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

搜索文档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蝉联“双A”佳绩
搜狐财经· 2025-08-27 20:18
综合保税区绩效排名 -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在2024年全国154个综保区中排名第18位 较2023年提升10个位次 [2] -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46个综保区中排名第2位 蝉联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双A"评级 [2] 产业体系构建 - 聚焦大宗商品 整车及零部件 食品冷链 高端消费品 智能电器五大细分赛道 [2] - 壮大国际贸易 保税加工 保税物流三大主导产业 [2] - 培育保税维修 保税检测 保税展示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构建"5+3+N"特色产业体系 [2] 政务服务优化 - 作为四川省首批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区 打造"政务+增值"服务体系 [2] - 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通过专题协调会及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关务申报与场站操作问题 [3] - 新增培育AEO高级认证企业1家 优质外汇企业2家 助力企业获得优先通关及跨境支付优化等便利 [3] 临港贸易中心建设 - 着力构建智能电器 大宗商品 整车及零部件 食品冷链 高端消费品五大临港贸易中心 [3] - 通过资质获取等定性指标提升 实现多项便利措施落地 [3]
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北京“两区”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新京报· 2025-08-27 05:50
制度创新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累计实施400多项创新任务 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1] - 构建梯度式制度创新体系 包括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 发布首个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推出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1] - 五年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 超80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1] 开放平台建设 - 形成"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园区"多元开放格局 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从不足10%跃升至30% [1] - 天竺综保区建设全国首个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 2024年罕见病药品进口规模占全国四成以上 [2] - 新增大兴机场综保区 中关村综保区 亦庄综保区三个特色综合保税区 [2] 产业发展成效 - 北京金融街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昌平三年新增百亿级美丽健康产业集群 [2] - "两区"重点园区以占全市不到2%的面积 聚集近10%经营主体 创造超过20%收入 [2] - 北京服务贸易规模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 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元台阶 [2] 市场活力提升 - 实施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首创政策 开展"全球服务伙伴计划" 举办百余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2] - 北京在国际仲裁调查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第四 [2] - 五年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 阿斯利康研发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2]
天津第五个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新华网· 2025-08-21 12:42
综合保税区设立与验收 - 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于2023年8月21日正式通过验收 成为天津第五个综合保税区 [1][3] - 该综保区于2023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 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 [1] - 陆上边界全长8.4公里 海上边界全长6.2公里 地处天津港"一港六区"核心位置 [1] 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 依托码头岸线资源 立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1] - 重点打造海洋经济 绿色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 [1] - 探索构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功能体系 [3] - 打造国际贸易 物流分拨 展示交易 检测维修 金融服务和研发制造六大核心功能 [3] 监管模式与运营创新 - 海关针对海工制造企业运营模式特殊性实施分类监管 [3] - 借助智慧化手段优化隔离围网设置 [3] - 建立适应区域发展特点的海关监管服务模式 [3] 发展目标与区域影响 -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释放临港区域码头岸线资源 [3] - 为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1] - 打造区域开放关键枢纽和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 [3]
一图读懂|顺义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部分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07:04
规划定位与战略目标 - 天竺综保区定位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3] - 总体目标是建设服务贸易特色鲜明的综合保税区、城绿交融的机场北门户、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首都对外开放新高地[6] - 规划范围包括1个建设主导街区和1个生态复合街区,总用地面积936.89公顷[3] 产业转型与空间布局 - 推动从传统出口加工和贸易物流向服务贸易、消费服务、保税研发等功能转变[6] - 形成"一核五片,带多廊"的空间结构,打破物理围网封闭格局,增加面向城市侧的卡口[6][7] - 构建"3+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医疗健康、文化贸易、升级型消费和临空型保税供应链服务[9][10] 空间品质与景观规划 - 以机场跑道起降视域为重点,全面提升机场俯瞰景观体验,形成"首都门户,国际风尚"风貌特色[11][12] - 规划建设两大郊野公园和三大生态景观带,完善景观廊道和公共空间设计[12] - 加强第五立面系统管控,突出郊野公园大地景观特色,优化夜景照明和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12] 配套设施与服务保障 - 配置1处街区服务中心和5处产业会客厅,提供文化、体育、医疗、餐饮、物流等综合服务[14] - 构建交通、城市安全与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韧性、安全、智慧城市建设[14] - 结合京密路建设和集体建设用地腾退,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林地整治和郊野公园建设[16] 实施推进与土地管理 - 设立指标流量池,在时间上有序释放、在空间上精准投放建设指标[7] -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对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局部优化[7] - 形成近期项目实施清单,有序推动二期围网内三大设施建设和存量用地更新[16]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吉林丨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吉林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00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与对外开放 - 吉林省通过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打造"一区一港一中心"格局,形成"三平台、四通道、三口岸"的开放体系,将内陆腹地转变为联通全球的前沿枢纽 [4] - 2025年上半年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吞吐量达72912标箱,同比增长20.9%,其中海铁联运62843标箱,同比增长约36% [4] - 2024年兴隆综合保税区一线进出口额达120.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6] 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 吉林省构建中欧班列、海铁联运、跨境包机、TIR国际公路运输四通道,2024年中欧班列承运货值超20亿元 [6] - TIR国际公路运输实现"去回双通",运量跻身全国前三 [6] - 东北地区首个城际海铁联运X436次特快班列开通,长春至大连实现8小时直达,运输效率提高3倍,物流成本降低20% [6] 跨境电商与进口商品贸易 -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汇聚全球近60个国家6万种商品,2024年销售额达1.63亿元 [13] - 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2024年贸易额达60多亿元,较初期4000万元增长超百倍 [15] - 珲春口岸年入境俄罗斯帝王蟹超150万只,占全国市场八成份额 [14]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 中韩示范区在首尔设招商前哨,韩资医院、生物医药项目密集落地 [7] - 兴隆综保区近五年进出口额增长10倍 [7] - 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运营航司达34家,执行航线210条,通航国内73个城市、8个国家和地区 [7] 产业协同与创新模式 - 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采用"前店后仓"模式,实现保税区内批发零售服务 [13] - 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搭建跨境电商O2O体验店和网红直播基地,日均单量达两万单 [15] - 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入4家电商供应链企业、5家物流公司,招商入驻率达9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