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for Global
icon
搜索文档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05:16
组织架构调整 - 松下集团将于2026年4月启动新组织架构 将重组为三家独立事业公司 包括新"松下电器株式会社"、"松下空调新风冷链集团"及"松下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1] - 调整主要针对日本市场 对中国影响有限 中国东北亚公司业务由松下娱乐·互动株式会社承接 [1] - 家电业务被定义为重视盈利性业务 中国经验将作为该业务全球成功的基础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财年中国东北亚地区销售额达同比103% 营业利润同比110%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103% 营业利润同比126% [1] - 松下机电株式会社2024财年销售收入达1.1兆日元(约527.91亿元人民币) 占集团比例13% 实现近两位数增长 [7] - 中国东北亚公司618商战销售额同比增长达两位数 小家电销售增长喜人 [4] 中国战略转型 - 战略从"China for China"转向"China for Global" 在中国形成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出口业务 [2] - 推行"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 目标将中国创新实践推广至全球市场 [1][2] - 家电业务目标2027财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达到10% 作为增长型业务延续 [2] 产品研发创新 - 采用"日本品质+中国创新"模式 微蒸烤Bistro系列配备64眼红外线传感器 0.1秒内设定火力 [3] - 研发周期大幅缩减 Panasonic Xtra冰箱开发周期减少近50% 成本降低30% [5] - 中国研发团队规模过去6年增加1倍达2000人 成为日本以外最大研发团队 [10] 供应链本土化 - 松下在中国拥有6000家供应商 占全球供应商约80% [6] - 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达90% 成本降低20%以上 中国供应商比例提升至70%以上 [7][10] - 计划将更多中国供应商引入全球供应链 通过上海全球采购公司向世界各地介绍中国零部件和设备 [6][8] 业务结构分布 - 在华业务中家电和住宅设备占三分之一 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电池和汽车零部件占三分之二 [9] - 松下机电在中国有11家工厂 总销售额168亿元人民币 AI服务器电容器销售额翻倍 电子材料销售额增长33% [7] - 泰星能源累计投资78亿元人民币 支持纯电项目的四期工厂已于今年8月动工 [9] 人才本土化 - 中国本土高管比例从38%提升至64% 64家在华企业高管团队中一半以上为中方人员 [10] - 实施亚洲市场"轮岗派遣" 日本和东南亚人员来中国培训 中国团队成员派往其他地区 [10] - 计划5年内研发团队人数再翻一倍 将更多设计开发工作转移到中国 [10]
日企里的AI尖子生,松下中国「求变」
36氪· 2025-09-12 06:51
AI战略布局 - 公司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在华外资企业生存至关重要 若不应用AI技术将难以生存[1] - 公司实施"双轨并行"AI计划 一方面提供AI服务器核心零部件 另一方面将AI技术融入终端产品和内部运营[1] - 在AI基础设施供应链领域具有全面布局 覆铜板是AI服务器关键材料 元器件应用于服务器电源模块 贴片机设备是AI服务器生产线标配[1] - 电子材料业务在中国设有三家工厂 为知名客户供应产品[1] - 研发团队规模快速扩张 中国研发人员每年以20%-30%速度增长 2024年已接近400人 未来三年持续增加[3] - 布局AI终端应用小模型研发 在大连搭建生成AI服务器 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家电和住宅设备的小模型[3] - 实现全员AI初步落地 接入DeepSeek和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等大模型 员工使用AI辅助制作PPT和低代码开发[3] - 通过内部AI应用竞赛推广技术 培养全公司AI应用文化[3] 本土化经营模式 - 推行"中国成本 中国速度 中国模式"三大口号 成为5万名在华员工工作准则[4] - 中国东北亚地区64家企业中超过一半一把手由中方人员担任 且以年轻人为主[4] - 软件开发人员从6年前的1000人增加到2000人 其中1200人专注产品软件开发 800人从事IT工具开发[4] - 本土化人才不仅负责中国市场研发 还开始参与全球项目[4] - 工业自动化研发团队开始挑战供给欧洲产品在中国研发[4] - 实现现地决策机制 中国团队可自主决定而不需向日本总部请示[4] - 业务负责人拥有与日本同等级别权限 能独立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全流程[4] - 将伺服电机普及型号研发中心从日本大阪转移到中国苏州 利用本地供应链推出有竞争力产品[5] - 供应链本土化是关键支撑 拥有6000多家供应商 占全球供应商总数三分之一左右[6] - 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公司 350名员工专门为中国供应商提供贸易服务和商机对接[6] - 中国零部件通过该平台供应给全球兄弟企业[6] - 人事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培养年轻领导 推进人才开发本土化[8] - 建立财务人事税务三大共享中心 实现集中管理加分散经营的平衡[8] 业绩表现与组织变革 - 中国市场成为重要训练场 经过激烈竞争后研发能力设计能力软件能力得到极大提升[9] - 2024财年中国东北亚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9] - 中国东北亚地区为松下全球业务利润贡献率达30%[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9] - 集团启动经营改革 2026年4月重组为三家独立事业公司[9] - 生活电器公司和中国东北亚公司主要业务由松下娱乐·互动株式会社承接[9] - 成立新风空调冷链集团和电气工程株式会社[10] - 不直接参与价格竞争 注重提供独有价值[10] - 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China for Global模式将中国市场成功经验复制到全球[10] - 持续推进供应链再造 贴近中国供应链打造中国成本[10] - 探索将组织架构优化推广至全球 考虑将几个产品全球运营中心从日本转到中国[10] - 未来发展方向是从"在中国 为中国"向"在中国 为全球"升级[11]