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ivate Equity
icon
搜索文档
MSCI调查:60%小型管理私募市场投资的普通合伙人将募资困难列为大难题
智通财经· 2025-06-24 08:03
募资挑战 - 60%的小型GP和46%的大型GP将募资困难列为前两大难题 [1] - 30%的受访GP将募资困难归因于市场环境严峻 [1] - 全球私募资本"干火药"(待投资金)规模已见顶回落 [1] 交易标的与尽职调查 - 逾半数GP认为寻找有吸引力的交易标的变得日益困难 [1] - 47%的受访者将交易品质下降视为无法获得合适交易的首要原因 [1] - 60%的受访者表示更多元化的地域和行业使尽职调查程序变得更加复杂 [1] 数据与基础设施 - 三分之一的GP表示缺乏管道获取可信的私募资产数据 [1] - 26%的受访GP需要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实现更佳的统一标准、数据整合和定制 [1] - 很多GP仍依赖碎片化和手动操作的资料基础设施,限制了业务的可扩展性 [1] 投资者预期管理 - 68%的大型GP和52%的小型GP将管理投资者预期和报告要求列为五大挑战之一 [1] - 41%的大型GP和33%的小型GP指出客户定制化报告是最大挑战 [1] - 40%的大型GP表示难以选择合适的基准,57%的小型GP存在报告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问题 [1] - 18%的大型GP和17%的小型GP在实现资讯的及时更新与披露方面面临困难 [1]
Berger Montague Reminds Compass Diversified Holdings (NYSE: CODI) Investors With Substantial Losses to Inquire About a Securities Fraud Class Action by July 8, 2025
Prnewswire· 2025-06-23 13:36
诉讼案件概述 - 针对Compass Diversified Holdings的证券集体诉讼已提交,涉及在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5月7日期间购买该公司证券的投资者 [1] - 投资者需在2025年7月8日前申请成为首席原告代表 [2] 公司背景 - Compass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Westport,是一家私募股权公司 [2] - 2021年以2.56亿美元企业价值收购高端珠宝设计公司Lugano Holdings多数股权 [2] 诉讼指控内容 - Compass未披露Lugano在2024财年违反会计规则和行业惯例 [3] - Lugano的2024年财务结果因会计违规被人为扭曲 [3] - Compass未能对财务报告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3] 法律程序信息 - 首席原告代表全体集体成员指导诉讼,通常由财务利益最大且符合代表性的投资者担任 [4] - 参与诉讼或获得赔偿无需担任首席原告,也无需主动联系律师 [4] 律所背景 - Berger Montague成立于1970年,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具有先驱地位 [5] - 律所在美国多地设有办公室,过去50年代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5]
S基金专题丨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观察(二):2024年接续篇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34
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观察:接续基金专题 一、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外接续基金交易规模达700亿美元创历史峰值,同比增长17%,占私募股权总退出额的14% [2][3] - 接续基金通过延长优质资产持有期、高透明度及短回收期特性,成为GP-Led交易主流模式,重塑退出生态 [1][2] - 海外市场形成条款设计(GP出资绑定、分层收益分配)与LP友好型流程的成熟体系,为国内破解退出困局提供借鉴 [7][10][18] 二、海外接续基金发展特征 1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接续交易总量700亿美元,北美占61%(同比增长17%),欧洲占36%(同比+50%),亚洲仅3% [2][3] - 科技、医疗、商业服务、工业、消费品为前五大部署行业 [3] 2 参与者格局 - 