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um Computing

搜索文档
2 High-Powered Growth Stocks to Buy This Week
The Motley Fool· 2025-08-18 10:30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可能低估了AST SpaceMobile和Rigetti Computing这两家拥有革命性技术的公司的潜力 其风险回报状况已发生显著变化 [2] - 两家公司分别瞄准连接全球25亿未联网人群的机遇和量子计算万亿级市场 采用与传统巨头不同的商业模式 [2][7][9] - 投资这类创新公司需要长期视角和头寸控制 它们属于投资组合的加速器而非核心持仓 [12][14] AST SpaceMobile (ASTS) - 公司构建直接连接普通智能手机的卫星网络 无需额外设备 合作伙伴包括AT&T 威瑞森 谷歌和沃达丰 覆盖数十亿潜在用户 [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政府及商业收入达5000万至7500万美元 当前6颗卫星在轨 计划2026年前部署45-60颗完全由资金支持的卫星 [5] - 股价年内上涨135% 华尔街共识评级为"买入" 12个月平均目标价49美元 与现价接近 [5][6] - 区别于需要专用硬件和月费120美元的Starlink AST通过与运营商合作而非竞争的方式拓展市场 [6] - 计划2025年底在美国推出针对性间歇服务 若获得全球移动市场1%份额 当前48美元股价可能被低估 [13] Rigetti Computing (RGTI) - 作为纯硬件公司专注量子计算 近期发布行业最大多芯片量子系统 采用小芯片架构实现技术里程碑 [9][10]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2%至180万美元 调整后每股亏损0.13美元 但获得广达电脑3500万美元投资验证 [10] - 量子计算商业化仍需数年时间 面临IBM和谷歌等资金更雄厚对手的竞争 当前收入微薄且开发成本攀升 [11] - 若量子计算在本十年后期实现承诺 当前十几美元的股价可能成为廉价投资机会 [13] 行业与市场定位 - AST瞄准连接全球25亿未联网人口的巨大市场 提供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7] - 量子计算有望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应对的药物发现 材料科学 密码学和金融建模等问题 [9] - 市场往往为确定性支付过高溢价 而对未定价成功的创新存在错误定价 这两家公司代表真正的创新机会 [14]
1 Brilliant Quantum Computing Stock to Buy Before It Soars 70%, According to 1 Wall Street Analyst
The Motley Fool· 2025-08-16 16:45
股价目标与市场观点 - Rosenblatt Security分析师Kevin Garrigan给予IonQ目标价70美元 较当前股价41.21美元存在约70%上行空间 [2] - 量子计算行业存在较大炒作成分 分析师观点可作为研究参考但无法保证股价表现 [1] 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 trapped ion(离子阱)技术路线 在1量子比特门保真度测试中保持世界纪录 [5] - 该技术可在室温环境下运行 而其他解决方案需冷却至绝对零度 [5] - 相比其他解决方案 离子阱量子计算处理速度可能稍慢 [5] 财务状况与商业前景 - 公司预计到2030年实现盈利 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 [8] - 管理层预期2035年量子计算市场将扩张至870亿美元规模 [8] - 目前公司持有16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投资 足以支撑其达到盈利临界点 [8][6] - 量子计算尚未形成商业化市场 但行业普遍将2030年视为关键时间节点 [7] 商业模式与行业地位 - 作为纯量子计算公司 缺乏其他业务为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4] - 依赖公开市场融资和政府合同维持研发 与拥有庞大现金流的大型科技公司形成对比 [4] - 其量子计算设备已在三大主要云计算服务平台上提供使用 [6]
5 Brilliant Quantum Computing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8-16 09:07
行业前景 - 量子计算行业竞争加剧 2030年被视为行业转折点 届时将出现商业化可行的量子计算机 [1] - 现阶段投资需谨慎 过早布局可能产生重大机会成本 因资金可能错配其他领域 [1] - 通过投资组合方式布局可同时捕捉量子计算与当前市场趋势 未来几年可能跑赢市场 [2] 传统科技巨头布局 - Alphabet和微软均自主研发量子计算芯片 若成功开发可行方案将带来巨大利润 [4] - 两家公司将通过云计算服务向客户提供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可能成为云服务新增长点 [5] - 英伟达虽不直接开发量子处理单元 但通过混合计算方案及量子优化版CUDA软件参与领域 [6] - 三家公司均在人工智能市场表现优异 同时持续进行量子计算长期投资 [7] 纯量子计算公司 - IonQ采用囚禁离子技术 D-Wave采用量子退火技术 与传统巨头的超导技术形成差异化路径 [9][10] - 两家公司规模较小但具备高增长潜力 若成功实现量子计算商业化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 [9] - 三种技术路线各有应用场景 现阶段难以判断最优方案 同时布局可提高盈利概率 [10][11] 投资策略建议 - 同时配置传统科技巨头与新兴纯量子公司 形成组合投资策略 [11] - 通过组合方式确保同时覆盖当前趋势与新兴技术趋势 [2][7] - 尽管量子计算商用仍需数年 但组合投资被认为是获取收益的明智方式 [11]
Quantum Stocks Q2 2025: Are D-Wave, IonQ & Rigetti Funding the Future?
