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服务

搜索文档
中国西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成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板块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4:17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西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 到53.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700.6万件,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978个,核准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 商标、证明商标2399件,数量均保持稳步增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8月2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 衡付广作开场介绍时发布上述数据说,这充分表明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事 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 衡付广指出,在西部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主要开展打造行业标杆、优化创新环境、促进转化运用、扩 大对外开放等工作。 中国西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成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板块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佐涛回答媒体相关提问称,作为千年古都和创新名城,在推动传统与新潮融合发 展的实践中,西安将知识产权制度保障贯穿于历史文化焕新传承、焕新表达、焕新发展的全过程。 他透露,依托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共建机制,"西安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正打造集专利、商标、版 权、技术成果等要素于一体的交易枢纽与成果转化平台,计划今年10月正式运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 ...
陕西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
陕西日报· 2025-08-26 23:54
知识产权创造与积累 - 截至6月底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6个 [1] - 83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1]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 实施专利转化"灵犀"计划破解专利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双向盲区问题 [1]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探索"专利+地理标志""数据资产+商标"组合质押模式 [1] - 建立多场景牵引、多行业融入、多主体支撑的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点 [1]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知识产权综合立法 布局建设省级保护体系项目46个 [1][2] - 建立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英国、哈萨克斯坦)及技术调查官队伍 [2] - 形成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程序衔接、标准统一的"一张网"协同保护机制 [2]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聚焦3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推动商标与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2]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促进工程 [2] - 推动工业强市、农业大县、特色小镇通过知识产权增强发展动力 [2] 国际合作与开放格局 - 建立跨区域高层次知识产权协作机制 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2] - 成立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协作体 实现涉外知识产权"多个点"专业保护 [2] - 通过知识产权提升制度、产业、人文对外开放能级 [2]
陕西已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472件
新华财经· 2025-08-26 15:01
行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 陕西省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及协同保护机制 强化数据权益保护和高质量数据供给 [1] - 与省法院 省检察院签订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 建立共商共享共治机制 [1] - 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拓展创新应用促进数实融合 [2] 平台建设与生态体系 - 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平台用户量达536家 提交登记申请939件 发放登记证书472件 [1] - 构建"一中心为主体 一平台为载体 一联盟为实体"的生态体系 整合数商金融法律等多元服务资源 [1][2] - 通过生态体系实现质押增信1200万元 资产入表2250万元 被侵权保险保单100余万元 [2] 应用场景与产业融合 - 创设公开许可模式推动数据精准匹配和快速授权 有效促进数据高效流通 [2] - 西安城墙登记72项数据知识产权 开发MR体验项目《金甲卫城》实现文旅活化 [2]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登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集 为移动车载和低空飞行终端提供数据引擎 [2] 发展目标与战略方向 - 持续放大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2] - 着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要素供给双提升 权益保护和交易流通双促进 [2] - 在场景应用和产业融合上双拓展 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 [2]
西安:知识产权将助力“好技术”获得“好身价”、找到“好出路”
新华财经· 2025-08-26 14:59
