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

搜索文档
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
新华网· 2025-05-20 16:15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的跃升 [2] - 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正在布局建设中试基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破解转化梗阻,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 - 河南省将紧抓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推动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3] 农业与粮食安全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辉隆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运用无人机飞防作业、"一喷多促"等手段,精细开展田间管理,为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3]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 - 龙门石窟研究院将把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转为预防性保护,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和材料,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 [4] - 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将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把出土文物以最好状态呈现给观众,让中外游客更好感受中华文明 [4] - 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通过打造诗词文化聚集地、推出"重走诗人足迹之旅"等活动,增强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5] - 山西应县木塔将积极探索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通过设置展板、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吸引游客,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路子 [5] 基层治理与民营经济 -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东彰仪村组织党员带领村民积极发展蔬菜、制种等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6] -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6] - 荣程集团将守法善经营,加强风险防范,推动企业健康成长 [7]
证券代码:002159 证券简称:三特索道 公告编号:2025-1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20 00:15
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2年12月1日和12月19日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收购崇阳三特隽水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关联交易事项[2] - 同时审议通过转让隽水河公司部分资产及崇阳三特隽水河生态农庄开发有限公司49%股权事项[2] - 因隽水河公司名下两宗住宅用地性质与公司经营理念不符,以1,520万元价格转让给崇阳旅业公司[2] - 截至2023年1月,交易款项已全额收到,仅剩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未完成[2] 交易进展 - 公司移交了两宗涉房用地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但因崇阳旅业公司开发投资不足25%,导致过户手续未完成[4] - 2024年10月,隽水河公司收到政府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书,补偿价格为原土地出让金1,520万元[5] - 崇阳旅业公司委托隽水河公司签署《土地使用权收回协议》并办理相关手续[5] - 隽水河公司承诺收到土地款后及时支付给崇阳旅业公司,并扣除相关税费[5] 协议签署与款项支付 - 隽水河公司与崇阳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正式签订《土地使用权收回协议》,并收到1,520万元土地款[6] - 协议要求隽水河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移交土地使用权证并配合变更登记及注销工作[6] - 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后将完结土地使用权转让事项[6]
【汉中】略阳徐家坪: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59
旅游业发展 - 徐家坪镇依托宝成铁路历史文化和嘉陵江古栈道等资源,建设了宝成铁路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形成集观光、休闲、康养、研学、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景区 [2] - 2024年徐家坪景区接待游客约49万人次,带动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2] - 景区正在筹备创建国家4A级景区,计划开发蚕桑文化研习、重走红军路、农事体验等多条精品研学路线 [2] - 景区已成为略阳县返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十几家,返乡创业青年增多 [2] 农业与农旅融合 - 徐家坪镇以桑园、樱桃园、枇杷园、薯香园、梯田生态园、核桃园"六园"为支撑,发展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模式 [3] - 周家坝村以果蔬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新建红薯加工生产线并引入电商企业,带动3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6] - 预计2024年周家坝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5万元 [6] 蚕桑产业升级 - 徐家坪社区引进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发展蚕桑产业 [4] - 公司建设600平方米产品加工车间,引进桑叶茶、桑果酒生产线2条,2023年生产桑叶茶、蒲公英茶10余吨,桑果酒50余吨 [5] - 2023年蚕桑综合产值达3200万元以上 [5] 区域协同发展 - 徐家坪镇以徐家坪社区上坪组为核心,辐射带动朱儿坝村、周家坝村、街口村、明水坝村实现"1+4"组团式发展 [6]