ZACKS· 2025-08-15 18:01
行业整体表现 - 三家纯量子计算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均呈现收入增长但亏损扩大的共同趋势 现金储备大幅增加以支持技术发展 [1] - 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但盈利仍遥远 公司通过大规模融资支持下一代量子计算系统的研发 [1][11] D-Wave Quantum (QBTS)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2% 主要受Advantage2量子处理单元销售推动 新客户包括GE Vernova、尼康和NTT DOCOMO [2] - 技术进展包括开源PyTorch工具包和量子辅助图像生成演示 与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开发先进低温封装技术 目标实现10万量子位系统 [3] - 期末现金储备达8.193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1900% 主要来自4亿美元股权融资 毛利润增长42% 但调整后EBITDA亏损扩大44% [4] - 公司同时开发退火和门模型架构 计划大力投资技术扩展和战略收购 目标成为首家实现持续盈利的独立上市量子计算公司 [4] IonQ (IONQ) - 第二季度收入超指导上限15% 反映量子计算和网络商业化加速 签订2200万美元协议建设美国首个商业量子中心 [5] - 与阿斯利康、AWS和英伟达合作实现量子加速药物开发性能提升20倍 当季净亏损1.775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亏损3650万美元 [5] - 完成10亿美元股权融资 溢价定价使2025年7月模拟现金头寸达16亿美元 计划整合牛津离子技术 目标2027年实现800逻辑量子位 [6] - 通过收购Lightsynq和Capella扩展光子互连和天基量子密钥分发领域 定位未来量子互联网领导地位 [6] Rigetti Computing (RGTI) - 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 因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到期及重新授权延迟 毛利率从64%收窄至31% [7] - 当季出现运营亏损和净亏损 后者受衍生权证和非现金损失影响 管理层强调技术里程碑对长期盈利至关重要 [7][9] - 完成3.5亿美元股权融资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可售投资达5.716亿美元 无债务 为研发和商业扩展提供资金保障 [10] - 计划利用芯片式超导量子比特技术 在2025年底前实现100+量子位系统及99.5%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 向容错量子计算迈进 [10]
Best Quantum Computing Stock: D-Wave Quantum or IonQ
The Motley Fool· 2025-08-15 09:30
量子计算行业现状 - 量子计算竞争正在升温 投资者对该技术潜力日益看好 但行业存在众多竞争者 早期阶段难以确定最佳投资标的 [1] - 行业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多种技术路径并行发展 最普遍预测商业化时间为2030年 但D-Wave和IonQ已有可售计算单元 [10] 纯游戏公司投资特性 - 纯游戏公司为专注于量子计算的小型机构 无其他业务线支撑研发和建设阶段 [2] - 这类公司属于全有或全无型投资 若未能在量子竞赛中胜出 投资可能归零 若成功则上涨空间巨大 [2] 技术路径差异 - 量子计算通过量子比特编码数据 现有五种主要技术路径:超导、囚禁离子、光量子、量子点和中性原子 [4] - IonQ采用囚禁离子技术 该技术具有较高计算精度 目前保持世界最高精度记录 且可在室温下运行 相比需要超冷环境的技术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5] - D-Wave采用超导量子比特的特殊变体——量子退火技术 专注于寻找量子比特最低能态 特别适合解决优化问题 但可能限制其他复杂计算类型的应用 [6] 投资策略建议 - 由于技术路径胜负未定 建议投资者同时配置多只量子计算股票 包括D-Wave和IonQ 并考虑添加第三家公司 [8] - 超导量子比特路径(非退火方式)是行业最主流选择 被微软、IBM和Alphabet等大型科技公司及Rigetti Computing等纯游戏公司采用 [9] - 建议采用分散投资策略 单只纯游戏股票持仓不超过投资组合的1% 以管理风险 [11]
2 ETFs That Give You Exposure to the Latest Trends in Tech
The Motley Fool· 2025-08-15 07:30
These funds will enable you to benefit from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um computing, robotics, and other areas of tech. Keeping up with the latest tech trends can be challenging, but doing so can allow you to rake in significant returns in the long run. The problem, however, is that even if you find the next big area of tech to focus on, you also have to decide which stock to buy, since not every business involved is going to be a winner. Ultimately, you can be left with a fairly ...
