”入列中国空间站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0:00
航天合作与技术突破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搭载英派斯研制的首台"飞天"系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进入中国空间站 [1] - 该设备为航天员长期在轨健康驻留提供关键保障,是中国航天工程与高端健身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3] - 英派斯经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严格选拔,历时两年完成设备研制,具有颠覆性创新 [3] 公司行业地位与研发实力 - 英派斯是中国健身产业开拓者,国内健身器材行业首家主板上市企业 [4] - 公司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338项,包括38项发明专利,构建数百人研发团队,创新设计能力国内领先 [6] - 创立初期主要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通过深度合作攻克技术难题,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 [5] 产品体系与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涵盖有氧、力量、HIIT、团体训练、冰雪、健身路径等室内外健身康体设施 [4] - 销售体系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智造"深化国际市场布局 [4] - 为消费者提供兼具功能性、智能化与安全性的健身器材,满足多样化需求 [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 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 7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4 28% [4] - 变革创新成果持续显现,业绩实现显著增长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以航天品质为标准,致力于为全民打造更加健康、便捷、高效的专业健身器械 [4] - 展望未来,英派斯将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健康力量" [4]
加速扩容提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增至668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1 09:01
专精特新专板发展现状 -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已吸引668家企业上板,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157家 [1] - 分层结构:孵化层157家、规范层386家、培育层125家 [4] - 企业类型分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4家、国家级"小巨人"10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3家 [4] - 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占比接近90%,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专板"含金量"显著提升 [2][4] 标杆企业案例 - 云圣智能(2017年成立)一季度营收超2023年全年,自主研发的全自主无人机系统应用于电力巡检等场景 [3]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70%,通过专板获得校园招聘、工作居住证等政策支持 [4] - 金史密斯科技2023年营收7.5亿元(80%来自海外),走步机等产品依托智能算法畅销全球 [9] - 通过专板绿色通道,金史密斯从申报到新三板挂牌仅用5个月,较常规流程提速33% [6][9] 资本市场支持机制 - 三四板绿色通道机制使企业平均审核用时缩短至37.2个交易日(较常规节省1/3时间) [9] - 2024年上半年专板企业累计股权融资超30亿元,历史总融资额突破150亿元 [11] - 北京首创股权融资奖励政策,2023年发放近1000万元奖励165家企业(单家最高30万元) [12] - 2024年奖励资金总额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获得银行纯信用授信超1亿元 [11][12]
舒华体育V10+ AI跑步大师震撼上市,开启AI智跑新时代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820亿元,用户对科学高效运动需求呈现井喷态势[1] - 健身设备正经历从机械工具向智能健康管家的革命性跨越[1] 公司产品创新 - 舒华体育推出V10+AI跑步大师,深度融合AI技术与健身设备,提供全新跑步体验[1] - V10+搭载FlexAir变感跑台,可模拟5种跑感模式(橡胶跑道、柏油公路等),支持一键切换跑台软硬度[3] - 配备SRC专利跑姿监测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监测并调整用户跑姿,降低运动损伤风险[5] - 内置AI健身助手,根据用户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等数据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5] 产品技术优势 - 采用F级商用马达确保高强度使用下的稳定性,MULTI-DUAL-FLEX弹性双面跑板使寿命提升一倍[7] - 西门子SinamicsV20变频器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无顿挫变速提升舒适度[7] - 智感悬浮减震系统减少关节压力,无线充电等人性化设计优化用户体验[7] 行业影响 - V10+在2025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亮相引发行业关注,标志健身器材向智能化、人性化加速迈进[3][9] - 该产品是公司在AI运动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构建了完整的智能跑步生态[9] 公司战略 - 舒华体育定位科学运动服务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推出高品质智能化产品[9] - 未来将继续研发优质运动产品,推动健康生活发展[9]
