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制造

搜索文档
贝士德新建天津工厂开工奠基:一期项目年产2000台吸附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6-25 07:09
天津工厂建设 - 贝士德吸附仪器天津工厂一期项目开工,规划年产2000台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建筑面积约10000㎡,产能远超北京工厂[2][10] - 工厂定位为研发制造基地,深度参与设计以契合吸附类仪器生产需求,包括气体供应、恒温、洁净车间等定制化设施[10] - 建设目的包括吸引人才、解决员工安家落户问题,促进技术积累与创新可持续发展,实现多方共赢[9] 公司发展战略 - 专注吸附表征仪器领域,拥有全系列全球领先的吸附表征解决方案,未来3-5年目标建成国际领先的研发制造基地[14] - 不涉足非吸附领域市场,强调专注度与专业性以实现全球化突破[14] - 核心战略包括提升产品性能、定制化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并拓展欧洲、北美高端市场,设立区域代理与服务中心[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近年推出的BSD-660系列全自动高通量比表面积及微孔分析仪成功占领高端市场,解决客户痛点并创造研发价值[12] - 国产替代背景下强调提升"内功",包括仪器准确性、稳定性、创新性及技术服务,认为政策推动有限,用户更关注性能[12] - 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性能与服务优势建立差异化竞争力[12] 市场定位与全球化 - 国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但海外份额较低,新工厂将加速国际化进程[11] - 全球化路径包括产品认证、本地化适配、核心部件性能对标国际标准[11] - 坚持吸附表征细分领域深耕,通过迭代更新巩固技术领先性[14]
八成营收下滑,近3年跨国仪器巨头在华业绩大起底
仪器信息网· 2025-06-23 08:18
跨国仪器企业在华业绩表现 - 2024年跨国仪器企业在华营收普遍下滑,仅默克实现5.8%增长,其余企业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4] - 2024年华营收超10亿美元的企业共3家:默克(32.98亿)、丹纳赫(28.05亿)、安捷伦(12.20亿) [4][5][6][7] - 营收前五名企业:默克(32.98亿,+5.8%)、丹纳赫(28.05亿,-10.8%)、安捷伦(12.20亿,-11.6%)、岛津(6.30亿,-8.5%)、梅特勒-托利多(6.22亿,-12.1%) [5][6][7][8] - 超八成上榜企业2024年在华营收同比下降,部分企业连续两年下滑,如因美纳(2023年-18.6%,2024年-19.8%) [8] 跨国企业在华业绩占比变化 - 安捷伦2024年在华业绩占比18.74%,同比下降7.2%,较2022年21.89%的高位明显下滑 [9] - 梅特勒-托利多2024年在华占比16.06%,较2022年21.02%下降明显 [9] - 丹纳赫2024年在华占比11.75%,同比下降10.7% [9] - 部分企业占比逆势增长:rivvity2024年在华占比16.33%,同比上升41.0% [9] 历史业绩对比分析 - 2022年跨国企业在华业绩呈现暴增态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0] - 2022年安捷伦在华营收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岛津营收6.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10] - 赛多利斯2022年在华营收5.1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显著 [10] - 艾本德2022年在华营收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68% [10] 企业具体表现分析 - 丹纳赫2024年约12%销售额来自中国,受中国政策环境影响显著 [11] - 沃特世2024年在华销售额3.97亿美元,较2022年5.65亿美元下降30% [12] - 安捷伦业务下滑主要源于制药市场客户资本支出压力 [12] - 梅特勒-托利多2024年在华业务占全球销售额16%、总利润29%、全球产量30% [13] 市场环境变化因素 - 国内仪器企业技术快速提升,部分国产高端仪器性能接近国际水平 [14]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成本 [14] - 跨国企业加速战略调整,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和本地化生产 [15] - 中国市场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长期潜力仍被看好 [15]
富煌钢构终止11.4亿关联收购中科视界 净利已连降3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03:24
交易终止公告 - 富煌钢构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中科视界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原因为市场环境、交易周期及二级市场因素变化 [1] - 交易终止不涉及违约责任,不会对公司现有经营及中小股东利益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交易标的评估 - 中科视界100%股权评估值为11.4亿元,较基准日净资产增值7.49亿元,增值率191.22% [2][3] - 交易作价11.4亿元,其中70%以股份支付(7.98亿元),30%以现金支付(3.42亿元),发行价4.30元/股 [3][4] 交易支付结构 - 富煌建设作为最大交易对方,获得3.97亿元对价(39.45%股权),其中股份对价3.23亿元,现金对价0.75亿元 [4] - 其他主要交易对方包括孟君(2.78亿元对价)、吕盼稂(0.93亿元对价)等17方,合计支付11.4亿元 [4] 配套融资计划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发行股份不超过总股本30% [5][6] 关联交易与股权结构 - 富煌建设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33.22%),杨俊斌为实际控制人 [6][7]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富煌建设同时为中科视界控股股东(控制76.27%股权) [6][7]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中科视界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1.91亿元、2.2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2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2亿元、0.42亿元 [9][10] - 业绩承诺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57亿元,其中2027年目标0.73亿元 [10]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 富煌钢构2025Q1营收9.33亿元(同比+1.65%),扣非净利润0.15亿元(同比+40.98%) [11] - 2024年营收39.37亿元(同比-15.06%),净利润0.51亿元(同比-46.5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63亿元(同比+215.08%) [12]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钢结构制造,标的公司主营高速视觉测量技术,两者无显著协同效应,但有助于向高科技领域转型并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13] 交易性质与中介机构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重组上市,独立财务顾问为华泰联合证券与国元证券 [14]
巨额资金涌入!估值洼地+政治经济稳定 英国并购市场迎爆发日
智通财经· 2025-06-12 08:30
英国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 周一有超过100亿美元并购资金投入英国企业 创今年单日交易最活跃记录 [1] - 低估值和相对稳定性吸引高通 欧莱雅等跨国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参与竞标 [1] - 市场波动后的交易窗口期出现 企业担忧未来美元贬值或英镑升值增加交易成本 [1] 并购交易数据表现 - 今年已有30家估值超1亿英镑的英国公司被收购 超过去年同期的26家 [1] - 已公布交易总额达240亿英镑 低于去年同期的360亿英镑 [2] - 今年最大交易包括Advent 37亿英镑收购Spectris和高通18亿英镑收购Alphawave [5] 估值差异与收购动机 - 富时100指数与标普500指数估值差距从1月的49.5%收窄至41% [2] - 英国公司估值低于欧美同行 管理层更倾向接受收购要约 [2] - 科技和房地产行业成为今年交易最活跃领域 [6] 英国市场吸引力因素 - 经济环境改善 监管政策可预测性增强 [4] - 贸易协议显示商业开放态度 四年内无大选保证政治稳定 [5] - 英镑强势未抑制投资 全球投资者希望赶在物价上涨前完成交易 [5] 行业专家观点 - 关键基本面因素有利 包括利率前景可预测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改善 [5] - 主权量子网络等地缘政治因素增加收购吸引力 [1] - 预计并购活动将保持当前发展速度 [6]
钢研纳克:多品类科学仪器销量领先,检测服务覆盖全国八大基地
仪器信息网· 2025-06-06 06:0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检测分析仪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能力验证服务、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等服务[3] - 公司在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公信力,是国内钢铁行业权威检测机构和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测试研究机构之一[3] - 公司已获批筹建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9,767.42万元,同比增长15.6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502.23万元,同比增长15.37%[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06.40万元,同比增长7.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08.11万元,同比增长33.28%[4]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国布局8大检测基地(北京、昆山、成都、沈阳、青岛、西安、涿州、株洲),服务覆盖能力较好满足客户需求[2][5] - 检测业务重点布局航空航天、核电等高温合金材料检测需求较大的领域,同时拓展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检测[10][8] 仪器业务 - 仪器产品覆盖8大类60多种科学仪器,包括原子发射光谱类、质谱类、气体分析类等[6] - 火花直读光谱仪获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气体分析仪、ICP光谱仪等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BCEIA金奖[6] - 未来将提升基础型产品品质,扩大扫描电镜、ICP-MS等高端仪器市场占有率,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8] 行业前景 - 检测分析仪器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国际形势变化加速国产化进程,为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商带来发展机会[7] - 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检测需求持续增长[9] 发展战略 - 检测业务方面将挖掘客户多元化需求,加强精益管理,推进自动化检测[8] - 仪器业务方面将提升产品品质,扩大高端仪器市场份额,提升智能化水平[8]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近些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均超过30%[11]