成立6天公司拍得水库经营权,“程序合法”只是底线丨中听
搜狐财经· 2025-05-09 01:20
交易概况 - 江西黎河鲢语智慧农业产业有限公司以每年1300万元价格拍得洪门水库20年承包经营权 [1] - 公司成立仅6天(核准日期2025年4月24日),注册资本1500万元且为认缴状态 [1] - 总承包费用2.6亿元(20年×1300万/年),叠加旅游投资要求后总投入达3.6亿元 [6] 交易程序争议 - 当地农业农村局称拍卖程序合法合规,但未公开资质审查标准及履约能力评估细节 [4] - 未回应如何确保新设企业具备资金实力、技术能力及长期履约可靠性 [4] - 关键监管信息缺失引发公众对"小蛇吞大象"模式的质疑 [4] 投资与盈利挑战 - 第一年需投入至少1.13亿元(含首年承包费1300万+旅游项目1亿) [6] - 20年承包期内年均净收益需达1800万元才能覆盖3.6亿元总投入 [7] - 水上运动中心等旅游项目行业平均回收周期为5~8年,前期现金流压力显著 [7] 潜在经营风险 - 旅游开发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面临投入大、产出少的长期亏损 [7] - 若企业无力履约,可能导致国有资产闲置或生态环境损害等社会成本 [7] - 认缴制注册资本与数亿元实际资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6]
电广传媒投资的安化茶马古道第一站开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04:14
项目概况 - 安化茶马古道第一站开业仪式于4月29日举行 该项目由电广传媒与安化县政府联合投资打造 升级后将于"五一"假期正式营业 [1] - 项目总投资超2亿元 涵盖茶马古道第一站 陶澍隔壁悬崖精品客栈 芒果青年客栈 芒果田园 川岩江水陆两栖越野车等新业态 [2] - 2022年6月公司与安化县政府达成全域旅游框架合作协议 成立安化芒果文旅投资有限公司 启动茶马古道风景区升级计划 [1] 项目定位与特色 - 项目突破传统复原模式 采用主题公园思路规划设计 打造"微度假 慢生活 轻冒险 类戏剧"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1] - 全国首家运用芒果IP赋能的休闲度假主题酒店芒果山乡客栈于2024年1月3日亮相 融合《快乐大本营》《亲爱的客栈》等综艺元素 [1] - 项目依托芒果IP资源优势 运营经验和品牌力 叠加"媒体+文旅"创新驱动 历时三年精心策划打磨 [2]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新文旅"战略纵深推进 坚持"一手抓产品 一手抓资源" 以芒果IP创新打造芒果味旅游度假产品 [2] - 通过"三湘星光行动"快速成长为湖南文旅产业主力军 已成功打造湘潭万楼 衡阳东洲岛等文旅标杆项目 [2] - 项目将激活安化旅游资源 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推动"万里茶道"从"保护"迈向"活化"新阶段 [1][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正推进二期项目开发 包括思幽谷溯溪 冒险乐园等特色产品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文旅体验 [3] - 目标将安化茶马古道打造为国内新晋旅游目的地与全域旅游示范样板 [3]
安化茶马古道惊艳重启 电广传媒携手安化县政府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3:42
公司动态 - 电广传媒与安化县政府联合投资的茶马古道景区于4月29日重启开业,推出茶境山街、悬崖缆车、关岩峡谷、水街四大创新产品 [1][3] - 项目历时三年攻坚,突破峡谷施工等难题,是"媒体+文旅"创新模式的实践,旨在激活当地旅游资源并助力乡村振兴 [3] - 公司通过安化芒果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超2亿元,打造了茶马古道第一站、芒果青年客栈等新业态,并规划二期项目如思幽谷溯溪、冒险乐园 [4] 战略布局 - 茶马古道项目是电广传媒"三湘星光行动"与安化县"茶旅文体康"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度融合 [3] - 公司依托芒果IP资源与媒体宣推优势,将茶马古道定位为国内新晋旅游目的地与全域旅游示范样板 [4] - "新文旅"战略纵深推进,以芒果IP创新打造旅游产品,文旅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5] 市场推广 - 开业仪式通过湖南经视、爱奇艺等20余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以"安化茶马古道尘封多年五一重启"主题引发全网期待 [4] - 景区计划在"五一"假期以全新面貌迎客,结合独特场景与创新玩法开启文旅消费新热潮 [1][4] 行业影响 - 茶马古道重启拉开安化县乡村旅游推广季序幕,未来将以景区为核心串联全域资源构建旅游网络 [3] - 公司已成长为湖南文旅产业主力军,成功打造湘潭万楼、衡阳东洲岛等标杆项目 [5]
人造古镇,正在批量关门
投资界· 2025-01-12 07:43
消费趋势变化 - 张家界旅游集团旗下大庸古城陷入严重亏损,2024年上半年亏损6116万元,其中大庸古城亏损6438万元 [4] - 大庸古城总投资24亿元,试运营三年半累计亏损5.47亿元,2024年上半年日均游客仅十余位 [7][8][9] - 全国人造古城镇普遍面临困境,403个特色小镇被整改淘汰,419个问题小镇被撤销 [11] 人造古城镇现状 - 大庸古城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四分之一),但营收主要依赖停车场,运营公司已进入重整程序 [9] - 河北遂城镇等真古镇因开发商注销导致项目搁置,河南曾国古城等仿古项目因缺乏历史底蕴而"查无此城" [11][12] - 济南宋风古城(652亩)烂尾,湖南桃花源古镇(1600亩)从盛转衰近乎空城 [14] 古镇热潮起源 - 乌镇通过商业化改造成功转型,2016-2019年客流量达千万级,年净利润最高8.07亿元 [16] - 中青旅复制乌镇模式打造的古北水镇2014年开业首年即盈利 [17] - 全国现存2800多座开发中古城镇,超过3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数量 [18] 行业问题分析 - 51.3%游客认为古镇高度同质化,38.5%认为建筑风格雷同 [23] - 大庸古城等项目因缺乏文化IP(如古庸国历史认知度低)和精准定位导致失败 [26][27] - 湖南桃花源古镇投资50亿元,按乌镇盈利水平需25年回本,反映行业普遍存在资金回收周期过长问题 [27] 成功案例对比 - 乌镇通过戏剧节、木心美术馆等差异化内容实现持续盈利,而非依赖仿古建筑 [27] - 国家发改委2018年淘汰整改822个问题小镇,显示粗放式开发模式不可持续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