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体育促消费 河南在“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8-07 15:28
体育消费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82.85%居民参与体育消费 全省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403亿元 人均体育消费金额1429元同比增长1.81%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4.78% [2] - 2020-2023年发放健身优惠券1800万元带动体育消费5700多万元 2024年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4000多万元 [15] - 2024年安排3.7亿余元资金支持建设245个体育设施项目 2025年将投入9700万元体彩公益金建设更多场地设施 [6] 政策支持与设施建设 - 印发《河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6)》和体育赛事"三进"活动实施方案 聚焦赛事、文旅等新消费增长点 [4] - 城市社区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 体育设施完整居住社区占比达70% 乡镇和行政村农民体育工程达标率分别达96.3%、92.5% [6] - 129个公共体育场馆享受中央补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2023年上半年场馆客流达5050万人次 6月净增640万人次 [8] 赛事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2024年举办5743场次赛事活动参与人次超826万 包括农民篮球赛、横渡母亲河等群众性赛事 [10] - 引进世界摩托艇锦标赛、现代五项世锦赛等高水平赛事 打造"赛事+文旅"新模式 [10][22] - 第十四届省运会开闭幕式在遗址公园举办 世界斯诺克巨星在龙门石窟对决 创新文体旅融合场景 [22] 青少年体育与培训市场 - 2023年暑期集中开展30多场省级青少年赛事 20场社区示范活动和100场夏令营 [25] - 全省幼儿体操比赛吸引3062名运动员和6000多名家长 显著拉动当地住宿餐饮消费 [25] - 体育类培训机构达1000多家 弥补体校和学校体育不足 推动体育器材、服装等消费 [26] 消费券发放与效果 - 通过"美团"和"云闪付"平台发放消费券 覆盖1万多家商户 实际核销商家2419家 [17] - 优化暑期和冰雪季消费券发放策略 增加频次、调整面值、优化规则提升使用率 [19][21] - 注重社会公平和精准触达 所有有健身需求的群众均可公平抢券 [17]
力盛体育:8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财富证券、东吴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7 15:08
海南业务布局与定增进展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封关运作 公司计划打造国际化汽车运动和文化交流平台 吸引国内外汽车品牌开展新能源汽车展示及体验活动[2] - 公司将举办国际新能源汽车赛事 结合旅游资源培育本地赛车市场并带动消费 利用区位优势拓展东南亚合作[2] - 已投入自有资金1.47亿元建设海南国际赛车场 再融资项目持续积极推进[2] 上半年运营与赛事情况 - 上半年各项业务按年度赛历计划开展 包括国际级、国家级及区域级赛事 场馆业务持续运营赛车场及卡丁车场馆[2] - 高尔夫中巡赛自3月底取得授权后已举办多场赛事 具体数据需关注中报披露[2] - 下半年赛历场次较上半年增加 公司将积极推动赛事开展[2] 大体育领域战略规划 - 以赛车运动为基础 已拓展至高尔夫品类 后续可能介入网球、骑行、马拉松及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3] - 重点关注具商业价值及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 采取中长期全产业链拓展模式 包括衍生赛事IP、场地业务及赛品用品[3] 对外投资与科技布局 - 通过内生孵化与投资外延扩大赛事品类和产业链 关注体育科技领域优质标的[4] - 通过上海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持有鲸鱼机器人股份 该公司主营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4] - 赋能悦动天下优化治理及产品体系 "悦动圈"为专注体育运动的APP 拥有AI体育技术研发积累[5]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08亿元 同比上升3.27% 归母净利润644.15万元同比下降44.3%[5] - 扣非净利润526.29万元同比下降51.38% 负债率36.19% 毛利率30.08%[5] - 西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6129.00万 2026年8876.00万 2027年1.13亿[8] 机构关注与业务构成 - 2025年8月7日接受东方财富证券、东吴基金等10家机构调研[1] - 主营业务涵盖体育赛事经营、场馆经营、俱乐部运营、装备制造销售、市场营销及数字体育业务[5]
成都世运会今日开幕,“世界赛事名城”效应日益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8-07 13:30
赛事举办规模与成就 - 成都举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 来自112个国家或地区6679名参与者 其中运动员3942人 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2022-2025年连续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大运会、汤尤杯及世运会等顶级赛事 其中大运会是中国西部首次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 [5] - 世运会首次在城市中心完成火炬传递 启用27个场馆(18个改造+9个临时搭建) 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材料 [7] 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 成都提出"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方针 目标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 年办国际全国赛事50项以上 产业拉动效应超300亿元 [8] - 2023年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 世运会刺激酒店、餐饮、旅游、零售消费 并吸引体育制造业新赛道落户 [8] - 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20年805.02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1306.8亿元 2025年目标突破1500亿元 [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市委发布《决定》提出引育国际体育组织、申办高能级赛事、创办新兴运动赛事 [3] - 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推广南方特色冰雪运动及攀岩/飞盘等潮流项目 建设国家级户外运动目的地 [10] -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重点培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传媒等服务业及智能运动装备制造业 [10]
焦点访谈|赛事串起消费链条 体育赛事正在成长为带动区域发展新 “经济引擎”
央视网· 2025-08-07 13:2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这也是很多人 的真实感受。对于地方来说,接地气、有活力的各类体育赛事,正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联动发展。所以,综合体育赛事拉动消费,把赛事 流量变成经济增量,也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力方向。这样的赛事经济,给我们个人、给地方都带来了什么?如何让一场赛事成长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引 擎"?这热闹的背后,又有哪些冷思考呢? 清晨7点,数千名越野跑参赛者迎着晨光出发。这是今年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的收官之战。 这场赛事从6月中旬开始,每周末选取三亚周边市、县的一个标志性景区,举行一场越野跑。赛事用蜿蜒的赛道将周边景观串联在一起,选手们既能在海南 独有的雨林秘境中挑战自我,又能在黎村苗寨感受当地民俗文化。 有趣的体验让不少人从赛事第一站追到了第五站,很多人像眼前这一家三口一样,举家出动。赛事带火的,不只是赛道上的比拼,还有吃住行游娱购的全链 条消费。 是什么让一场赛事串联起一串消费链条?或许我们能在赛道上找到答案——这里的参赛者早已跳出了对赛事成绩的单一追求。有人穿着黎族织锦跑过雨林 ...
