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服务

搜索文档
【咸阳】高新区获批建设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
陕西日报· 2025-08-11 23:08
据介绍,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咸阳高新区分中心建成运行后,将为区域内符合预审产业领域的 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审查周期将缩短9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审批周期可由16.5个月大幅压缩 至2个月左右,可极大降低企业专利申请的时间成本。 截至目前,咸阳高新区内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33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12件,3年实现翻 番;累计实现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2.27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45件。(记者 张乐佳) 同时,分中心还将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保护协作、导航运营等服务,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 占先机,为咸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的动力。 "自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以来,咸阳高新区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推进 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提升创新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 理、服务全链条提升,切实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 撑。"咸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8月6日,记者从咸阳高新区获悉:日前,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正式函复同意咸阳高新区开展陕西省知 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建设。 ...
【西安】推出系列奖补政策
陕西日报· 2025-08-11 23:01
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政策 - 对高校、科研机构按高价值发明专利及开放许可增量排名给予年度奖励 [1] - 对新获中国专利奖、陕西省专利奖的权利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1] - 鼓励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对首次获批国际专利、国际商标的权利人给予奖励 [1] - 对新获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的权利人予以奖励 [1] - 首次获批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权利人或其指定单位给予奖励 [1] - 首次获批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 [1]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持 -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就地转移转化,对在西安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实现专利交易的单位给予奖励 [1] - 对吸纳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成果的企业给予补贴,在西安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交易的额外享受奖励 [1] - 支持初创科技企业专利产业化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助 [1] - 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相关培育项目及新获批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给予资助或奖励 [1] - 对新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的企业给予重奖 [1]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 - 对交易服务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奖励,支持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2] - 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审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给予100万元资助 [2] - 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对相关培育项目给予资助 [2] - 对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试点并通过核验的单位给予奖励 [2] - 对为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的机构给予奖励 [2] 知识产权金融与维权支持 - 通过补贴奖励措施激励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2] - 通过补贴维权费支持企事业单位主动维权 [2]
嘉权动态丨解锁双引擎战略:深圳研讨会揭秘IP创利增效与降本赋能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26
资深IP战略顾问俞克非律师首先登台,拥有超过二十年跨国知识产权战略经验的他,精准切入企业IP部门的普遍困扰:如何向管理层量化知识产权的真实 贡献?俞律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构建财务量化模型的方法论,为将专利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董事会认可的"利润中心"提供了清晰路径。互动环节,他进一步 分享了应对海外知识产权挑战的策略,例如针对美国NPE诉讼可采取分阶段信息回复的拖延策略;对于恶意NPE,主动发起专利无效宣告(成本约15-30 万美元)是有效手段;同时提醒企业关注启动门槛(申请人需在美有产业基础)且周期短(平均18个月)的严苛"337调查"。 诉讼维权,化成本为利润引擎 具有丰富维权经验的叶琦炜律师随后登场。他结合代理的多起创行业判赔纪录案件(单案最高赔偿超百万),揭秘了如何将维权诉讼扭转为"利润引擎"。 叶律师详细阐述了高额赔偿的计算依据,如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或专项审计报告。针对线下设备专利侵权取证的普遍难题,他提出了创新方案:通过客 户现场公证结合销量逆向估算固定证据。他还分享了一个警示案例:某咖啡品牌因外观被一比一仿冒,虽法院判侵权成立,但和解金额未达预期,凸显策 略执行的关键。 筑牢防线,商标监控以小博大 8 ...
前7个月湖北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许可备案达1.2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9:23
人民财讯8月6日电,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7个月,湖北省数据知识产 权质押许可备案已达1.21亿元,为部分企业拓展了融资新渠道。首创覆盖全省的数据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工作站模式,依托湖北宏泰集团旗下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光谷联合产业交易所及其所属的17家市州子 公司,联合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共同构建起覆盖全省的"1+N"数据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工作 站"工作体系。 ...
重庆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来了 新增推进新兴领域著作权运用
中国发展网· 2025-08-04 12:31
中国发展网讯 雷云锋 记者袁琳报道 7月31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 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娄振新在对 其进行解读时介绍,该《条例》是我市第一部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标志性成果不够全、全链条 保护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法治建设较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推动建设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 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整体效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条例共6章55条,包括:总则、创造与运用、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社会共治、服务与管理、附则, 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机制 娄振新介绍,《条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机制。具体而言,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机制 进行了明确,规定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 题。 《条例》规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明确负有知识产权管理 职责的部门对七大类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的具体职责。同时,明确知识产 ...
