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Deflator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 - 反内卷影响在上游行业显现-China_Economics_Anti-Involution_Impact_Surfaces_in_Upstream_Sectors
2025-09-11 12:1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经济整体通胀形势及上游与下游多个细分行业 包括煤炭开采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黑色金属矿采选 有色金属矿采选 太阳能 新能源汽车(NEVs) 汽车制造 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等[1][4][5][6] * 公司层面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 但分析覆盖了广泛行业的价格动态[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8月整体CPI同比转负至-0.4% 低于市场预期(-0.2%)和前期值(0.0%) 主要受食品价格驱动 食品价格同比跌幅扩大至-4.3% 对整体CPI拖累达0.51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6.1% 蔬菜和水果价格跌幅亦分别扩大至-15.2%和-3.7%[4][6] * 核心通胀(剔除食品和能源)延续上升趋势至0.9% 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 核心商品通胀进一步升至1.4% 为自2020年2月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耐用消费品价格普遍改善 家用电器价格同比上涨4.6% 创历史新高 汽车价格同比收缩收窄至-1.9% 为2023年3月以来最小跌幅[6] * 8月PPI同比收缩收窄至-2.9% 其环比变化在连续8个月为负后转为0.0% 基础效应亦有帮助 PPI改善在上游行业几乎全面显现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同比收缩从-23.0%收窄至-19.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同比收缩从-9.1%收窄至-5.3% 结束了该行业长达12个月的通缩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PI同比从-10.0%改善至-4.0%[5][6] * 反内卷努力的影响在价格数据中显现 有助于抑制消费市场的激烈价格竞争 并体现在部分下游行业 如国家统计局报告太阳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收缩分别收窄了2.8和0.6个百分点 但下游行业的再通胀迹象并不那么令人鼓舞 因其具有选择性且终端需求仍是担忧 汽车制造业PPI仍收缩-2.7% 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PPI持平于-2.9%[1][5][6] * CPI和PPI的谷底可能已经出现 预计GDP平减指数在25年第二季度见底 整体CPI读数可能在9月保持 subdued 后 towards year-end 上升 PPI的上游再通胀可能随着反内卷努力的展开而继续 而下游行业的复苏势头可能因需求侧担忧而保持选择性[6][15] * 增量政策措施仍在进行中 近期的焦点可能是进一步的房地产行业支持 基础设施追赶以及约5000亿元人民币的潜在新政策金融注入 由于股市上涨 央行并不急于降息 预计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都将被推迟[16] 其他重要内容 * 服务通胀从0.5%小幅上升至0.6% 其环比变化为0.0% 符合季节性模式 旅游价格在夏季旅行结束时有所软化 环比下降0.6% 但同比仍增长9.6% 国家统计局指出国内服务 医疗保健 教育等领域出现温和但广泛的再通胀[6] * 政策制定者可能已加大力度规范外卖等在线平台的价格竞争 预计10月和11月即将到来的在线促销活动的折扣可能会减少[15]
花旗:中国经济-CPI 回暖与‘供给侧改革 2.0’能否推动通胀重现?
花旗· 2025-07-11 0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通胀走势保持谨慎,需更多政策行动和数据点来改变通胀预期 [1][3][19] - 维持通胀预测不变,等待政策行动落实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PI情况 - 6月CPI同比转正(花旗/市场预期:0.0%/-0.1%,前值:-0.1%),此前7月有关于反内卷政策讨论或为供给侧改革2.0前奏 [3] - 环比变化不大,6月环比-0.1%,与2017 - 2019年6月均值及预测一致,累计四舍五入可能导致同比数据预测误差 [5] - 部分小项价格快速上涨贡献显著,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0.5%、同比+8.1%,黄金价格有影响,该类别权重约1.7% [5] - 大类价格潜在动能变化不大,食品价格同比-0.3%、环比-0.4%,猪肉价格下行周期加深拖累CPI,其他部分商品价格有一定抵消作用;核心通胀同比+0.7%,环比0.0%,大宗商品价格受其他商品潜在提振,大件商品有基数效应但动量减弱,服务价格变化小 [5] - 油价有一定帮助,但不足以抵消上游国内价格疲软 [5] PPI情况 - PPI通缩加深,6月同比-3.6%,与市场对油价缩窄预期相反,环比-0.4%不变,与CPI改善形成对比 [4] - 6月钢铁和汽车出现分化,凸显需求侧作用,PPI细分中汽车稳定,太阳能和锂电池价格收缩收窄但仍为负,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在建筑淡季呈负环比和扩大收缩 [5] GDP平减指数情况 - 25Q2E GDP平减指数预计仍为负,连续第9个季度为负,季度来看,25Q2 CPI平均同比0.0%(25Q1为-0.1%),PPI收缩扩大至-3.2%(25Q1为-2.3%),GDP平减指数可能在25Q2E进一步下降 [18] 通胀展望 - 对CPI而言,猪肉下行周期仍影响整体数据,基数效应可能先变差后变好,夏季整体数据可能再次小幅回落至负值 [19] - PPI前景取决于供给侧改革2.0和需求侧,6月钢铁和汽车的分化进一步凸显需求侧作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