研报金选丨寒冬or机遇?健身场馆缩水13%VS出口狂飙至458亿,龙头公司开始通过AI破局了
第一财经· 2025-07-04 01:30
体育产业 - 下游渠道经营业态变化催化行业洗牌,商业类健身场馆需求收缩13%,但长期趋势向好 [1][2] - 中国健身训练器材出口市场规模达458亿,制造比较优势突出 [1][3] - AI赋能产品提升龙头品牌竞争优势,智能化浪潮有望扩张头部品牌市场份额 [1][4] 机器人轻量化 - 轻量化技术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推动性能提升和应用边界拓展 [5][6] - 聚醚醚酮(PEEK)、碳纤维、铝镁合金及尼龙等高性能材料在轻量化中崭露头角 [5][7] - 电机、减速器、丝杠等核心部件轻量化方案取得显著进展,共同撬动千亿级市场 [5][8]
国泰海通|轻工:AI风起,健身器材产业智能化加速——健身器材行业首次覆盖报告
行业趋势 - 下游渠道经营业态变化催化行业洗牌,智能化浪潮有望进一步扩张头部品牌竞争优势 [1] - 商业类健身场馆需求收缩,2023年广义健身场馆数量为11.7万家,同比下跌13%,其中健身工作室下跌7.36%,泛健身类场馆下跌22% [2] - 健身会员人数及渗透率持续下跌,2023年跌至不足7000万人,覆盖率下降至不足5% [2] - 长期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将支撑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2] 出口市场 - 中国健身器材制造具备比较优势,2021年跑步机出口额达111.2亿元,一般体育活动用品出口额207.9亿元,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出口总额458.5亿元 [3] - 2022年出口额有所回落,2023年恢复增长趋势 [3] - 国内产业链通过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充分打开出口市场 [3] 智能化与竞争格局 - AI赋能产品,龙头品牌竞争优势有望扩张 [4]
英派斯(002899):联手李未可进军AI眼镜赛道,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国投证券· 2025-07-03 0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英派斯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7.02 元 [3][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派斯 2024 年 10 月拟投资 1000 万元用于李未可科技产品迭代升级,双方计划设合资公司,以 AI 智能眼镜为切入点打造智能运动装备产品系列,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1] - AI 眼镜市场潜力大,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英派斯与李未可合作可优势互补,开拓运动健康智能化新蓝海 [2]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商用、户外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Q1 业绩稳健增长,采取 OEM/ODM 代工与自主品牌并行战略,海外收入占比达 79%,新产业园已全面投产并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3][6] - 预计英派斯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对应 PE 为 30.2x、24.1x、19.9x,给予 25 年 35xPE,目标价 27.02 元 [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合作布局 - 2024 年 10 月英派斯拟投资 1000 万元用于李未可科技产品迭代升级,双方计划设合资公司,英派斯持股 40%,专注智能运动装备业务,以 AI 眼镜为切入点打造产品系列,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1] 市场潜力 - IDC 预测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运动健康监测和户外交互成核心应用场景,为专业运动品牌带来机遇 [2] 公司业务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商用、户外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36.49%、36.03%,家用产品营收同比下降 31.56%;25Q1 营收 2.91 亿元,同比增长 21.91%,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增长 2.19% [3] - 构建“经销 + 直营”销售网络,拓展政府采购和电商渠道,采取 OEM/ODM 代工与自主品牌并行战略,海外收入占比 79%,直接出口美国业务约占总收入三分之一,关税成本主要由客户承担 [3][6] - 新产业园 2024 年四季度分批投产,已全面投产并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13.25、15.46、17.39 亿元,同比增长 9.16%、16.71%、12.47%;归母净利润为 1.14、1.43、1.73 亿元,同比增长 4.57%、25.04%、21.02%,对应 PE 为 30.2x、24.1x、19.9x [6][8] 业务板块预测 - 商用产品:25 - 27 年营收增速有望达 7.16%、15.09%、9.90%,毛利率维持在 30% - 33%区间 [9] - 家用产品:25 - 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4.66%、2.77%、2.77%,毛利率稳定在 35% [9] - 户外产品:25 - 27 年收入增速达 16.56%、23.60%、23.60%,毛利率维持在 35% [9] - 其他:25 - 27 年业务收入增速为 30%、30%、30%,毛利率维持在 10% [9]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 选取共创草坪、博士眼镜、康耐特光学为可比公司,2025 年可比公司平均归母净利润 4.22 亿元,对应 PE 估值 37.7x,英派斯通过投资李未可科技跨界转型,给予 25 年 35xPE,目标价 27.02 元 [10]
深化欧洲市场布局:舒华体育亮相英国Elevate全球健身展