西安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 - 计划于2024年10月正式运营 打造集专利、商标、版权、技术成果等要素于一体的交易枢纽与成果转化平台 [1] - 依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机制 系统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技术获得合理定价和转化路径 [1]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 建设30余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发布9个硬科技产业及19条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图谱 [2] - 布局5个IP产业示范园区 培育89家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13个专利密集型产业 [2] - 备案专利产品达2508件 全球创新指数中西安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18位(中国第7位) [2] 创新资源集聚与服务体系建设 - 高新区聚集60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培育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超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近三年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数量年均增长超20% 创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 [3] - 累计举办40余场品牌培训活动覆盖超千家创新主体 为1019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3]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专利转化运用等一揽子政策引导联合技术攻关 [2] - 将专利运营人才纳入"西安英才计划" 优化人才-专利-产业协同链条 [3] - 建立"公益特派员+技术经理人"服务模式 强化全过程服务能力 [3]
湖南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2.8万件 高价值专利增长22.5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00:53
知识产权总体数据 - 湖南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8403件 同比增长14.14% [1]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升至19.64件 同比增长14.65% [1] - 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289530件 同比增长8.11% [1] 国际化布局表现 - 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299件 同比增长37.79% [1] - 长沙市以195件申请量占全省总量65.22% [1] - 湘潭市36件 株洲市19件 长株潭地区表现突出 [1] 高价值专利结构 -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17万件 同比增长22.54%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3.32万件 占高价值专利总量64.22%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42.02% 其中80.37%集中在长沙 [2] 产业分布格局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4.63% 位列第二 [2] - 生物产业占比14.19% 位列第三 [2] - 大专院校和企业专利权人分别占51.03%和45.48% [2] 转化运用与服务 - 知识产权融资规模超20亿元 [2] - 长沙市两个专利转化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 [2] - 益阳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服务能力建设 - 完成首次高级知识产权师专场职称评审 [2] - 对94个重点商标实施常态化监测 [2] - 知识产权供给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动能 [2]
推动更多金点子从“书架”到“货架”(身边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0
核心观点 - 中国专利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加速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 人工智能 信息通信 新能源汽车 量子技术 生物医药 光伏等领域关键专利技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政策驱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存量专利盘点 筛选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与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102.5万次 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 [1] - 产学研一体化深度推进 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约2万家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专利转化尽职免责改革深入推进 先使用后付费 开放许可等新模式蓬勃发展 [2] 专利转化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持续提升 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 [1] - 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5.1% 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其中小型企业为57.8% 微型企业为36.7% 均连续两年提升 [2] - 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102.5万次 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 [1] 政策与机制创新 - 2023年10月国办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专项部署专利产业化和成果转化 [1] - 2024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解决高校院所专利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问题 [2]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专利转化尽职免责改革深入推进 先使用后付费 开放许可等新模式为专利顺畅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2] 产业支撑领域 - 人工智能 信息通信 新能源汽车 量子技术 生物医药 光伏等领域掌握大批关键专利技术 [1] - 技术合同成交额显著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2] - 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一批主攻硬科技 掌握好专利的企业得以壮大 [1] 服务体系建设 - 高校院所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约1.79万名 上千家高校院所成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 [2] - 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约2万家 [2] - 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 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1]