65%接续交易为GP首次尝试,前百名GP中80%使用过接续工具(55%多次使用) [3] - 中小型机构主导(77%份额),但头部机构参与度从2023年10%提升至2024年15% [5] 三、运作机制创新 1 条款安排 - GP出资绑定:90%接续基金GP承诺出资超5%,35%超10% [7] - 收益分配:80%采用3层阶梯结构,最高层级GP分成超20% [7][18] - 未出资比例:单资产15%-19%,多资产20%-24%以缓解LP资金压力 [7] 2 LP友好型实践 - 强化LPAC审批权,设置现金退出/滚动投资/再投资多维选项 [10] - 动态定价机制(竞价-评估-调整)提升透明度,减少谈判摩擦 [10][11] 四、绩效表现 - 单资产接续基金TVPI(总价值倍数)高于多资产基金,但多资产基金DPI(实收回报倍数)更优,现金回流更快 [12] - 整体回报离散度低于并购基金,体现稳健收益特征 [12] 五、对国内市场的启示 - 机制创新:引入差异化管理费(多资产1%+费率)、弹性未出资比例配置 [18] - LP保护:第三方估值+动态竞价机制,设立联合尽调环节扭转认知偏差 [19] - 生态建设:GP组建专职接续团队,开展实务培训培育长期配置思维 [20]
产品全渠道“封盘”?百亿量化私募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4:18
宽德投资回应"封盘"传闻 - 公司否认统一"封盘"计划 当前仅为部分渠道募集节奏调整 旨在匹配策略承载能力 [3] - 强调将合理控制同类策略新增规模 结合市场环境稳妥推进后续产品开放 [3] - 近期对部分产品进行分红 单位净值归"1"引发市场关注 [2][3] 行业"封盘"动态 - 衍复投资宣布7月1日起关闭中证500/1000等指数增强策略产品新客申购 管理规模超700亿元 [7] - 睿郡资产6月8日起暂停董承非管理产品新客申购 其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9] - 杭州龙旗科技因资金涌入主动对量化择时产品封盘 认购量较去年明显增长 [9] 封盘潮驱动因素 - 策略容量与收益衰减矛盾突出 量化高频策略容量普遍30-80亿元 中低频策略多在200亿元以下 [11] - 头部私募转向"业绩至上"模式 业绩报酬占比达70%-90% 管理费仅覆盖半数运营成本 [12] - 科技主线行情分化加剧策略适配压力 小盘股流动性制约超额收益获取 [12]
多地证监局开罚单!这些知名私募受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1 07:46
私募行业监管动态 - 6月多地证监局对私募管理人开出罚单 涉及迦明资产、佳岳私募等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的知名私募 [1][2] - 迦明资产因两项违规被浙江证监局警示:部分基金投资范围不符合合同约定 向托管人提供非实际履行协议 [2] - 佳岳私募因两项问题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私募基金间互投未建关联交易制度 向非合格投资者募资 [2] 被罚私募机构详情 - 迦明资产成立于2016年8月 2017年3月登记 属私募创业投资类 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 [2] - 佳岳私募成立于2016年1月 2017年8月登记 属私募证券投资类 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 [3] - 北京焰石投资、上海垒土资产、利得资本等私募6月也收到各地证监局警示函或责令改正措施 [3] 私募行业出清数据 - 2025年前4月累计注销580家私募 其中主动注销266家 协会注销275家 12个月无产品注销38家 [4] - 2024年全年注销1502家 2023年注销2537家 2022年注销2210家 2021年以来累计注销达8063家 [4] - 截至2025年4月末存续私募管理人19891家 管理基金141579只 总规模20.22万亿元 [4] - 证券类私募7827家管理5.51万亿元 股权创投类11867家管理14.37万亿元(股权10.96万亿+创投3.41万亿) [4]
KKR (KKR)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18 09:09
