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露天矿坑变度假胜地
经济日报· 2025-05-14 22:09
生态修复项目 - 岳石矿坑原为石墨生产废水坑 水面550亩 水量600多万立方米 积水最深40余米 自1997年停产闭坑后长期影响当地生态 [1] - 莱西市2019年对接中国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团队采用"IMF修复药剂+原位水体交换"创新方案 解决药剂混合与深层治理难题 [1] - 治理历时27个月 水质改善率97% pH平均值达7 全面实现治理目标 [2] 旅游产业开发 - 依托修复后矿坑打造青山绣湖度假村 开发越野体验 户外露营 水上游艇 生态餐饮等特色项目 [3] - 当前拥有4个太空舱民宿(容纳10人) 餐饮区含1个宴会大厅+3个包厢(容纳80人) [3] - 租用50亩原石墨矿厂房 总投资1.2亿元 一期项目已进入试营业阶段 [3] 经济效益转化 - 修复后矿坑成为网红打卡地 国庆假期民宿满员 吸引青岛市区游客重复消费 [3] - 项目被列为莱西市城市新名片 实现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三赢 [4] - 南墅镇将持续以工矿废弃地修复为切入点 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 [4]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5:32
行业发展前景 - 草种业和草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多重战略需求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布系列政策提供有利保障,2024 年国家多部门发布相关意见,2025 年 3 月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也发布指导意见,草种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1][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25 年 3 月 5 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内蒙古是治理荒漠化主战场,公司专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将受益于生态修复行业机遇 [2] 公司竞争优势 - 二十多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专注草种科技研究,建立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突出竞争优势,种业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2][5] -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土种源保障 + 生态大数据导航”的蒙草生态修复模式,在乡土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 [4]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引种驯化、大规模繁育方面处于前沿,依托种质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种业 + 大数据”核心竞争壁垒,在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业务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国家政策支持是行业发展和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3] - 2024 年公司种业科技稳步推进,在生态修复领域中标多个新能源防沙治沙项目,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业绩相关情况 - 2024 年业绩下滑主要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以及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 PPP 项目投资调整,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8.15%,归母净利润亏损 1693 万元但同比大幅减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2.22% [5] - 2024 年全年累计中标 80 余个生态修复项目,累计超 20 亿元,中标项目会按合同约定执行,业绩情况将在定期报告披露 [6] 风险应对措施 - 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回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梳理项目、明确责任、制订目标及奖惩措施,推进手续办理,协调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清理保障资金范围 [7] - 协同项目发包主体与金融机构探讨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开展应收账款保理、债务重组及转让、资产证券化等资金管理措施 [7] - 承接新项目时将对方回款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避免新增项目带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7]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重大事项会按规定披露,关于并购重组、未来盈利、二季度业绩、机器人概念等问题请关注公司公告 [2][4][6][7][8]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5.78 亿元,处于历史较好水平,2024 年筹措资金全额回购 8 亿元优先股,优先股股息税前 7.5% [6] - 2024 年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曾增持公司股份,部分人员减持是基于个人资金需求,公司重大事项将按规定公告 [8]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楚天千帆竞——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新华社· 2025-05-08 13:05
经济发展 - 湖北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 [1]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全省60%科技创新成果,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 [3] 产业体系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三链机制 [3] - 形成"51020"现代产业集群,包括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3]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千亿级产业达19个 [3] 交通与开放 - 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4] - 长江黄金水道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开行突破千列 [4] - 建设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推动离岸在岸一体化与高标准制度型开放 [4] 生态建设 - 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成为常态 [6]
蒙草生态:中标2.52亿元退化草原修复项目
快讯· 2025-05-06 10:21
项目中标 - 公司与中铁四局 通辽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三包标段 [1] - 项目中标金额为2.52亿元 [1] 经营影响 - 中标项目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1] - 项目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 [1]