攀岩项目知多少?(秒懂世运会)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本届世运会是速度攀岩项目进入奥运会后的首次国际性综合赛事。近年来,中国速度攀岩运动员在国际 赛事中屡创佳绩,攀岩运动在国内普及度不断提高,攀岩场馆与俱乐部数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学校 将攀岩纳入体育课程或课外活动。本届世运会的举办,将为我国攀岩运动发展带来新机遇。 (本报记者 曾华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15 版) (责编:白宇、卫嘉) 攀岩是一项融合力量、技巧与策略的时尚运动,运动员需在人工或天然岩壁上,利用有限的支点向上攀 爬,完成跳跃、转身、重心转移等动作,最终抵达终点。攀岩不仅锻炼全身肌肉,还考验心理素质和应 变能力,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 本届世运会首次将攀岩项目金牌数增至6枚,设男、女个人速度赛(标准赛道)、四赛道赛及双人接力 赛。共有72名选手参赛,中国队因2024年国际攀联速度积分排名第一,将满额参赛。 中国攀岩队首次参加世运会是2009年,今年将是第三次参加世运会。为充分备赛,队伍在海南进行了4 个月集训,并通过多站世界杯积分赛选拔出男女各4名选手参赛。 ...
体育流量拉动消费增量 北京全年将举办上千场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8-06 14:56
赛事规模与规划 - 北京计划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其中精品赛事196项 实现周周有赛事 月月有亮点 季季有精彩 [1] - 围绕中网 WTT大满贯等高商业价值赛事及百队杯 木兰杯等青少年体育赛事 通过丰富消费场景 培育办赛主体 搭建宣传矩阵 优化服务保障等措施 将赛事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1] 消费场景与融合策略 - 在20余项赛事活动中设置消费场景 覆盖率超80% 通过文创产品打造 体育周边产品展销 运动体验互动等形式拓展融合消费新空间 [2] - 比赛期间嵌入美食体验 民俗文化 游戏体验等 推出酒店优惠套餐 门票减免或打折活动 消费券发放等惠民项目 [1] - 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让赛事走进商圈 景区 街区 同步举办体育博览会 [2] 经济效益与赛事成果 - 北京极限运动汇直接收入255万元 带动文旅商相关消费约1250万元 北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直接创收近百万元 带动相关消费3000余万元 [2] - 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3天售出门票1.8万余张 水立方上座率超9成 外省市观众超7成 票房收入超570万元 [3] - 2025世界女排联赛吸引4万余人观战 门票销售总额1080万元创国内排球赛事票房纪录 特许产品销售额超100万元 [3] 品牌联动与城市发展 - 组委会与周边奥运场馆 购物商圈及全聚德 东来顺等11个品类近150家品牌企业实现联动 [3] - 推进北京双奥国际赛事名城建设 充分发挥赛事+作用促进文商旅体融合 创新消费场景 [3] - 开展北京自行车联赛 腰旗橄榄球公开赛 登高大会等活动 挖掘赛事品牌价值 打造赛事IP [1]
中国网球公开赛:商业与产业并进的城市经济新抓手
北京商报· 2025-08-06 02:08
赛事消费增长 - 2024年中网综合消费达2500万元 同比增长40% [3] - 赛事商业化初显成效 正尝试打造城市经济新高地 [3] - 2023年恢复举办后探索"网球+"模式 带动亚奥商圈消费 [3] 赛事运营升级 - 2025年将升级为亚洲首个横跨三周的综合网球赛事 [4] - 国家网球中心日容纳量从4.5万人提升至6万人 [5] - 组建专业团队学习四大满贯经验 并在温网期间举办海外推介会 [4] 商业创新举措 - "五一"举办国网生活节 6月举办法网观赛派对 [4] - 衍生品品类扩展至8大类数百小项 目标增长3-4倍 [9] - 实施2+4+N战略:2场大型活动+4场大满贯观赛+N场日常活动 [13] 城市经济拉动 - 2023年吸引30万观赛人群 其中外地观众10-14万 外籍1.5万 [10] - 通过延长赛期至三周 预计2024年观赛人数进一步增长 [10] - 重点联动亚奥商圈 覆盖住宿餐饮等消费场景 [11] 青少年产业布局 - 将青少年赛事作为专题运营 首周聚焦青少年比赛 [14] - 青少年网球产业被视为赛事长远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5][15] - 中国网球人口增速领跑新兴市场 8月启动网球中国赛季 [10] 国际对标规划 - 参考澳网"国家节日"模式及温网历史传承经验 [13] - 现阶段与国际赛事在资源调动和组织能力上存在差距 [14] - 计划通过长期专业化团队建设提升运营能力 [14]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02:02