权威评测显示:智慧芽AIAgent查新检索能力远超通用大模型
齐鲁晚报· 2025-08-21 11:58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智慧芽发布AI工具查新检索基准测试研究报告 针对专利工作场景设计"PatentBench-查新检索"评测基准 对智慧芽查新检索AI Agent、ChatGPT-o3联网搜索版和DeepSeek-R1联网搜索版进行能力测试 [1] - 研究基于跨受理局并行审查的国际同族专利构建高质量数据集 通过自研权利要求一致性比对模型进行语义对齐与技术相似度评估 消除语言表述差异影响 [2] - 测试样本共89个 其中中文文本占比38.2% 英文文本占比61.8% IPC分类号实现均匀分布 真实模拟查新检索场景 [2][3] 评估指标体系 - 采用X检出率和X查全率两大核心指标 X检出率衡量AI工具检索到X文献的能力 在专利审查阶段尤为关键 [3] - X查全率衡量AI工具检索到尽可能多X文献的能力 在研发立项和专利申请前阶段至关重要 [6] - 评测以各受理局审查员判断新颖性与创造性时实际引用的关键X、Y类对比文献作为基准答案 经过去重与标引规范化整合形成一致可复用的参考标准 [2] 性能测试结果 - 智慧芽查新检索AI Agent在核心评估指标上显著优于通用AI工具 X检出率达到76% 是通用AI工具的2-3倍 [1][9] - ChatGPT-o3联网搜索版X检出率为32% DeepSeek-R1联网搜索版X检出率仅为9% [9] - 智慧芽工具在四分之三测试样本中都找到了至少1个X文献 [9] 应用价值分析 - 智慧芽查新检索AI Agent能在保持准确性同时成倍提高新颖性检索效率 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工作缩短至几分钟完成 [9] - 专业人士可实现从"3天重复性检索工作"到"3小时高质量分析工作"的效率跃升 将精力集中在更高价值分析和决策上 [9] - 对企业研发团队而言 该工具可在早期阶段进行高效查新检索 显著降低缺乏新颖性风险 减少研发资源潜在浪费 [9]
创业黑马2.8亿元收购版信通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中证网· 2025-08-21 11:27
收购交易与业务协同 - 创业黑马斥资2.8亿元收购版信通 版信通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收购后公司在客户资源和技术研发方面获得良好协同效应 拓宽知识产权服务内容 [2] - 公司通过收购占据APP确权市场先发地位 并卡位AI智能体和元宇宙虚拟资产新兴领域 [2] 版信通业务与技术优势 - 版信通自主研发电子版权认证服务体系 覆盖申请认证和核验环节 是国内版权服务领域主流企业之一 [1] - 公司采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电子版权登记业务 为APP发放确权电子证书 是国内首家将区块链用于移动应用版权服务的企业 [1] - 电子版权认证体系已与除苹果外的国内主要应用市场打通 业务发展迅速 [1] 市场地位与经营表现 - 版信通服务7万余名移动开发者 颁发近18万件电子版权证书 [1] - 2024年实现营收5320万元 扣非净利润超3000万元 近两年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1] - 在广大应用开发者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广泛市场基础 处于领先市场地位 [1] 行业前景与发展机遇 - 版权确权市场正在开启万亿元级新蓝海 [1] - 行业背景是华为鸿蒙生态崛起和AI智能体爆发 [1] - 公司有望在产业高速发展中迎来业务爆发机遇 [2]
创业黑马拟2.8亿元收购版信通 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8-21 08:35
收购交易概览 - 创业黑马拟斥资2.8亿元收购版信通100%股权 [2] 标的企业业务与技术优势 - 版信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自主研发电子版权认证服务体系 [2] - 采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电子版权登记业务 为APP发放确权电子证书 [2] - 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移动应用版权服务领域的公司 拥有显著行业先发优势 [2] 市场地位与运营模式 - 电子版权认证服务体系已与除苹果外的国内主要应用市场打通 [2] - 服务众多APP应用开发者 处于领先市场地位且具有广泛市场基础 [2] - 轻资产运营和代理销售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2024年扣非净利润超3000万元 [2] 财务表现与增长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5320万元 近两年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2] - 高利润率主要得益于业务快速复制扩张能力 [2]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可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战略卡位 [3] - 创业黑马在原有知识产权服务基础上拓宽服务内容 [3] - 通过客户资源与技术研发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3]
第三届“粤创赛”在韶关启动 总奖金高达180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4 07:57
大赛概况 - 第三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于8月13日在韶关启动 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支持 [1] - 大赛主题为"以赛蓄能 以转兴产——知识产权转化助力粤东西北高质量发展" 聚焦知识产权转化核心 赛事为期5个月 [1] - 设置专利 商标 地理标志三个组别 专利组细分初创组和成长组 共设10项金奖 20项银奖及多项特别奖项 总奖金180万元 [1] 赛事目标与内容 - 深度挖掘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需求 强化专利转化 商标品牌运用及地理标志产品推广 [1] - 通过赛事平台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特别设立百强奖 转化潜力奖 最佳组织奖和优秀专利转化运用技术经理人奖 [1] 配套活动与区域支持 - 活动现场发布2025年下半年粤东西北专利转化运用重点活动 举行专利转化及知识产权金融对接签约仪式 [2] - 举办专利转化运用技术经理人服务创新主体行动倡议仪式 韶关 湛江 揭阳等地市介绍吸引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落地的政策举措和服务举措 [2] - 从政策引领 活动牵引 市场主导 金融服务 人才支撑等多方面展现粤东西北地区专利转化运用生态体系建设成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