京西地区今年建设95个重大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8 21:38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 - 京西地区从传统钢铁产业转型为科技、体育、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1] - 2024年京西地区将实施95个重大项目,包括续建56个和计划新开工39个,涵盖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周边区域整体提升、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等项目 [1] - 一季度石景山区GDP同比增长9%,门头沟区GDP同比增长5.8%,显示产业转型提速 [4] 基础设施建设 - 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基本完工,将实现1号线、6号线、S1线与快速公交的无缝衔接,规划有6条常规公交线、4条快速公交线,590个小汽车停车位、6个出租车到发车位、1200个自行车停车位 [2] - 本市将持续提升区域交通路网通达水平,加快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建设,完善首钢园公共接驳条件和园区交通微循环 [2] - 将加快推进衙门口配套中学、阜外医院西山院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3] 产业升级 - 中关村石景山园成功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汇聚科幻企业和机构突破200家 [4] - 石景山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一期开园,入驻率达90% [4] - 门头沟信息软件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实现良好增长,"京西智谷"创新融合基地加快建设 [4] - 将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培育建设,加速推动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创新发展和央视"5G+8K"超高清示范园开工建设 [4] 核心引擎打造 - 聚焦"两园一河"(园博园、首钢园和永定河)打造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 [4] - 将围绕两园联通等重要节点性工程建设,打造水滩岸城融合的滨水活力岸线,与服贸会联动形成样板和示范 [4] - 首钢园将加快首钢怡和合作项目、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一批优质企业落地 [4] 文化活动与旅游 - 2024年全年吸引客流超1300万人次,季度月度的重大活动覆盖率达到75% [5] - 2024年将举办50个重大活动,包括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第四届京西地区发展论坛等,首钢园将举办11个 [6] - 将打造精品旅游路线,谋划京西艺术中心建设,推动宛平城馆、桥、城、园、岛一体化运营,彰显卢沟桥文化IP [6] - 高标准开展首钢园服贸会场馆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会展小镇",展示宣传京西转型新形象 [6]
东珠生态(603359) -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修正版)
2025-04-28 17:44
业绩相关 - 2025年1 - 3月新中标生态修复类项目1项海外项目,金额350,000万元[1] - 2025年1 - 3月新签订生态修复类项目3项,金额3,848.60万元[1] - 公司未发生影响业绩重大事项,主营业务正常[3] 数据重复情况 - 2025年1月至今新中标和签订项目数据与1 - 3月一致[2]
东珠生态(603359) -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8 14:32
业绩相关 - 2025年1 - 3月及1月至今新中标生态修复类项目各2项,合计金额350,000万元[1][2] - 2025年1 - 3月及1月至今新签订生态修复类项目各3项,合计金额3,848.60万元[1][2] - 公司未发生影响业绩重大事项,主营业务经营正常[3]
如何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江西瑞金这么做!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1:3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 -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生态环境局坚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1] - 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 [1] - 每半年召开工作调度会议,每季度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60余件,赔偿总金额200余万元 [1] 生态环境修复创新举措 - 引导赔偿义务人采用补植复绿、法律宣传等方式开展替代性修复,如瑞金某粮油公司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履行赔偿义务 [2] - 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原为两家矿山企业,经40多年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 [2] - 关停矿山并引进"浴血瑞京"项目,采取山体修复、生态复绿等措施,将废弃矿山改造为旅游景区 [2] 修复基地经济效益 - 景区每日安排实景演出1场,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亿元 [2] - 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就业增收 [2]
青岛湾海草床生态补偿修复项目启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7 06:26
青岛湾海草床生态补偿修复项目启动 - 项目由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联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市南区人民法院、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共同推进 [3] - 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栈桥东侧举行 各单位负责人强调法律保障与科学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3] - 项目首次将公益诉讼生态补偿资金定向用于海草床修复 探索"司法裁判+生态修复+碳汇提升"多元投入机制 [4] 项目实施细节 - 在青岛湾划定1750平方米修复区 计划移植鳗草种苗近35万株 [4] - 技术团队对首批海草种苗进行质量抽查 核验根系完整度、植株活性等指标 [3] - 潜水员投放种苗时同步记录修复前海草覆盖率及底质环境数据 为后续监测提供依据 [3] 项目意义与未来规划 - 采用"固碳增汇+栖息地重建"模式 筑牢海洋生物繁育生态基底 [4] - 未来将继续拓展蓝碳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深化"生态修复+科技赋能+制度创新"融合模式 [4] - 项目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机制 [4]
蒙草生态创新产品获八项发明专利,助力“三北”攻坚质效双增
全景网· 2025-04-24 04:17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以科技加持草种利用,通过科学选种用种、创新产品助力“三北”攻坚和生态屏障建设,实现可持续防沙治沙 [1][2] 草种利用与科技加持 - 北方干旱区水源匮乏,部分地区栽苗存活率不足40%,优质草种是防沙治沙起点,核心在于科技加持 [1] -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针对不同地区近自然配置草种组合,复合专利微生物菌肥、保水剂等,提高草种抗逆性,实现快速修复、群落结构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 [1] 种子包专利情况 - 种子包取得八项相关发明专利,涉及杂草抑制、耐盐型种子包衣、防风治沙生产线及工艺、沙地治理方法等 [1] 科学选种用种 - 保证“治一片、成一片、兴一片”关键在于科学选种用种,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依托生态大数据导航,因地制宜配置草种组合,形成多个草种组合 [2] 种子包应用成效 - 配合现代化治理手段,各类种子包在“三北”攻坚中成效显著,在扎赉特旗草原修复应用后当地植被盖度提高57% - 80%,干草产量增加70%左右,优良牧草干重增加1.3倍 [2] 种子包“黑科技”及效果 - 种子包里的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保水微颗粒能减少化肥用量30% - 50%,显著提高植物对磷、氮、钾关键养分吸收效率,提高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 - 20%,节水90% [2] 创新产品作用 - 创新产品是助力“三北”攻坚的重要动力,蒙草生态科研团队聚焦草种科技,驱动产品迭代升级,助力生态屏障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