夜间经济业态升级 - 夜间生活从传统餐饮购物迈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多业态协同发展 有效拓展文化消费场景[4] - 夜经济推动城市空间更新 将附属空间转化为蕴含生活美学和历史审美的文化空间[8] - 供需平衡推动夜间文化消费浪潮 供应端创造新消费业态 需求端引导文化消费需求[8][9] 24小时图书馆发展 - 北京城市图书馆潞云筑24小时阅读空间提供热水/WiFi/免费座位 满足差异化学习习惯[5] - 上海和平公园24小时图书馆单日0-8点超100人次入馆 采用文化+生态融合模式[6] - 深圳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增至近40家 福田区实现街道全覆盖[6] - 南通大生书苑开办青年夜校 开展职业技能/法律知识/职场社交等培训服务[6] - 杭州葛巷未来社区推广24小时智能图书馆无人服务模式[6] 文体旅夜间消费 - 浙江城市篮球联赛联动体育赛事与消费场景 持门票可享餐饮/商圈/酒店/景区福利[7] - 开封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品牌 通过实景演出/夜市等业态丰富大宋不夜城产品谱系[7] - 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夜间消费新场景 同时激活夜经济与夜文化[7] 艺术夜校扩张 -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1500多门课程 涵盖生活美学/艺术入门/非遗传承/健康养生[10] - 开办至今推出2958期课程 线上线下受众约80万人次 设483个服务点[10] - 济南图书馆泉民夜校夏季班推出180余门课程 覆盖38个教学点提供4600个学位[11] - 成都30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夜校 单次费用40-60元 吸引上万人次报名[11] - 夜校满足知识技能/精神文化/社会交往需求 反映消费群体向精神消费转型的趋势[11]
伦敦世乒赛团体赛“扩军”至男、女各64队
新华网· 2025-08-06 01:42
原标题:伦敦世乒赛团体赛"扩军"至男、女各64队 此次赛制体系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在于小组赛阶段的分组安排。小组赛A阶段,由世界排名前七 的队伍以及东道主队组成,分为两组。这8支队伍将直接锁定32强淘汰赛席位,而他们在此轮循环赛的 名次,将决定淘汰赛阶段的种子排位。 小组赛B阶段,其余56支队伍分为14个小组,各小组第一名将获得直接晋级资格,此外还将有6支 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名队伍获得晋级资格。剩余的8支小组第二名队伍将通过淘汰赛争夺晋级名额,获 胜的4支队伍将进入32强淘汰赛阶段。 伦敦世乒赛团体赛将于2026年4月28日至5月10日举行。1926年,首届世乒赛在伦敦举办,国际乒联 于同年正式成立,这让本届伦敦世乒赛团体赛成为一场百年庆典。 本届赛事,男子、女子团体各64支队伍将首先开始小组赛阶段,分成16个小组,每组4队,进行小 组单循环赛。 国际乒联5日宣布,2026年伦敦世乒赛团体赛男子、女子团体项目将各有64支队伍参赛,较近年赛 事的40支队伍规模大幅扩容。 ...
全民健身日“晚报杯”重燃战火,“真刀真枪”的竞技组比赛来啦
长江日报· 2025-08-06 00:28
赛事概况 - 第三十一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竞技类赛事将于8月8日在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开赛,持续一周时间 [1][4] - 赛事设置精英甲、乙组,青训俱乐部甲、乙组,女子甲、乙组等6个组别,各组别将决出前八名 [4] - 竞技类赛事每场比赛都将分出胜负,若常规时间战平则通过点球大战决胜 [4] 参赛情况 - 普及类和初、高中组比赛于7月20日至30日进行,吸引近700支队伍报名,为近年来参赛队伍最多的一届 [4] - 参赛学校分布广泛,包括恩施、孝感、安陆等地球队,反映赛事影响力提升 [4] - 竞技类赛事汇聚武汉传统足球名校如万松园路小学、堤角小学等传统强队,以及光谷二小等新兴队伍 [7] 赛事特点 - 竞技类比赛队伍实力强劲,竞争激烈,比赛更具观赏性 [7] - 特别组建武汉女足江南队和江北队参加俱乐部组比赛,旨在锻炼女足青训队伍 [7] 组织架构 -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指导,武汉市体育局、教育局等主办 [7] - 卡尔美体育、闽武夷甘泉、统一海之言等企业提供赞助 [7]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医院提供医疗保障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