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

搜索文档
这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你注意到了吗?
招商银行App· 2024-09-12 10:10
冒充银行客服类诈骗 - 违法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发送虚假银行卡查询链接,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卡号及密码,并引诱告知银行短信验证码,从而划走资金 [1] - 案例:王某接到自称银行客户经理电话,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骗取信用卡卡号、有效期、验证码及动态密码,导致资金被划走 [2] - 安全提示:需核实陌生电话对方身份,不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 AI换脸类诈骗 - 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生成逼真度较高的虚假换脸视频,冒充他人进行诈骗活动 [5] - 案例:李女士收到"老同学"视频通话邀请(16秒),确认样貌后,被以转账未到账为由骗取垫付资金40万元 [6][7][9] - 安全提示:需加强人脸、声纹等生物特征数据防护,通过挥手、摁鼻子等方式验证视频通话真伪,转账前需电话或当面核实身份 [10] 征信修复类诈骗 - 不法分子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收取高额代理费用后不退款或直接跑路 [12] - 案例:张某因贷款逾期寻求"征信修复"机构帮助,支付1万元定金及2万元余款后发现未修复且机构失踪 [13] - 安全提示:"征信修复"概念不存在,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提出异议或投诉,依法合理维权 [14][16]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 不法分子制作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平台,以少数收益吸引受害人投资后通过后台控制涨跌实施诈骗 [17] - 案例:李某搭建虚拟股票配资平台,虚构正规券商代理身份,通过虚假盈利图片、"内幕消息"等诱导被害人充值并造成损失 [18] - 安全提示:需认清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警惕"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套路,不轻信非正规渠道诱导 [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已经Next Level了!
招商银行App· 2024-08-31 04:19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正在升级,通过创新形式如"疯感工牌"吸引公众关注 [1] - 宣传内容强调学习金融知识和防范金融陷阱的重要性 [2] 投资理财诈骗案例 - 黄女士案例:通过短视频添加"导师"进入投资群,在群内"导师"和"群友"诱导下投资20万,最终群解散且无法联系 [3] - 诈骗手法:利用"投资技巧""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等话术诱导转账,群内可能多为托 [5] 商户洗钱诈骗案例 - 杨先生案例:收到陌生顾客66000元现金鲜花礼盒订单,转账后银行卡被冻结,资金实为诈骗赃款 [7][8] -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商户取现"洗白"赃款,商户需谨慎接收订单并规范收款流程 [9] 网恋诈骗案例 - 冯女士案例:通过社交平台认识网友孙某,网恋后被诱导在链接网页"拼单",初期小额返利后充值2.8万元无法提现 [12][13] - 诈骗手法:素未谋面的网友推荐投资理财、网络赌博、刷单等均为诈骗 [13] 防范诈骗建议 - 克服贪利思想,提高警惕意识 [13] - 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不点击陌生链接 [14] - 不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尽量当面核实 [14] 招商银行App推广 - 招商银行App提供一手资讯服务和财富管理功能,支持任意银行卡 [15][16] - 理财攻略适合新手,提供赚钱攒钱和钱生钱的入门指导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