苏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金秋”行动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8-04 00:31
在行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将完善维权援助体系,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作共享"的运行 机制;汇聚多元协作合力,引导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强化与合作单位协同联动;精准服务企业需求,通 过多种方式深入企业,提供定制化咨询指导,强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入驻展会设立服务站;强化 海外维权支持,发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苏州分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 导;深化培训宣传效能,针对不同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差异化培训。 随着行动的开展,一批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受聘上岗,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注入了新力 量,更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推动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矛盾。 近日,在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苏州市司法局的推动下,由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 中心牵头开展的2025年苏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金秋"行动正式启动,今年的"金秋"行动将汇聚各方力 量,推动苏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为创新主体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 本次行动聚焦苏州"1030"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需求,力争为不少于 100家企业提供定制化维权援助服务,重点覆盖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创新主 ...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待解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制定《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细化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关键环节措施 [1] - 试点工作旨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知产"变"资产",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2024年3月已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8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1] 试点工作关键挑战 - 知识产权价值公允评估是核心难题,直接影响银行放贷决策(抵押物价值评估决定贷款金额) [1] - 知识产权不同于房产等有形资产,价值评估困难导致放贷额度、资金价格等后续环节难以推进 [2] - 基层执行中风险与责权问题突出,收益风险平衡关系未理顺将制约政策落地效果 [2] 评估机制现状与突破方向 - 当前评估渠道包括银行内部评估和第三方机构评估,但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结果不稳定等瓶颈 [2] - 政府部门可提供数据/模型/系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智能化评估模型或用整体评价替代价值评估 [2] - 金融管理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对1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采用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确定价值,允许扩大内部评估范围 [3] 金融机构行动建议 - 商业银行需针对痛点优化评估方法、指标、系数,逐步扩大内部评估适用范围 [3] - 需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建设专业化处置平台,提高交易活跃度,推动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流转中心合作 [3] - 需科技界与金融界协同解决"登记难""处置难"等堵点,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
知识产权如何转化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解码实践样本(新华网)
新华网· 2025-07-31 08:30
数据知识产权发展 - 浙江省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以来已吸引27个省区市企业登记2.2万件[2] - 建成"数知通"平台累计推送数据知识产权7006件并落地转化1126件[2] - 全省累计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2] 专利转化运用 - 浙江省盘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10.2万件并为4.2万家企业"牵线"1171次[3] - 全国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累计有8777件专利成功落地转化[3] - 布局6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基地为企业授信融资63.8亿元[3] 区域创新成果 - 杭州市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78家[3] - 杭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6460.5亿元占GDP比重30.8%[3] -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实现五年连续增长[4] 产业赋能成效 - 浙江省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4] -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17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4] - 知识产权助力传统文化发展认定"非遗工坊"1500多家带动就业近600万人[4]
跑出成长“加速度” 知识产权“浙”样实践(人民网)
人民网· 2025-07-31 08:30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浙江实践成果 -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数字经济高地 在知识产权创造 保护 运用等领域持续突破 为全国提供鲜活样本 [1] - 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至15.4万家 有效发明专利达45.1万件 商标有效注册量达491.6万件 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年攀升 连续4年获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等次 [2] 创新生态建设与制度创新 - 通过"五个一"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编制发展路线图 颁布综合性地方法规 推进全链条集成改革(9项创新获评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设立覆盖所有门类的省政府知识产权奖 建立省市县三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网 [3] - 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五年实现翻番 [3] - 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 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 [4] 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57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20% 高于全国近7个百分点 [4] - 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 累计登记2.2万件 运用金额近77亿元 [4] - 2024年专利商标质押授信5197亿元 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使1.17万家中小企业受益 [4] - 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125件 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37家浙企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4]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建成21家国家级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24.6%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 平均获权周期缩至3个月内 [5] - 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县级 实行"简案快办" 办案周期压减50%以上 [5] - 创新"枫桥式"纠纷化解机制 2024年化解纠纷1.8万余件 查办侵权假冒案件7256件 [5] - 司法审判审限内结案率达99.4% 2019年实施"三合一"审判 2022年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试点 累计受理693件 审结644件 [5] 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支撑 - 实现PCT国际专利 马德里国际商标等工业产权三大服务体系保险全覆盖 [6] - 建成9家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和19家海外工作站 2023年重点案件指导率100% 挽回损失4亿多元 [6][7] - 行政执法"浙江方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作专题介绍 国际影响力提升 [7] 区域特色产业与融合发展 - 义乌市拥有有效商标22.2万件(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有效专利超3.9万件 设立集成34个事项的"一件事"平台 累计办理业务超9万件 减负超5000万元 [8] - 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 年产值破千亿元 打造"丽水山耕"等区域农业品牌 认定1500多家"非遗工坊"带动近600万人就业 [8] - 杭州市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 占GDP28.8% 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12.1万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9] - 建设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累计完成专利快速预审1.7万件 电商维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至1.5天 助力390家平台企业营收1.16万亿元 [9]
沈抚示范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首位
辽宁日报· 2025-07-29 01:07
知识产权发展 - 沈抚示范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1006件 同比增长46_2% [1]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_5件 位居全省首位 [1] - 规上工业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3_60件 高新技术企业3_13件 分列全省第二、第三位 [1] 创新主体表现 - 专精特新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7_62件 [1] - 瞪羚企业户均11_89件 独角兽企业达71_67件 成为区域创新主力 [1] 服务体系优化 - 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缩短至3-6个月 提供快速预审和维权援助服务 [2] - 商标窗口实现注册、变更、质押融资等业务即时受理 [2] - 建成知识产权数据库 开展企业对接与案例示范活动 [2] 生态建设举措 - 定期组织知识产权培训 提升企业专利布局能力 [2] - 联合省保护中心开展海外风险预警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