资产管理规模 - KKR的总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5100亿美元[8] - KKR的信贷资产管理规模为1970亿美元[8] - KKR的私募信贷资产管理规模为760亿美元,直接贷款占其中340亿美元[8] - KKR的杠杆信贷资产管理规模为1120亿美元,其中广泛分散的信贷和高收益债券占870亿美元,CLOs占250亿美元[8] - KKR的资产基础融资平台目前管理着420亿美元的资产,涵盖多个投资工具[42] 投资回报与市场前景 - KKR的直接贷款策略在最近成熟的投资组合中,毛内部收益率(IRR)为15.3%,净IRR为12.5%[13] - 2023年6月,KKR的直接贷款项目的预期回报率为12.75%,较2022年1月的7.04%增长了5.71%[29] - KKR的资产基础融资市场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从目前的5.2万亿美元增长至约7.7万亿美元[39] - KKR的私募信贷市场在当前环境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尤其是在高质量借款人增加使用私募信贷的情况下[27] 干粉与团队规模 - KKR的私募股权干粉(未投资资本)在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历史新高,推动了对私募信贷的强劲需求[27] - KKR的信贷投资团队在全球拥有超过190名专业人员,分布在8个国家的9个城市[9] 具体平台与员工数据 - KKR的住宅/抵押贷款平台管理资产总额(AUM)为1070亿澳元,员工人数为4000人[45] - KKR的桥接贷款平台AUM为36亿美元,员工人数为164人[45] - KKR的单家庭租赁平台AUM为24亿美元,员工人数为199人[45] - KKR的非机构抵押贷款平台员工人数为60人,AUM为25亿美元[45] - KKR的抵押贷款特别服务平台在伊比利亚地区的AUM为490亿欧元,员工人数为1570人[45] - KKR的航空运输平台AUM为36亿美元,员工人数为43人[46] - KKR的商业喷气机租赁平台AUM为21亿美元,员工人数为62人[46] - KKR的非优质汽车贷款平台AUM为10亿英镑,员工人数为479人[47] - KKR的北欧消费者贷款平台AUM为120亿瑞典克朗,员工人数为140人[47] - KKR的保险贷款平台AUM为2.8亿美元,员工人数为9人[47]
暂停新客申购!头部私募“封盘”动作频现,发行市场的显著回暖
环球网· 2025-06-17 03:13
私募产品暂停申购现象 - 百亿级量化私募衍复投资自7月1日起关闭中证500、中证1000及万得小市值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通道 存量投资者追加不受限制 其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线保持开放 [1] - 睿郡资产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自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 存量客户业务不受影响 [3] - 杭州龙旗科技因量化多头策略产品认购资金明显增多 决定对量化择时产品封盘 主要考虑投资者利益和策略容量 [3] 私募市场表现与策略分析 - 截至5月底 12843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4.34% 其中8487只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4.81% 正收益占比73.5% [3] - 量化多头策略表现突出 1480只相关产品平均收益达8.46% 正收益占比86.62% 前5%分位数收益21.94% [3] - 行业认为管理规模快速扩张会稀释产品收益 头部私募在发行火热阶段主动封盘成为常态 今年频现封盘现象反映私募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3]
“LP打电话问我:你们还收管理费吗?”
36氪· 2025-06-16 04: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私募基金行业面临募资周期显著延长,从2015-2020年的平均10个月增至2024年的27个月,且目标达成率大幅下滑[9][10] - 政府引导基金总管理规模达4万亿元,但平均DPI仅0.7,多数尚未回本[12][13] - 行业出现"管理费后置"现象,部分三线VC为募资承诺退出期有收益后再补收管理费[1][2][8] 管理费机制变革 - 广东省新规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利息支付,禁止本金列支,存续期满后不得收费,实质推翻"认缴即收费"传统模式[10][11] - 行业已自发形成两类降费机制:基数下调(投资期后按未退出项目实投资本计算)和费率下调(如每年递减0.25%)[5][6] - 黑石等国际机构2023年将管理费从2%降至1.25%,超额收益分成从20%调至12.5%,反映全球性压力[15] 利益相关方博弈 - LP质疑GP投资能力,出现拒付管理费、要求通道化操作(支付低于管理费的通道费)等现象[7][8] - GP面临生存困境:10人团队年人力成本约192万元,加上办公租金等固定支出超200万元[11][12] - 政府引导基金强调财政资金需问责,要求GP对投资效果负责,不再为不良业绩兜底[14] 商业模式重构 - 传统"2+20"收费模式受挑战,LP投入1000万美元时200万用于管理费,需1.25倍回报才能平衡[2] - 行业探讨改革方向:预算透明化、设立监督机构、引入浮动费率绑定长期绩效等方案[16] - 核心矛盾在于美元基金制度与中国市场适配性,涉及4万亿政府资金与市场化机构的生态重构[15][16]