公司动态 - 舒华体育携多款高端商用健身产品亮相英国伦敦Elevate全球健身展,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1] - 展会期间对接多家欧洲健身连锁品牌、区域代理商及专业经销商,为建立稳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奠定基础 [1] - 舒华国际业务迅猛发展,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9] 产品展示 - 集中展示商用健身旗舰产品,包括88力量系列、89力量系列以及9100有氧系列等 [3] - 9100有氧系列包含高端商用跑步机、椭圆机和健身车,曾服务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顶级赛事 [7] - 88系列由研发团队与世界冠军联合打造,专注于提供精准的运动轨迹和符合人体工学的阻力曲线 [7] 市场反响 - 产品以其卓越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性能,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驻足体验和咨询 [3] - 舒华产品以智能互联、质量可靠、品类齐全的核心优势,持续获得全球客户的广泛信赖 [7]
新华视点|科技、创新、绿色激发产业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6-20 06:53
健身器材产业集群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聚集2986家健身器材企业 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市场份额 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产业集群占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 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5% 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 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提高效率 在研发生产及智能化应用方面不断突破 [1] - 宁津县举办健身器材展览会 300余家企业参展 展示4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 吸引1000余家国内外采购商 [1] 海水淡化产业 - 山东省已建成53处海水淡化工程 日产规模达86.7万吨 居全国前列 [3] - 滨州市无棣县采用双膜海水淡化技术 将海水净化为工业淡水 副产浓盐水实现高效利用 形成循环利用模式 [2] - 海水淡化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同时延伸出盐化工产业链 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2] 船舶动力装备 - 青岛船舶动力企业构建多燃料类型全功率段产品体系 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动力装备高端化国际化 [3] - 中船发动机应用焊接自动化组装无人化技术 为21万吨级散货船建造氨燃料发动机 实现技术突破 [3] - 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商用船舶 近年来订单保持增长态势 [3]
“苏超”火爆出圈,“粤超”、“川超”接踵而至,透露哪些信号?一文详解(附公司)
财联社· 2025-06-14 13:55
体育赛事热潮与区域联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自5月10日开幕后吸引超18万球迷现场观赛,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大幅增长,多地因观赛需求升级更换场地设施[1] - 四川省体育局宣布将借鉴"苏超"经验推出"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完善赛事体系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1] - 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赛季举办16支球队参赛的"粤超"联赛,目前处于预报名阶段[1] 体育产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从2019年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CAGR达5.7%,政策支持持续强化[2]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2025年经常锻炼人口比例达38.5%,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5万亿元[4] - 社交媒体健身相关内容作品量同比增186%,互动量增23%,带动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市场发展[4] 年轻群体健身消费特征 - 年轻人健身主要动机为控制体重(40.3%)、提高新陈代谢(39.3%)和缓解压力(29.2%)[5] - 平均每周健身3.3次,单次时长1.3小时,超半数单次超1小时,健身成为生活方式象征[5] - 74%选择"平替"健身装备,女性月均花费996.3元高于男性755.8元,多场景适配成消费关键词[6] 运动器械行业格局 - 运动器材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多元渠道,产品呈现智能化与场景化趋势[6] - 舒华体育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系统智能跑步机,实现数据互联和个性化计划制定[6] - 全球高端市场CR4达70.3%(爱康等国际品牌主导),本土企业通过OEM/ODM+自有品牌参与竞争[6] 运动营养品市场发展 - 功能饮料市场2019-2024年CAGR8.3%,运动饮料占比33%,电解质饮料因居家健身需求崛起[7][8] - 康比特电解质冲剂等本土产品凭借功能性走红,斯维诗等国际品牌主导蛋白粉品类[8] 户外服饰市场变革 - 中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从2019年539亿元增至2024年1027亿元,CAGR13.8%[9] - 国产品牌增速17.8%超国际品牌12.1%,线上渠道占比从29%提升至38%[9] - Lululemon通过场景化营销吸引泛运动人群,Keep用线上活动增强用户粘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