国产好仪器有奖调研 vol.9
仪器信息网· 2025-05-31 13:38
国产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推动产业从模仿式创新(Me too)向性能优化(Me better)和差异化创新(Me different)跃迁,奠定生命科学设备自主可控基础 [1] 国产好仪器项目概况 - 项目运营十年,基于"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原则,从上千台候选仪器中精选400多款性能稳定的国产设备 [2] - 升级版调研通过深度用户反馈挖掘需求,帮助用户高效匹配产品 [2] 参与调研仪器案例 - **SPEVA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睿科集团产品,采用二维码参与机制 [6] - **BEH-500半导体制冷恒温恒湿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产品,调研参与者可获奖励 [9] - **FT-660全自动索氏脂肪提取仪**:广州格丹纳仪器产品,配套有奖调研活动 [10] 用户调研激励机制 - 基础参与奖:填写问卷用户可抽定制吸管玻璃杯 [3][5][9][10] - 有效问卷奖:经认定的有效反馈额外奖励15元话费 [3][5][9][10]
国产好仪器有奖调研 vol.8
仪器信息网· 2025-05-31 00:32
国产仪器发展 - 国产替代推动产业从模仿创新向差异化创新跃迁 奠定生命科学设备自主可控基础 [1] - "国产好仪器"项目十年间从上千台候选仪器中精选400多款性能稳定的优质产品 以用户真实反馈为核心评价标准 [2] 用户调研活动 - 调研升级为针对性深度访谈 旨在筛选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仪器产品 [2] - 参与者可抽取定制吸管玻璃杯 有效问卷用户额外获15元话费奖励 [3][4][5][6][7] 重点仪器产品 - 菁工仪器JZ-3000T全自动二氧化硫蒸馏仪 [4] - 闪谱生物SuPerMax 3100型多功能酶标仪 [5] - 宝德仪器BCOD-60A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6] - 美谱达仪器M5比例双光束脉冲氙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
海能技术(430476):北交所信息更新:下游拓展+色谱光谱系列支撑增长,2025Q1营收同比+38%
开源证券· 2025-05-29 0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3.10亿元同比下滑9.06%,归母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下滑70.99%;2025Q1营收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归母净利润-51.94万元 看好公司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及国产替代工作,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7/0.53/0.64亿元,对应EPS为0.55/0.62/0.7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27.8/23.0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7.18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9.80/6.00元,总市值14.63亿元,流通市值13.85亿元,总股本0.85亿股,流通股本0.81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413.86% [2] 产品销售情况 - 2025Q1有机元素分析系列、样品前处理系列在多领域开拓新用户收入增长大;2024年海森仪器药品检测仪器导入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25Q1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市场投入加大收入增长大,其关键性能等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达国外主流产品同等水平,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有望成重要营收增长点;2024年GC - IMS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多行业实现业务突破 [5] 政策影响 - 国家鼓励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强对国产科学仪器支持,高校设备更新正在进行,海关、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下半年开始,有望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1|310|376|439|504| |YOY(%)|18.7|-9.1|21.2|16.7|1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13|47|53|64| |YOY(%)|1.4|-71.0|258.3|12.4|21.0| |毛利率(%)|67.0|64.6|65.1|64.9|64.8| |净利率(%)|11.2|1.9|10.8|11.2|12.2| |ROE(%)|7.5|1.2|8.2|9.2|10.6| |EPS(摊薄/元)|0.53|0.15|0.55|0.62|0.75| |P/E(倍)|32.5|112.0|31.2|27.8|23.0| |P/B(倍)|2.9|3.1|2.9|2.7|2.5| [7] 财务预测摘要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376百万元,营业成本131百万元等 [9]
用户实测报告:3i新品奖获奖仪器“北分瑞利SP-5220气相色谱仪”
仪器信息网· 2025-05-28 06:52