Quantum puting (QUB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4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为61,000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3,000美元下降67% [16] - 毛利率从去年的32%提升至43%,但受当前收入水平影响仍存在波动 [16] - 净亏损为36,000,000美元(每股0.26美元),去年同期为5,000,000美元,主要由于2,800万美元非现金衍生品负债估值损失 [19] - 上半年净亏损19,500,000美元(每股0.14美元),去年同期为11,600,000美元(每股0.13美元) [19] - 现金及等价物增至349,000,000美元,主要得益于第二季度1.88亿美元股权融资 [17][19]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54,000,000美元增至426,000,000美元,股东权益达396,000,000美元 [19][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量子系统业务**: - 获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量子光子振动仪订单,用于无损检测 [10] - 向韩国研究机构交付首台商用纠缠光子源系统,支持量子通信实验 [10] - 美国五大银行采购量子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为首个国内商业订单 [11] - **光子芯片代工业务**: - 亚利桑那州芯片工厂于3月完工并投入运营,开始履行客户预订单 [13] - 目标未来12-18个月内实现显著收入贡献 [13] - **Quanti AI业务**: - 全球汽车制造商采购EMUCORE储层计算系统,用于边缘机器学习应用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政府市场**: - 获得NASA兰利研究中心40万美元分包合同,开发量子优化技术用于太空LiDAR数据去噪 [12] -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签订薄膜芯片合同 [12] - **国际市场**: - 欧洲(荷兰)和亚洲(韩国)订单显示技术验证全球化 [10][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差异化**: - 聚焦实用化量子技术而非理论性能,通过室温操作、低能耗光子平台解决AI基础设施能耗挑战 [8][9] - 计划未来2-3年将量子机器与纳米光子芯片集成,降低尺寸/成本并提升性能 [24][25] - **增长战略**: - 双引擎驱动:量子机器(优化/传感)与光子代工(通信/AI/量子组件) [6][7] - 代工业务计划服务外部客户,已获预订单 [25] - **行业机遇**: - 量子技术在气候科学、国防、药物发现等领域需求加速 [7] - 半导体/光子制造本土化趋势带来商业机会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量子生态系统处于快速成长期,公司技术商业化进展显著 [5][21] - 光子芯片代工预计未来12-18个月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13] - 管理层强调团队执行力与战略合作(政府、学术、产业)的关键作用 [5][14] 其他重要信息 - **管理层变动**: - Yuping Huang任临时CEO,Chris Roberts任CFO,新增COO和CRO [14] - **资本市场**: - 入选罗素3000和2000指数,提升机构投资者关注度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未来1-3年关键技术里程碑 - 重点为量子机器与纳米光子芯片集成,目标缩小设备体积、降低功耗/成本并提升性能 [24][25] 问题: 运营开支与资金使用计划 - 计划增加研发和销售人员投入,暂无并购公告但持续评估战略机会 [27][28]
Quantum puting (QUB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4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为61,000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3,000美元下降66.7% [15] - 毛利率从去年的32%提升至43%,但受收入规模影响仍存在波动 [15] - 净亏损扩大至36,000,000美元,主要由于2,800万美元非现金衍生品负债估值损失 [17] - 现金及等价物增至349,000,000美元,主要得益于第二季度2亿美元融资 [16][18]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54,000,000美元增至426,000,000美元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量子系统业务:获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量子光子振动仪订单,用于无损检测研究 [8] - 光子芯片业务:完成亚利桑那州工厂建设并投入运营,开始履行客户预订单 [12] - 量子AI业务:全球汽车制造商采购EMUCORE储层计算系统,用于边缘机器学习应用 [10] - 网络安全业务:首次获得美国五大银行之一的量子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订单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成为量子系统客户 [8] - 亚洲市场:向韩国研究机构交付首个商业纠缠光子源系统 [9] - 美国政府市场:获得NASA 40万美元子合同,开发量子优化技术用于太空LiDAR数据去噪 [11] - 商业市场:汽车制造商和金融机构开始采用量子AI及安全解决方案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路线:未来2-3年重点将量子机器与纳米光子芯片集成,实现小型化和性能提升 [23][24] - 竞争优势:室温量子架构显著降低能耗,解决AI基础设施能源瓶颈问题 [7] - 双轨战略:量子系统与光子芯片代工形成互补收入来源 [5][6] - 行业趋势:量子技术在气候科学、国防、药物发现等领域应用加速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进入加速期,量子技术在各领域突破作用日益凸显 [6] -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为光子芯片代工创造新机遇 [6] - 技术商业化取得进展,客户订单验证实际应用价值 [4][10] - 光子芯片代工收入预计在未来12-18个月显著增长 [12] 其他重要信息 - 管理层变动:任命新CFO、COO和首席营收官 [13] - 资本市场:被纳入罗素3000和2000指数,提升机构投资者关注度 [14] - 研发投入:运营费用同比增加92%至10,200,000美元,主要用于人才招聘 [16][2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未来1-3年关键里程碑 - 回答:重点整合量子机器与纳米光子芯片,缩小设备体积并提升性能,同时发展代工服务业务 [23][24] 问题: 运营费用和并购计划 - 回答:持续增加工程师和销售人员招聘,考虑战略并购但暂无具体计划 [27][28]
Quantum Computing Stock Slides After Q2 Earnings Miss Expectations
Benzinga· 2025-08-14 20:3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每股亏损26美分 低于市场预期的6美分亏损[1] - 季度营收6.1万美元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18.3万美元下降66.7%[1] - 营业费用达102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530万美元增长92.5% 主要因员工相关费用增加[4] 商业进展 - 在量子传感、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新客户[2] - 向欧美亚领先研究机构和商业企业完成首批产品交付[2] - 与NASA的合作关系持续深化[2]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从2024年底1.536亿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61亿美元[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4年底增加2.698亿美元 达到3.488亿美元[4] 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后盘后交易下跌2.6% 报收15.38美元[3]
QBTS Stock Jumps After Q2 But Profit Woes Cloud Outlook: Time to Sell?
ZACKS· 2025-08-14 20:01
股价表现 - 自2025年8月7日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以来 D-Wave Quantum (QBTS) 股价上涨8.6% [1] - 股价表现超越行业、板块及同行企业 [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2% 达2485万美元 主要受Advantage2量子处理单元销售及大客户采用推动 [1][7] - 2025财年Zacks共识预期显示 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1.5%至2485万美元 每股亏损预计从-0.75美元收窄至-0.20美元 [10][12] - 2026财年收入预期3854万美元 同比增长55.07% [11] 技术进展 - Advantage2量子处理单元在德国于利希超算中心部署 强化在欧洲高性能计算生态的市场地位 [3] - 混合量子-经典计算技术取得进展 巩固在商业量子退火领域的竞争优势 [1] 客户与合作伙伴 - 获得GE Vernova、尼康和NTT DOCOMO等全球知名企业合同 覆盖可再生能源、精密制造和通信行业 [4] - 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亚洲和欧洲市场渗透 为多年多系统部署创造机会 [4] 估值水平 - 当前远期市销率达159.38倍 显著高于一年中位数88.15倍及行业平均6.71倍 [13] - 价值评分获F级 显示估值过高 [13] 竞争环境 - 专注于量子退火技术 在优化细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9] - 面临IonQ、Rigetti和IBM等开发门模型量子系统的竞争对手 这些系统具有更广泛适用性且获得大量资金支持 [9] 经营挑战 - 尽管收入增长强劲 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运营亏损反映硬件开发和云服务的高资本需求 [8] - 技术路线的资本密集型特性对现金流构成压力 除非收入加速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