7亿!朝希资本完成二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6-14 00:49
基金募集情况 - 朝希资本完成二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签约 规模为7亿元 继一期人民币主基金超9亿元募集后再次完成相当体量资金募集 [2] - 二期基金首关LP阵容保持较高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 产业LP占比接近六成 其他由市场头部母基金 国资投资平台与金融机构构成 [2] - 老LP复投比例约50% 苏州基金作为基石投资人再次加码 [2] - 产业LP包括迈为股份 阿特斯 正泰电器等上市公司及海辰储能等产业集团 新增中方财团 东吴创投 中信建投资本等知名投资平台 [2] - 数家产业与市场化LP正在推动决策进程以参与基金后续扩募 其中多家为复投LP [2] 投资策略与布局 - 二期主基金将专注于能源与科技两大赛道 沿新型材料 高端装备 终端产品 创新服务及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布局 [2] - 着力培育具备极强技术创新实力与产业化能力的未来龙头企业 [2] - 一期主基金已完成全部投出 二期主基金已储备数十个项目 将在近期完成多笔出手 [2] 公司背景与业绩 - 朝希资本成立于2015年 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70亿元 [3] - 已在材料 设备 电力电子 创新产品与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布局超40家企业 [3] - 培育出5家独角兽企业 12家准独角兽企业 27家企业获"专精特新"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3]
Formatting Correction: NBPE - Result of AGM
Globenewswire· 2025-06-13 08:45
年度股东大会决议结果 - 所有12项决议均获通过 其中1-10项为普通决议 11-12项为特别决议 [1][2] - 决议1以100%赞成票通过 29,176,689票赞成 0票反对 28,512票弃权 [2] - 决议10以99.66%赞成票通过 批准每股0.47美元的2025年2月28日中期股息 [2] 董事会成员变动 - William Maltby以99.01%赞成票连任董事 28,884,679票赞成 289,794票反对 [2] - Trudi Clark以97.79%赞成票连任董事 28,529,372票赞成 645,101票反对 [2] - Wilken von Hodenberg以99.08%赞成票连任董事 28,907,148票赞成 267,005票反对 [2] - Louisa Symington-Mills以99.08%赞成票连任董事 28,905,644票赞成 268,098票反对 [2] - Pawan Dhir以99.09%赞成票连任董事 28,905,637票赞成 265,967票反对 [2] - John Falla在股东大会结束后退休 Pawan Dhir接任审计委员会主席 [3] 审计机构相关决议 - 决议8以92.49%赞成票通过 重新任命KPMG Channel Islands Limited为审计机构 [2] - 决议9以98.69%赞成票通过 授权董事会决定审计师薪酬 [2] 公司资本管理授权 - 决议11以99.6%赞成票通过 授权公司根据根西岛公司法进行市场股份回购 [2] - 决议12以99.19%赞成票通过 授权董事会发行不超过已发行普通股9.99%的股权证券 [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专注于与全球领先私募股权公司共同投资直接私募股权项目 [4] - 投资管理由Neuberger Berman Group LLC全资子公司负责 大多数直接投资不向第三方GP支付管理费或绩效报酬 [4] - 投资目标通过资产净值增长实现资本增值 同时每半年支付股息 [4] 母公司背景 - Neuberger Berman为员工所有制独立投资管理公司 成立于1939年 在26个国家拥有2,800名员工 [5] - 管理资产规模5,150亿美元 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私募股权、房地产和对冲基金 [5] - 连续11年被Pensions & Investments评为资产管理行业最佳工作场所前两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