3i奖评选活动 - 2024年度3i奖评选活动历时一年,共有270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871台仪器新品,最终15台仪器获奖 [2] - 评选宗旨是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创新性突出的仪器产品,鼓励厂商推出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新品 [2] - 3i奖始于2006年,由仪器信息网和我要测网联合举办,设有12类奖项,依托业内权威专家和数千万用户进行评审 [9] SP-5220气相色谱仪获奖情况 - 北京北分瑞利SP-5220型气相色谱仪(内置冷原子荧光检测器)荣获2024年度3i奖 [2] - 该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稳定性和快速升温等创新点 [1] - 用户反馈其操作界面简洁,部件维护更换方便,数据稳定可靠,已成为实验室核心分析设备 [3] SP-5220技术特点 - 显著创新在于模块化设计、压力和温度控制的高稳定性 [7] - 柱箱升降温速度快,程序升温重复性优秀,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7] - 智能预警系统能够减少意外停机,缓解实验室大批量样品分析压力 [7] SP-5220应用表现 - 主要用于作物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化合物分析,如脂肪酸、溶剂残留及食品酒精检测 [3] - 高灵敏度FID完成大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准确分析 [4] - 优异分离性能为溶剂残留检测方法建立提供可靠保障 [4] - 出色完成国产仪器验评工作,增强用户对国产仪器信心 [6] 用户改进建议 - 软件交互界面需优化,数据分析批处理功能较基础,定性定量重复性分析操作繁琐 [8] - 建议提供更详细故障代码诊断手册以提升用户自主维护能力 [8] - 针对农业领域常见样品开发专属方法包可提高操作便捷性 [8]
海能技术(43047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2: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430476,证券简称海能技术,公告编号 2025 - 062 [1] - 2025 年 5 月 19 日通过中证网“中证路演中心”召开 2024 年年度报告暨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说明会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张振方、董事兼总经理徐渊、董事会秘书宋晓东、财务负责人崔国强、保荐代表人马婧瑶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坚持多品牌多品种策略,有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四大系列产品,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为优势单品,是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 [5] - 液相色谱仪关键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达国外品牌主流产品同等水平,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气相色谱 - 离子迁移谱联用仪性能独特,市场推广前景广阔,色谱光谱系列成营收主要增长点 [5] 行业趋势与公司举措 - 国内科研仪器市场需求 80%以上依赖进口,色谱、质谱等进口依赖度高达 90%以上,科学仪器需实现自主可控 [6] -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理念,研发投入连续 8 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 20.8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50 余项,其中软件著作权 86 项,贯彻全产业链制造模式 [6] 公司发展目标与规划 - 未来聚焦核心业务,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人均产值为目标,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细分领域领先的科学仪器服务商 [5] - 2025 年继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推进业绩增长 [1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3.10 亿元,同比减少 9.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07.17 万元,同比减少 70.99% [11] -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 37.85%,向好趋势明显 [11][20] 公司人才策略 - 2024 年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岗位和平台,对外引进高素质人才,对内强化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成就计划”选拔应届生,员工总数净增加 18 人 [12] 公司股东回报 - 连续 5 年实施现金分红,连续 3 年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资金超 7000 万元 [8][14][15] - 部分高管放弃期权行权,维护股票市场价值 [14] 公司技术创新 - 2025 年 2 月控股子公司白小白科技获“一种 AI 驱动的全自动物联清洗单元及清洗方法”等两项发明专利,公司推进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17][18] 公司合作项目 - 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海能技术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已完成团队组建,推进研发工作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